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南亚篇
俄乌冲突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 —— 南亚篇 作为重要的“中间地带”,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地区在俄乌冲突期间显示了较大的外交独立性。中国应把握机遇,推动中印关系缓和,加快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展,进一步带动中巴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的整合发展。应抓住南亚各国能源独立需求增强的契机,加强与南亚区域的能源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南线打通中东石油的陆路运输线,降低能源被封锁的可能性。同时,要高度关注南亚高风险地区中国海外资产安全,及时调整海外重大项目的投资布局,合理规避项目风险。 一、“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南亚合作进展 中国-南亚区域覆盖中巴经济走廊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两条经济带,两者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南亚地区是“一带一路”构想中互联互通的中继站和海陆交汇地带,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直接所在地,依托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力资源及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巴经济走廊1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为巴基斯坦克服能源危机、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2的合作相 1中巴经济走廊起点位于中国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 3000 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的关键枢纽,也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和光缆覆盖的“四位一体”通道和贸易走廊,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 2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提议将中国西南部与南亚相连,尽管最初被认为是“一带一路”框架下聚焦贸易、交通、旅游重点项目,但却遭受重重挑战而长时间陷入停滞。2019 年 4 月,似乎有证据表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从“一带一路”项目清单中被“完全删除”。虽然 2019 年 6 月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重新启动,但由于中印紧张关系和南亚地区风云变幻的地缘和经济形势,未来仍面临巨大不确定。 对进展缓慢。 与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亚等周边区域相比,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合作相对滞后,但潜力较大。目前,中国与南亚地区合作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印度,印度视南亚区域为“传统势力范围”,中国在南亚的经济合作往往被印度媒体解读为“扩大在南亚的影响力”。在抵制“一带一路”项目的同时,印度也在推进自己的互联互通项目,中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尽管如此,中国与南亚地区仍然合作潜力巨大。一方面,南亚是目前全球互联互通程度最低的区域,道路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面临巨大资金缺口,亟需海外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与南亚诸国在双边贸易互利,促进区域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共同利益。以中印双边贸易为例,2021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突破 1000 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 年以来,尽管新冠疫情反复、国际形势动荡,第一季度印度对华商品进口额再次大幅上升,双边贸易额增长 15%,创下 319.6 亿美元的纪录。 图 1:2015-2021 年中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CCXI 整理 二、俄乌冲突对南亚地区风险的影响 图 2:2021 年南亚地区国家风险地区及次级因素风险得分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 “一带一路”国家风险(2021)报告 南亚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域经济增长快速、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风险最突出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潜力巨大是南亚地区的主要优势,但从国家风险角度来看,南亚五国是“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中风险很高的区域,特别是,受基建等项目支出巨大、税基薄弱、经常账户长期赤字等因素影响,南亚地区的财政风险突出。2020 年,疫情冲击导致南亚各国经济增速显著下滑,除孟加拉国维持了经济正增长外,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2021 年,在基数效应及经济活动逐步复苏的作用下,各国经济均有较大幅度反弹,但不同经济部门的复苏情况分化较大,同时,区域国家普遍经济增长潜能受损,财政实力和对外偿付实力进一步弱化。目前,南亚国家普遍面临高通胀、财政平衡恶化和经常账户赤字上升的压力。 图 3:2012-2023 年南亚五国实际 GDP 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诚信国际 俄乌冲突外溢效应显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加剧了南亚各国的国际收支压力,进一步削弱了各国对外偿付实力和财政实力,并波及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造成南亚地区国家风险的全方位抬升。南亚国家多为大宗商品进口国,乌克兰战争进一步推升了本已处于历史 高位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南亚区域国家进口账单大幅增加,对外偿付实力及财政实力进一步弱化。其中斯里兰卡无力偿还外债,已面临全面的债务重组,巴基斯坦等国则陷入国际收支危机。与此同时,通胀高企的背景下,南亚各国货币政策也将随着全球央行逐步趋紧,各国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抬升,经济复苏前景更加黯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乌克兰战争的外溢效应已对部分南亚国家国内政治稳定性构成重大冲击。4 月以来,南亚区域已先后发生斯里兰卡所有内阁连同中央银行行长同时辞职;巴基斯坦出现历史上第一位因不信任投票而被免职的总理,反对党主席提前当选 23 届总理等政治动荡。继新冠疫情之后,俄乌冲突再一次全面抬升了南亚区域各国的风险水平。世界银行预测南亚地区 2022 年度 GDP 增长为 6.6%,较 1 月预测值下调 1 个百分点。 三、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南亚与中国合作影响及中国应对 近期俄乌冲突的爆发,为中印关系缓和创造了重要机遇。一方面,这场外交压力测试充分体现了印度在战略上倒向美西方阵营的“限度”所在。俄乌冲突发生后,不少国家都被卷入“选边站队”之争,以印度为代表的一些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国家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之间的裂痕有所加大。另一方面,冲突给印度疫情后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中印在俄乌问题上的相近立场也让中印间的共同利益得以显现。结合近期南亚地区面临的风险与机遇,中国应从以下方面加以应对: 第一,要积极推动中印关系缓和,加快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带动中巴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的整合发展。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与“印太战略”在南亚地区的地缘博弈更趋激烈,而中印关系在低位徘徊是制约“一带一路”南线,特别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展陷入停滞的关键因素。中国应积极把握机遇推动中印双边关系的缓和,加快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在贸易、交通、投资等领域的发展,并进一步带动中巴经济走廊、海上丝绸之路的整合发展。第二,要抓住南亚各国能源独立需求增强的契机,加强与南亚区域的能源合作。南亚区域国家对外贸易高度依赖,对外部风险敞口很大。俄乌冲击带来的高位和波动的油价充分暴露了南亚各国的脆弱性,并强化了南亚各国减少对化石燃料进口的依赖的决心,这一转变将促进各国增加国家能源独立相关的重大投资。借此契机,中国应加大对南亚各国的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与合作,尝试依托阿富汗局面的稳定,将伊朗波斯湾与中国新疆之间的输油管道连接起来,打通中东石油的陆路运输线,降低能源被封锁的可能性。第三,要高度关注南亚高风险地区中国海外资产安全,及时调整海外重大项目的投资布局,合理规避项目风险。南亚地区风险的全面抬升也会对中国的海外资产造成威胁。应建立健全国家和企业层
[中诚信]:俄乌冲突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及应对-南亚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8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