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中亚篇
俄乌冲突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 —— 中亚篇 俄乌冲突并未改变俄罗斯基于对接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与中国“一带一路”形成互动一体化建设的态度,但与此同时战事促进俄罗斯在战略上更加靠近中国。在此机遇下,为维护和保障中亚对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中国可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对接、推动中俄、中蒙俄、中亚之间的紧密连接。同时,鉴于独立自主且多元化的中亚,对中国而言将最为有利,中国可继续加强对中亚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扶持、推动中亚区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亚合作进展 中亚是大国博弈的焦点,同时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轫之地。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紧密协作,确立了多项双边战略对接机制,建立了诸多联通欧亚、提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基础设施项目,双边贸易往来及投资合作逐渐加深,中国目前已成为中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国。其中,贸易往来方面,中国已逐渐发展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塔吉克斯坦第三大贸易伙伴国,2021 年中国与中亚的贸易额已超 400 亿美元。尽管双边贸易总量持续增加,但由于中亚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因此目前对中国出口产品仍以自身资源禀赋具有优势的能源矿产类初级产品为主,贸易结构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其次,投资合作方面,目前中国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哈萨克斯坦第四大投资来源国,投资项目从勘探、开采和运输能源已逐延伸至电力、电子、建筑及公路铁路现代化、商贸服务业与旅游业等多领域。其中,交通领域代表性项目主要包括经过哈萨克斯坦的“中欧班列”、中吉乌公路、“中国西部—西欧”交通走廊、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能源领域的主要合作建设项目包括“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作为中国陆路进口原油第一条跨境大动脉的“中哈石油管道”、“复兴”气田等。基于合作建成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至 2022 年初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逾 2.5 万列,约占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一半以上;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对中国输气超 3800 亿立方米,中哈原油管道累计对华输油超 1.5 亿吨1,为中国提供了一定的能源物质保障。此外在金融合作领域,中国与中亚国家一同持续创新金融合作模式、拓展合作空间,在结算、支付、融资等方面加强双边合作,深度参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成功在哈发行首支离岸人民币“雄鹰债”。 1 资料来源于:同舟共济三十载,未来合作更可期——中国同中亚五国关系迈入新时代 (baiducontent.com) 图 1:2017-2021 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CCXI 整理 二、俄乌冲突对中亚地区风险的影响 图 2:2021 年中亚地区国家风险及在“一带一路”中的位置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 “一带一路”国家风险(2021)报告 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存在紧密的经济政治联系,俄乌战争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恶化显著增加中亚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若军事行动及制裁对抗持续存在,将会持续加重对中亚国家的负面经济影响,同时显著抬高该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首先,在汇率和通胀方面,中亚国家货币与俄罗斯卢布高度关联,卢布贬值会对中亚当地货币产生显著的贬值压力,加剧短期资本波动,并对中亚国家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此前为遏制货币贬值及通胀势头,吉尔吉斯斯坦央行于 3 月180198.85219.9214.3252.505010015020025030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10 日将基准利率提高至 14%,哈央行也曾在 2 月底将基准利率上调至13.5%;其次,危机也影响了双边贸易及侨汇收入。俄罗斯是中亚国家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俄罗斯经济衰退及其国内需求的下降将显著抑制两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鉴于侨汇收入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高,卢布贬值下侨汇的减少也将直接导致中亚国家外汇收入减少、降低国内居民购买力即削弱内需。此外,危机也将影响投资者信心、降低中亚投资需求、拖累经济增长。 图 3:美元对坚戈汇率走势 数据来源:Bloomberg 由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无论战争结局如何,俄罗斯或将持续处于外部政治孤立、内部经济衰退的艰难时期,而其经济形势的恶化也势必将长期抑制中亚经济增长前景、影响本币稳定。就地缘政治形势而言,战略地位的脆弱性及在政治经济上对俄罗斯的依赖性致使中亚当前陷入较困难的处境,中亚国家的任何倾向性表态均易致使其面临制裁、暂停接收来自国际组织或西方国家的贷款、赠款等,同样来自西方的任何施压也都将增加中亚应对地缘政治局势变动的压力。目前尚无法判断俄乌冲突的结局,但若此次俄罗斯军事行动遭遇惨重失败,或将深度重塑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显著提高该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 三、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中亚与中国合作影响及中国应对 短期来看,因俄遭受欧美广泛制裁,中亚在国际运输、寻求进口替代方面或提高对中国的依赖,进而也增加了中国同中亚贸易、投资合作的机会。长期而言,中亚地区历来是大国博弈竞逐的舞台,地缘政治局势较为复杂。从俄罗斯介入阿富汗问题、集安组织果断派遣维和部队协助哈萨克政府平定“一月政变”再到俄罗斯与乌克兰爆发冲突,这一系列事件中不仅凸显出俄罗斯对其周边安全局势变动的高度敏感,也强化了中亚作为俄罗斯“稳定其大国地位的地缘基础”以及对俄罗斯南向安全的重要意义,中亚仍将持续受到集安组织及欧亚经济联盟框架施加的约束。同时,伴随俄乌战事演变,在中俄关系方面,由于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俄罗斯高度捆绑,战争也促使俄罗斯在战略上更靠近中国。长期来看,俄乌冲突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基于在对接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与中国“一带一路”形成互动一体化建设的态度。 鉴于未来围绕中亚地区的大国博弈势头不减,为维护和保障中亚对我国的地缘政治经济价值,中国可借此机会,第一,加强“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框架对接、推动中俄、中蒙俄、中亚之间的紧密连接,重点加强在能源、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第二,鉴于推动建立一个独立自主且多元化的中亚对中国而言最为有利,因此在当前中亚区域内部合作不充分,且中亚各国普遍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中国可基于“一带一路”框架,深度助力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同时持续扶持中亚各国实现工业化。第三,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方面多集中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在中亚国家风能和光伏资源储备较丰富、普遍具备绿色能源开发潜力的情况下,中国可合理运用较强的绿色能源技术将绿色能源视为与中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新方向。
[中诚信]: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中亚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3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