进口、经济表现与市场逻辑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10 宏观经济|即时短评 2018 年 2 月 9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进口、经济表现与市场逻辑 Table_Summary报告摘要: 第一,从中国、中国台湾、韩国、越南 1 月相对比较一致的出口表现看,全球贸易依然处于平稳状态。第二,进口大超预期,大宗价格因素影响并不大,重要进口品确实是有放量。第三,即使考虑到去年 12 月份进口增速偏低,合并去年 12 月至今年 1 月,则合并增速依然有 18.7%,仍高于趋势值。第四,我们判断进口偏强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内需至少不弱;二是人民币偏强推动大宗品进口;三是国内限产。第五,年初数据真空,但从重卡、进口、信贷、地产成交的情况看,目前中国经济需求端并不差。第六,市场担心的不是当前的经济,而是另外三个逻辑。第七,分子和分母的赛跑成为一个主线,2018 年宏观基本面不差,但逻辑不像 2017 年那么纯粹,这会增加短期波动性。 风险提示:1)经济上行或下行压力超预期;2)全球金融市场的关联效应超预期。 Table_Aut hor分析师: 郭 磊 S0260516070002 021-60750625 guolei@gf.com.cn Table_Report相关研究: 从朱格拉周期到工程师红利 2017-12-11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10 宏观经济|即时短评 2018 年 2 月 9 日 证券研究报告 从中国、中国台湾、韩国、越南 1 月相对比较一致的出口表现看,全球贸易依然处于平稳状态。1 月出口增速 11.1%,高于去年全年的7.9%,略高于去年 12 月的 10.9%。这一数据略超预期。春节错位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释,我们知道,虽然去年 1 月是春节,但实际上由于当月是超预期表现,实际上基数并不低。2 月基数比较低,估计到时出口增速会有跃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出口增长 22.2%,越南出口增长 33.1%,中国台湾出口增长 15.3%,均好于前值。这显示当前全球贸易处于平稳状态。从景气指标来看,发达经济体需求目前还不错。1 月美国 ISM 制造业PMI 略有放缓,但仍在 59.1 的高位;欧元区制造业 PMI 略有放缓,但仍在 59.6 的高位;日本制造业 PMI 继续上升,至 54.8。三个区域的非制造业 PMI 均在上升区间。我们在 2016 年 Q4 提出 2017 年是全球贸易复苏元年,目前来看,至少 2018 年年初贸易依然处于景气区间。进口大超预期,大宗价格因素影响并不大,重要进口品确实是有放量。1 月进口增速 36.9%,大幅超预期。有一种解释是同期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导致含价的“出口额”增速上升。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大宗进口品来看,1 月进口均价上升幅度最明显的是原油,进口均价上涨 13.8%;成品油,进口均价上涨 6.7%;未锻造的铜,进口均价上涨 15.2%。我们把这几块扣除掉,进口增速的变动不过 1 个百分点左右。而且同期铁矿砂、煤、大豆的进口价格都是显著下行的。进口确实有普遍放量,比如金属加工机床是 1.02 万台,基本上是过去几年内的一个次高点;原油 4064 万吨,增长 19.6%;铜 44 万吨,增长 16.1%。即使考虑到去年 12 月份进口增速偏低,合并去年 12 月至今年 1月,则合并增速依然有 18.7%,仍高于趋势值。另一个需要考虑的事实是 12 月份进口增速较低,只有 4.5%;本月在部分意义上包含着对上个月进口不足的修补。但合并之后增速为 18.7%,依然高于10 月和 11 月的 17%,以及 2017 年全年的 15.9%。我们判断进口偏强背后有三个原因,一是内需至少不弱;二是人民币偏强推动大宗品进口;三是国内限产。进口偏强背后的事实一则是至少内需不弱,否则各类产品不会普遍性地进口强势。除大宗品外,机电产品进口增速也达 37.1%,包括刚才我们提到的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高位。二则可能和人民币偏强有关。1 月人民币升值了 3%,企业有动力在人民币较为强势的阶段扩大进口。1 月纸浆的进口增速达 60%。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10 宏观经济|即时短评 2018 年 2 月 9 日 证券研究报告 三则和国内环保限产有一定关系。比如钢材进口 119 万吨,增速比去 年上升明显;煤炭进口量 2781 万吨也是过去几年内的新高。  年初数据真空,但从重卡、进口、信贷、地产成交的情况看,目前中国经济需求端并不差。1-2 月处于统计口径数据的真空期。但从一系列非统计局口径的跟踪数据来看,目前情况似乎并不差。 一是代表基建的重卡。1 月国内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型 9.8 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 18%,环比去年 12 月增长 48%。 二是代表融资需求的信贷。虽然目前尚无信贷数据,但草根调研的情况是信贷可能不差,且市场一致预期(WIND 口径)也不低。 三是代表大宗原材料和工业端产品的进口,如前所述,表现相对比较强势。 四是 30 城房地产日均成交量,1 月日均 44 万方,2 月第一周日均40 万方,去年 1-2 月分别为 41 万方和 38 万方。 此外,1-2 月日均发电耗煤和增速均比较高;高炉开工率要略高于 12月。这一系列数据和 PMI(制造业 PMI 符合季节性,综合 PMI 走平)也大致比较吻合。  市场担心的不是当前的经济,而是另外三个逻辑。从经济基本面来说,并不支持市场出现过于剧烈的重估。那么,市场担心的显然不是当前的经济,而是另外几个逻辑: 担忧点之一:经济好,通胀上升,利率抬升。美国的时薪数据创几年新高意味着充分就业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这是通胀抬升的前兆。于是全球资本市场开始负向冲击。毕竟,美债收益率如果被通胀抬上去,正常利差逻辑之下,全球利率都不会太低。本质上说,产出缺口缺效应-通胀-利率是一个担心的线索。 担忧点之二:经济好,政策会推动一轮超预期的去杠杆和挤泡沫。以往的一个经验规律是,经济压力大,政策会平衡增长和结构调整;经济压力不大,政策更大力度会推动调结构、防风险、挤泡沫。目前的经济数据似乎显示政策不用存在太多关于增长的担忧,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一逻辑下的一些信号确实也在出现,比如 GDP 开始挤水分,政策开始放风去杠杆,房贷利率开始上涨。 担忧点之三:目前经济好,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政府去杠杆影响基建,居民去杠杆影响地产,后续经济压力会逐步加大。当前经济较高的景气度内生了一些约束点。比如偏强的人民币后续会影响出口;政府推动金融去杠杆和防风险可能会影响基建融资;如果后续控制居民加杠杆,将会影响房地产。经济压力可能会在 1-2 个季度后有所加大。  分子和分母的赛跑成为一个主线,2018 年宏观基本面不差,但逻辑不像 2017 年那么纯粹,这会增加短期波动性。如我们在年度报告中指出的逻辑,2017 年资产定价逻辑比较简单:名义 GDP 扩张(需求扩张+供给收缩),于是企业利润扩张,量价齐驱的领域最佳。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立即下载
综合
2018-06-26
广发证券
10页
1.08M
收藏
分享

[广发证券]:进口、经济表现与市场逻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8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全国水泥平均价格(P.O42.5)(元吨)
综合
2018-06-26
来源:实体经济观察2018年第5期:总量不佳、注重效率
查看原文
图 全国水泥平均价格(P.O42.5)(元吨)
综合
2018-06-26
来源:实体经济观察2018年第7期:春节消费差强人意
查看原文
图16 东北经济失速只是个别现象(GDP年,%)
综合
2018-06-26
来源:“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经济融合
查看原文
图3
综合
2018-06-26
来源:“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经济融合
查看原文
图2
综合
2018-06-26
来源:“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经济融合
查看原文
图7
综合
2018-06-26
来源:亚太区资本市场 2017年第三季度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