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金融核心白皮书-实践篇
免责声明本文档可能含有预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未来的财务、运营、产品系列、新技术等信息。由于实践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信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文档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承诺,华为不对您在本文档基础上做出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华为可能不经通知修改上述信息,恕不另行通知。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4。 保留一切权利。非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书面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手册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商标声明 , ,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或者注册商标,在本手册中以及本手册描述的产品中,出现的其他商标、产品名称、服务名称以及公司名称,由其各自的所有人拥有。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实践篇前言华为联合金融信息化研究所于2022年发布了《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为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两年来,中国的金融发展深受国家宏观政策和战略目标的影响,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五篇大文章”明确了金融发展的具体方向。金融发展聚焦于服务国家战略,强调金融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方面商业银行目前依旧面临客群差异化服务、产品敏捷化创新、监管合规趋严、业务稳定运行以及成本结构优化等多方面挑战。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则代表金融科技在推动银行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的核心地位,旨在推动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从“新质生产力”视角来看,银行业具体表现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尤其依托金融级高可信技术平台,实现业务创新和高效运营的能力。这种生产力对银行业务发展意味着更快速的产品创新、更安全的资金融通和更开放的金融服务生态。同时,这也对科技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金融机构重塑核心现代化核心,不断调整和升级技术架构,以支持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从“金融监管”视角来看,金融科技的颠覆创新模糊了传统金融边界,同时赋予了金融业新的风险特征。“长牙带刺”的监管体系将持续让金融机构在人力、资金、技术方面感受压力,发展合规科技(CompTech)支持高质量金融体系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数据+金融科技平台”,逐步推进建设监管沙盒,完善机构端与监管端的数字化动态连接,以降低合规成本,提升金融稳健运营水平。从“客户服务”视角来看,新生代客户偏好数字化服务,加之数字经济的冲击,更对传统的银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支撑业务架构的银行核心带来更多维度的要求。同时,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增加了银行运营的成本与复杂性。为了更好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更多商业银行启动了核心系统架构转型。因此,为支持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建设,应对面临的业务建模、架构选择、技术集成、安全合规等难题,华为与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再度联合编制《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实践篇》(以下简称白皮书),在核心系统转型升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筑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的韧性架构、全栈可信、开放集成、工程工艺、平稳迁移、敏捷智能的六大新质体系,以及覆盖规划设计、平台搭建、应用上云及运行维护的“四阶十步”核心建设工程实施方法论。同时,华为公司基于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联合神州信息、长亮科技、中电金信等国内头部核心应用软件厂商,构建分布式新核心系统的联合解决方案。白皮书为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建设提供了行业方法论参考,旨在促进核心业务与分布式系统现代化能力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核心系统全面创新升级,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FOREWORD编制委员会顾问:潘润红编委会成员:曹冲 黄程林 尚海峰 王丽彪 饶争光 来利顺 柳元鑫 王永强 段连杰 庄文君 况文川 张劲 牛晓莉编写组成员:韩满 胡晓磊 明辉 万物新 徐国逢 付祥 陈森 王金凤 张伟 王明迪 毛邦炽 杨磊 刘毅 杨华 林丽鑫 郝亮 刘鹏翔 柯海荣 谢家声 朱耀臻 张凯 王帅强 赵义斌 鲍思佳 从平平 薛春雨 苗正 张莉 赵婷 章澜北京金融信息化研究所指导单位:神州数码信息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长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金信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编单位:目录CONTNENTSP01 1.1 深化数字化转型,核心面临新挑战1.2 重塑现代化核心,科技引领新趋势P06 2.1 现代化金融核心建设目标2.2 现代化核心深化转型十大挑战第一章 现代化金融核心挑战与趋势第二章 现代化金融核心目标与关键设计P02P04P072.1.1 业务架构P072.1.2 技术架构P102.3.1 韧性架构体系P172.3.2 全栈可信体系P212.3.3 开放集成体系P222.3.4 工程工艺体系P252.3.5 平滑迁移体系P272.3.6 敏捷智能体系P32P112.3 构筑现代化核心六大新质体系P15P36 第三章 现代化金融核心建设方法与路径3.1 规划设计,清晰整体目标,承接战略蓝图P383.1.1 业务规划P383.1.2 科技规划P403.1.3 技术验证P403.1.4 架构规划P413.1.5 实施方案P453.2.1 多活基础设施P463.2.2 数字化底座(IaaS)P473.2.3 技术平台(PaaS)P483.2.4 分布式数据库P48P463.2 平台搭建,构筑韧性平台,沉淀共性能力3.3 应用上云,规范上云流程,敏捷业务创新P523.3.1 应用上云评估P523.3.2 应用上云架构和规范P523.3.3 应用上云整体规划P533.3.4 应用集成与服务治理P543.3.5 敏捷业务创新P563.4 运行维护,建设运维体系,保障业务连续P593.3.6 数据迁移实施P57P61 4.1 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4.2 全周期的咨询与应用集成卓悦服务助力核心转型第四章 华为金融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P75 第五章 现代化金融核心实践案例P86 总结与展望P62P645.1 某国有大行核心系统建设实践P765.2 某股份制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实践P81P83P845.3 东部某农商行核心系统建设实践5.4 中部某城商行核心系统建设实践5.5 西部某农信核心系统建设实践4.3.1 神州信息新核心联合解决方案P664.3.2 长亮科技新核心联合解决方案P684.3.3 中电金信新核心联合解决方案P71P664.3 华为与核心厂商联合解决方案P78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 实践篇021.1 深化数字化转型,核心面临新挑战为加快落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银行数字化转型已逐步由“内向型提质增效”向“外向型生态融合”演进,通过加速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商业银行面临客群差异化服务、产品敏捷化创新、监管合规趋严、业务运行稳定以及成本结构优化等多方面挑战。当前,领先机构正在通过重塑现代化核心系统,加强多维数据综合应用和核心交易融合创新,重构分布式架构和一体化运维体系,打造自主创新、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等方式,提升金融稳健经营水平,以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现代化战略。在数字金融的战
现代化金融核心白皮书-实践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36M,页数4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