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点评:小型收单机构有望受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3年08月29日超 配1小型收单机构有望受益《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点评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银行 投资评级:超配(维持评级)证券分析师:王剑021-60875165wangjian@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8070002证券分析师:陈俊良021-60933163chenjunliang@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9010001证券分析师:田维韦021-60875161tianweiwei@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030002事项:据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官网消息,2023 年 7 月 25 日央行发布《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为实现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扫清障碍,实现条码支付向传统四方模式的回归。这有助于减少行业潜在风险隐患,便利消费者和商户,并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其中受益较大的是小型收单机构,对银行的边际影响则不大。评论: 《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为实现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扫清障碍目前条码支付是线下支付的主流方式。条码支付的流程主要涉及用户侧和商户侧,其中用户侧包括用户与银行,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支付机构的账户余额支付,也可以选择使用银行卡支付;商户侧包括商户、收单机构,有些商户与作为收单机构的大型支付平台直连(直连商户),有些则通过其他收单机构与这些平台连接(间连商户)。如果是直连商户,并且用户使用他们在支付平台的账户余额进行支付,即为“本代本”支付交易,不需要通过清算机构(图 1 中的上半部分)。如果是间连商户,用户侧和商户侧借助于清算机构,通过大型支付平台相连通(图 1 中的下半部分)。这些支付平台通过用户侧的优势发力商户侧,居于支付链条的核心地位,用户和商户对这些支付平台的感知最为直接。在这一体系中,支付平台同时实质上扮演了发卡机构(掌握用户,并将银行卡的存在感降至很低)和收单机构(他们本身就是收单机构)的角色。图1:条码支付中的资金流向资料来源:张骁《条码支付业务发展与监管动态》(《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2)》第 137 页),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上述格局是我国支付行业长期发展创新的结果,对便利居民小额支付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同支付平台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商户柜台上布设“一柜多码”,给交易各方造成了较大麻烦。为此,监管当局开始推动互联互通。目前局部互联互通已经实现,但并不是真正的互联互通。当前市场主要的条码支付标准有三个,即支付宝、财付通(使用微信 App 支付)、银行和银联(使用云闪付 App 和手机银行 App 支付)。目前三者间已经局部实现了互联互通,比如云闪付可以扫部分微信、支付宝的收款码。此外,还有一些支付机构、银行针对支付条码过多的问题,推出了聚合支付功能,比如常熟银行的“飞燕码上付”,商户只需申请一个二维码便可完成微信、支付宝等渠道收款,从用户感知来讲也算是实现了一码通扫。但这些局部互联互通本质上都是聚合支付,需要各方逐一进行合作谈判,展业成本极高,并不是真正的互联互通。条码支付无法实现真正互联互通,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大型支付机构在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之后,不利于中小支付机构的竞争和创新,也不利于普惠金融的发展,并且带来资源的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不同支付机构之间不能互认互扫,给商户和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等。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致力于条码支付的互联互通。央行此前已经发布了系列文件,包括《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 年)》《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等。而《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的出台,为实现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二维码互认互扫扫清了技术上的障碍。当然,虽然行业标准出台了,但还有一些后续问题要解决,比如不同支付机构原本采用了不同的付费方式,未来如何进行协调等。由于这些具体的调整细节还没有公布,所以目前还不能精确估计对支付机构、银行、清算机构等各方的的影响大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是针对整个银行卡支付体系的,条码支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也是目前用户使用最为高频的支付方式,因此成为本报告重点关注的部分。表1:近年来央行发布系列文件致力于实现二维码的互联互通时间文件主要内容2017 年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规范条码生成和受理,提出交易验证方式、交易限额管理、信息管理和安全防护,静态条码应用管理、综合应用支付标记化技术等措施。2019 年金融科技(FinTech) 发展规划(2019—2021 年)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 APP 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2021 年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遵循同类业务同等标准的原则,结合条码支付受理终端与传统银行卡受理终端的异同点,对特约商户的条码支付受理终端实施分类管理。2021 年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规范按照“统一通用、便捷友好、安全可控、兼容并蓄”原则,在切实保障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前提下,规定了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的编码规则、报文要素、安全要求等内容。2023 年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规定了通过银行卡派生数字凭据实现银行卡数字化应用的相关技术要求,明确了数字银行卡技术体系架构、数字凭据关键控制过程、数字凭据应用流程、数字银行卡安全要求、公钥认证体系及其他要求等内容。资料来源:央行,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有望使小型收单机构受益传统四方模式是银行卡收单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是指基于商户、收单机构、卡组织、发卡行的合作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断直连”后,条码支付就已经是四方模式了,但由于不同支付平台之间没有互联互通,因此相当于条码支付行业内存在多个“四方体系”。如前文所述,每个体系均以大型支付平台为核心。不同体系之间存在竞争且竞争激烈,但在体系内部,大型支付平台却可以“挟用户以令商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商户的支付成本。《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实施后,对整个行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小型收单机构。具体而言:从商户侧来看,支付平台的重要性被削弱了。由于商户可以一码通扫,因此商户选择的余地变大了,这有助于推动收单机构的竞争,给那些能够为商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增值服务的小型收单机构更多业务机会,当然也可以让商户获得更好的服务。但从用户侧来看,由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很难改变,目前主要的支付 App 可以通用,出于便利性的需要,一码通扫反而会使得龙头支付平台的地位更加稳固。此外,随着在体系的底层实现互联互通,聚合支付服务也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他们面临一定的转型压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3 投资建议总的来看,《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为实现支付行业的互联互通、二维码互认互扫扫清了障碍,使得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进程大大前进,有助于减少行业潜在风险隐患,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8-29
国信证券
王剑,陈俊良,田维韦
6页
0.3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数字银行卡技术要求》金融行业标准点评:小型收单机构有望受益,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3M,页数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1 苏州银行 2023 年半年报核心指标
金融
2023-08-29
来源:信贷积极投放推动盈利快增,资产质量优于同业
查看原文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相关指标跟踪
金融
2023-08-29
来源:净利润增速平稳,资产质量稳健
查看原文
6 月末招商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关注率环比-10BP 图 7:6 月末招商银行拨备覆盖率 447.6%,环比基本持平
金融
2023-08-29
来源:净利润增速平稳,资产质量稳健
查看原文
招商银行 6 月末贷款、存款余额同比增 14.1%、7.1% 图 5:招商银行 1H23 净息差环比下降 6BP 至 2.23%
金融
2023-08-29
来源:净利润增速平稳,资产质量稳健
查看原文
招商银行 1Q23、1H23 盈利归因
金融
2023-08-29
来源:净利润增速平稳,资产质量稳健
查看原文
图表 1. 苏州银行 2023 年半年报摘要
金融
2023-08-29
来源:经营稳中有进,中报表现优异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