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度民营银行行业分析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1 2025 年半年度民营银行行业分析 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一部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2 我国民营银行的诞生与发展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实践成果。自 2014 年原银监会启动民营银行试点以来,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为代表的首批 5 家机构率先获批,标志着民间资本正式以独立主体身份进入银行业。此后政策逐步放开,2020 年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第 19 家民营银行,此后未再新增民营银行。我国民营银行自设立之初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当前民营银行发展面临一定瓶颈。 2025 年上半年,我国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和经营业绩仍呈现两级分化;资产质量面临下行压力,不良贷款率上升且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净息差仍处于高位,但整体盈利能力弱化;资本充足性指标有所下降,在外部资本补充渠道受阻以及资本内生能力被削弱的背景下,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格局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头部民营银行凭借股东资源与科技能力形成马太效应,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占据了民营银行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尾部民营银行生存空间被挤压。2024 年,在我国整体商业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下滑的背景下,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亦有所放缓。截至2024 年末,民营银行资产规模合计 2.15 万亿,其中微众银行及网商银行资产规模合计占比约 52%;2024 年,民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 934 亿元,其中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营业收入合计占比约 64%。从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商业银行业务的下沉使得民营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压力加剧,差异化竞争优势弱化,同时民营银行对第三方平台较高的依赖性使其主动权下降;此外,民营银行成立时间尚短,且遵循“一行一店”的原则,其业务触角延伸受限,存款客户基础薄弱,整体存贷款业务拓展均面临压力。从资产质量来看,民营银行主要服务客群相对下沉,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该类客群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对民营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带来较大挑战,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拨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但仍处于充足水平。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为 1.75%,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为 224.27%。从盈利能力来看,得益于差异化客群定位,民营银行贷款利率普遍较高,同时依托科技驱动不断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且相对于传统银行,其在存款和贷款定价上更为灵活,民营银行息差水平处于高位;但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经营业绩分化明显,且吸储难度大,负债成本处于较高水平。2024 年以来,在商业银行资产定价下行较快,而负债成本相对刚性背景下,民营银行净息差有所收窄,但仍显著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而信用风险的加速暴露使其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对利润实现形成侵蚀,净利润有所下降。2025年上半年,民营银行净利润水平同比表现相对平稳,净息差延续收窄趋势,盈利能力有所弱化但仍处于较高水平。2025 年上半年,民营银行净息差为 3.91%,资产利润率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3 为 0.96%。从资本充足水平来看,民营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有限,监管对于民营银行增资和引入新股东的审批相较传统银行更为审慎,同时民营银行中仅网商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的方式补充资本,民营银行外源资本补充渠道受限,且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的下滑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内源资本积累,面临资本补充压力。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民营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2.04%,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表 1: 民营银行主要监管指标 指标名称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2024 年 2025 年 6 月 净息差(%) 3.72 3.94 4.39 4.11 3.91 净利润(亿元) 135.50 175.95 204.39 187.76 104.93 资产利润率(%) 0.93 1.03 1.09 0.91 0.96 资本充足率(%) 12.75 12.40 12.32 12.24 12.04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112.89 165.54 199.10 226.21 239.15 不良贷款比例(%) 1.26 1.52 1.55 1.66 1.75 拨备覆盖率(%) 335.90 282.54 254.58 228.33 224.27 流动性比例(%) 66.29 55.73 55.75 57.52 62.75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资信整理 民营银行大股东主要为互联网巨头和区域内知名传统企业,股东背景的差异化深刻影响其发展路径。2025 年以来,部分民营股东经营风险持续暴露,对民营银行业务发展及内控管理带来较大挑战;同时国资入股民营银行事件增加,民营银行的股东类型趋于多元化。民营银行的股东背景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传统银行依托牌照与网点的线性扩张,民营银行通过股东生态赋能,将流量入口、产业链条与地域网络等要素转化为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这种资源禀赋与业务模式的深度结合使民营银行展现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但另一方面,民营银行股权集中度较高,公司治理的专业化及独立性面临挑战,部分股东将其参股银行异化为“融资工具”,同时过渡依赖股东资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自身市场化能力,且股东的声誉风险可通过品牌关联形成跨生态传染,主要股东与民营银行之间的实际关联交易程度亦有待核查。近年来,我国民营银行部分股东经营风险上升,部分股东则面临债务违约、股权冻结、重整等危机,使其资本承诺等股东支持能力严重弱化,而民营银行自身内源补充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牌照具有区域唯一性,对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有深刻意义。在此背景下,2024 及 2025 年以来,部分地方国资陆续入股民营银行,受让问题民营股东所持股权,民营银行股权结构趋于优化。2024 年 8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昌金控”)受让正邦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西裕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亿股股份,受让后,南昌金控合计持有 30%股份,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是地方国资首次成为民营银行第一大股东。同年 11 月, www.lhratings.com 研究报告 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受让安徽新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股东持有的 30%、11%、10%的股份;三家安徽国资企业持股比例合计达到 51%,成为该行的控股股东。2025 年 8 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受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 亿股股份(占该行股份总数 25%),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三家引入地方国资的民营银行。 国资入股民营银行打破了以往民营银行股东必须为民营企业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区域内民营银行较强的支持意愿,同时民营银行在股东结构和治理模式上的重要转变有助于其弱
[联合资信评估]:2025年半年度民营银行行业分析,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2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