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2024政府工作报告的几大看点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 2024 政府工作报告的几大看点 华泰研究 研究员 易峘 SAC No. S0570520100005 SFC No. AMH263 evayi@htsc.com +(852) 3658 6000 联系人 吴宛忆 SAC No. S0570122090215 wuwanyi@htsc.com +(86) 10 6321 1166 2024 年 3 月 06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1.总体基调偏积极:增长目标 5%左右,新增就业目标制定更为积极 2024 全年增长目标确定在 5%左右,财政赤字额和赤字率推导出的隐含今年名义增速为 7.4%,均与去年目标基本持平。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以上,较去年的 1200 万人左右目标更为积极。 2. 财政是逆周期主要看点:赤字外新增 1 万亿特别国债,并拟延续数年 中央层面(含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表观赤字率有所上升,但需要考虑中央+地方、甚至城投平台在内的“广义财政”支出来衡量财政扩张力度。2024 年(狭义)赤字率 3%、中央和地方合计表观预算财政赤字率则从去年两会制定的 6.1%升至 6.6%,去年实际实现的中央一般+政府性基金赤字率为7.0% 。鉴于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地产关联度较大,赤字扩张或有一定“被动”的成分,所以财政主动扩张还应参考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而非仅看赤字额。更广义地看,化债背景下、地方平台负债扩张及新增融资速度可能下降。 1) 中央层面——一般公共预算的中央赤字规模3.34万亿元、并将“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表示拟连续几年发行此类国债。 2) 地方政府层面——一般公共预算中地方赤字 7200 亿元、与去年持平,新增地方专项债 3.9 万亿元、同比增加 1000 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预计增速为 0.1%/18.6%,去年收入/支出同比回落 9.2%/8.4%。考虑到地产周期需求偏弱,地方政府性收入增长仍待观察。 3. 行业政策:继续促进地产转型,以新质生产力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1) 优化地产政策,加快构建地产发展新模式——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一视同仁给予支持,或对现金流遇到困难的房企提供一定流动性支持,若地产需求持续偏弱,一线城市或将进一步放松限购政策。同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 2) 大力保障国家食品、能源、产业链及金融体系的安全。包括完善粮食生产收储加工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等方面。 3) 发展绿色、高科技、安全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目标为下降 2.5%左右、高于去年的目标 2.0%左右及过去 2 年的下降速度,显示政策加力。强调科学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尤为重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重点提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 4) 内需、消费及民生方面着重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 20 元。促内需主要抓手或以消费品以旧换新、设备更新改造等为主。消费领域主要提及促进电动车及电子产品消费。 5) 外贸政策更加注重以放开准入吸引外资,“走出去”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线。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一带一路之外,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 3.0 版谈判、《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风险提示: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宏观研究 1. 总体基调偏积极:增长目标 5%左右,新增就业目标制定更为积极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 2024 年 3 月 5 日在北京召开。整体而言,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 年宏观政策的部署延续 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基调,基本符合我们此前的预判(《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构性政策为抓手》,2023/12/13)。 2024 全年增长目标确定在 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财政赤字额和赤字率推导出的隐含今年名义增速为 7.4%,均与去年目标基本持平。就业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 1200 万人以上,较去年的 1200 万人左右相比更为积极。 整体政策基调偏积极,延续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报告中指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并表明“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2. 财政政策是逆周期主要看点:赤字外新增 1 万亿特别国债,并拟延续数年 中央层面(含超长期特别国债)的表观赤字率有所上升,但需要考虑中央+地方、甚至城投平台总体的“广义财政”支出来判断财政扩张的力度。2024 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赤字规模4.06 万亿元(狭义赤字率 3%),而新增地方专项债 3.9 万亿元、叠加 1 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由此,中央和地方合计预算财政赤字率从去年两会时制定的 6.1%回升至 6.6%,去年实际实现的中央一般+政府性基金赤字率为 7.0%。鉴于政府性基金收入与地产关联度较大,赤字扩张或有一定“被动”的成分,所以财政主动扩张还应参考广义财政支出增速,而非仅看赤字额,(中央+地方)广义财政实际支出增速可能是更好的评估指标。 1) 中央政府层面——中央预算赤字规模3.34万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并将“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表示拟连续几年发行此类国债,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用途可能较去年增发国债主要支持水利项目而言,更为灵活和多样化。 2) 地方政府层面——一般公共预算中地方赤字额与去年持平于 7200 亿元,新增地方专项债 3.9 万亿元、同比增加 1000 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支出预计增速为0.1%/18.6%,去年收入/支出同比回落 9.2%/8.4%。考虑到地产周期偏弱,地方政府性收入增长仍待观察。 3) 更广义地看——在一揽子化债方案推进的背景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负债扩张及新增融资速度可能下降、对广义层面的财政支出扩张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货币政策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并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报告中表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如我们在《两会前瞻: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2/28)中分析,随着地产周期偏弱,且海外将开启降息周期,不排除今年长端及短端利率仍有下调空间。考虑到银行息差压力,不排除年内加权平均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此外,货币政策部署中还提到“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2023 年 10 月 31 日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 2024 年 1 月 22 日的国常会1亦对稳市场、稳信心方面有过安排,表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
[华泰证券]:宏观专题研究:2024政府工作报告的几大看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6M,页数8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