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策略报告:风险偏好逆转与赎回担忧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2024 年 10 月 7 日 风险偏好逆转与赎回担忧 债券策略报告 政策密集,表述积极,提振经济,维护市场。9 月 24 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内容涉及货币政策、防风险政策、稳定资本市场举措等多方面,宏观增量信息远超市场预期。紧接着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针对房地产和资本市场方面的措辞更为温和,彰显稳定经济的决心。 股债天平倾斜。截至今年 8 月,10 年以上中票指数累计涨幅达到 10%,相对收益跑赢国债指数,好于权益表现。然而,9 月 20日至月底仅一周多时间,政策信号迅速扭转资本市场配置偏好,上证指数涨幅超 20%,而债市遭遇年内幅度最大的调整。配置天平倾斜来得猝不及防,债券投资者短时间内再次被动承受压迫感。预判难度较大、股债偏好切换、债市调整剧烈这三大特征曾在2022 年也出现过,彼时由于债市跌势汹涌,一方面与抛售构成恶性循环,导致理财子公司首次面临产品“破净潮”,另一方面居民端赎回理财,转向追涨权益类资产,加剧理财折价抛售力度,助推债市下跌。信用债作为理财重仓资产之一,下跌在所难免。就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期间估值收益高点和低点来看,信用债收益上行幅度多超 80bp,高于 5 年至 10 年国开债收益上行幅度。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债市调整与 2022 年有着两点相似的背景,一是调整前期,大量资金淤积在债市,二是风险偏好与预期突如其来扭转,以至资产配置偏好生变。 过去一段时间,理财是否已经被赎回?9 月最后一周理财规模降幅达到 7700 亿,收缩量级与 2022 年底情形十分相近,且显著高于过去三年 9 月最后一周回表规模,但并不足以证明居民端已经开始赎回理财。今年特殊的点在于“手工贴息”被取缔,总行季末冲存款缺少渠道后,理财回表力度实际上在二季度末就已抬升。实际上,从理财配置行为来看,最近一周时间内,理财依旧稳定持有普信债和银行次级债,只是力度减缓。同时,与 8 月底至 9 月初、2022 年四季度调整区间内,理财行为相比,难言当下赎回大面积发生。 债市下跌,成交量是否配合?8 月中下旬,信用市场就已经历一轮由缩量阴跌引致的负债端考验。国庆假期前两周,类似的成交缩量场景重新演绎,政策工具密集推出阶段,普信债和银行次级债周度成交并未突破一万笔,与上述基金减持规模一定程度相互对应。缩量“砸盘”将促使流动性溢价抬升,由此带来两个结果:1)偏离估值收益成交力度再创年内新高;2)各类券种 GVN 成交比例已经超过 2022 年 11 月至 12 月,急于剁仓可见一斑。因此,证券研究报告 尹睿哲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3120003 李豫泽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450523120004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固定收益定期报告 理财产品还未被居民集中赎回,债市脆弱性就已一览无余,倘若2022 年末重现,信用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 总体上,政策“组合拳”的出台,短期内快速倾斜股债配置天平,很难不让人对标 2022 年 11 月至 12 月。尽管目前尚未从理财配置行为、破净数据等方面观察到居民端赎回,且在季末归来后,过往几年 10 月会有连续三周理财规模自然增长,但仍不可小觑风险偏好逆转的持续性。此外,对于基金而言,减持行为已然出现,有防范赎回的考虑,可相比于 8 月底,无论是抛售规模,还是缩量下跌特征,都表明信用资产碍于流动性瑕疵,抛盘释放还不够充分。即使 8 月中旬至 9 月,信用债阴跌已经持续不短的时间,绝对利差有保护(逼近年内新高),可一旦负债端压力袭来,信用债定价难免面临重估挑战。后续要继续观察配置类机构进场节奏、流动性平稳与否、理财负债端稳定性及监管机构对债市波动的态度变化等。 策略布局方面,10 月采取防御是主线逻辑,负债端不稳定的账户,降低久期和提升持仓资质有一定必要性,以防赎回重现;负债端稳定的账户,1)4 年至 5 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可关注左侧机会,活跃样本估值收益与 10 年国债价差升至 30bp 附近(2.45%左右),回到年内 4 月初水平,已经具备一定绝对收益价值,2)3 年至 5 年隐含评级 AA+城投债收益阶段逼近 2.5%,距离年内低点在 35bp,同样可关注配置价值,尤其是需要为明年底仓资产谋划的账户,这是相对稀缺的资产。 风险提示:测算失真,计算方法需调整,超预期信用事件,机构负债端面临压力。 固定收益定期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3 内容目录 1. 风险偏好骤然逆转........................................................... 4 2. 有关赎回和放量的两点讨论................................................... 8 图表目录 图 1. 股债收益天平骤然逆转 .................................................... 5 图 2. 2022 年底也曾出现过相似的场景............................................ 5 图 3. 2022 年理财产品出现“破净潮”,赎回与抛售出现恶性循环..................... 6 图 4. 2022 年信用债收益上行幅度远超利率债,信用利差低点距高点普遍在 60bp 以上... 6 图 5. 2022 年,信用债组合回撤力度整体偏大,具有防御的组合多集中在短久期策略.... 7 图 6. 本轮债市调整持续时间已经明显超过 2022 年底 ............................... 7 图 7. 最近一周理财规模出现快速回落,与 2022 年底的情形相似 ..................... 9 图 8. 相比过去三年,最近一周理财规模降幅的确偏大 .............................. 9 图 9. 今年二季度末,理财规模也有过剧烈收缩 ................................... 10 图 10. 理财规模的收缩,并未对其资产端造成过大的影响 .......................... 10 图 11. 和年内几次调整相比,基金减持较为克制 .................................. 11 图 12. 作为流动性较好的品种,基金减持二永债力度与 2022 年底有本质差异 ......... 11 图 13. 近期主流信用债周度成交数
[国投证券]:债券策略报告:风险偏好逆转与赎回担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3M,页数17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