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出口如期回升,结构重于趋势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深度报告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深度报告 报告日期:2023 年 09 月 08 日 出口如期回升,结构重于趋势 ——2023 年 8 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 核心观点 高基数扰动过后,8 月出口如期回升,符合预期;继续坚定提示关注供给优势带来的出口韧性,重点提示“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三大产业逻辑: 其一、发达经济体贫富差距扩大导致收入 K 型分化催生消费降级,和全球滞胀环境推动企业降本战略,我国供应链优势和产品性价比优势有望抢占份额,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及家具等领域的中高端品类或将受益。 其二、新兴市场国家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叠加近年来我国外交、外贸等领域开拓布局,有望推动“中国制造”出口新兴市场国家,一带一路、东盟等是重要出口对象。 其三、全球科技周期及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有望在全球衰退环境下走出产业发展的独立趋势,带动我国机电产品和新能源品类(新能源车、光伏等)的出口增长。 ❑ 高基数已过,出口渐回升 2023 年 8 月人民币计价出口-3.2%,较 5 至 7 月边际回升。结构层面,根据海关总署,1-8 月机电产品出口 8.97 万亿元,增长 3.6%,占出口总值的 58%;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71 万亿元,同比下降 2.4%,占 17.5%。 正如我们从《浙商证券 5 月宏观数据预测:经济动能高点已过》报告起提示,2023 年 5 月至 7 月受 2022 年高基数影响,出口读数将相对承压,无须过度担忧,高基数扰动过后预计出口将边际回升,8 月数据已有体现。我们继续坚定提示关注我国出口部门的供给韧性,结构重于趋势,关注出口背后的产业趋势更为重要。 基数扰动已过,出口边际回升。2023 年 5 月至 7 月出口读数相对低迷,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对于后续出口较为悲观,事实上主因是去年同期高基数所致,我们此前采取两年复合增速的方式剔除基数影响,可以看到出口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进入 8 月,基数扰动已过,出口韧性得以进一步显现,带动本月出口人民币计价增速达到了-3.2%,较 7 月环比回升了 6 个百分点。 供给优势奠定出口韧性。基数扰动过后,我们认为供给优势对出口韧性的作用会更加显著,出口有望渐进回升,我国供给韧性对出口的拉动反映在以下方面: 其一是民企出口积极印证供给韧性。海外供给面临多重约束和冲击,脆弱性提升,而我国供应链优势随着经济修复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今年以来民企出口显著改善可以找到验证。1-8 月,我国民营企业出口 9.74 万亿元,增长 6.3%,占出口总值的 63%。此外,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 54 万家,同比增加6.9%,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不断扩容,同比增加8.3%,外贸经营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 其二是进出口剪刀差侧面印证供给韧性。在全球滞胀环境下,我国供给优势将在产品性价比、供应链成本、企业议价能力等层面有所凸显,成为出口韧性的重点来源,这种供给侧优势在产业层面更为突出。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等我国传统优势行业领域(轻工、纺服、家具、家电等),2019 年 HS 分类中我国相关领域占比份额超过 30%;另一方面在我国产业政策鼓励以及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发展下,机电产品出口也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另外,得益于供给优势带来的议价能力提升,我国出口价格指数自 2022 年以来持续高于同期进口价格指数,也有体现,其中 2023 年 4 月出口及进口价格指数分别达到 105.3 和 95(上年同期为100),出口与进口价格剪刀差超过 10 个百分点,是 2016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其三是海外供给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海外供给压力进一步提升,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较快收紧导致短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金融稳定问题,高利率环境对企业、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张浩 执业证书号:S1230521050001 zhanghao1@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宽松,股债双牛行情可期》 2023.09.01 2 《地产金融政策出现重要边际变化》 2023.09.01 3 《如何解读近期个税优惠政策?》 2023.09.01 宏观深度报告 http://www.stocke.com.cn 2/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非银机构等扰动还未消除,潜在的信用收缩对海外供给带来增量冲击,罢工、供应链重塑等扰动仍存,海外供给脆弱性提升也侧面凸显我国供给优势。 ❑ 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产业逻辑 结构层面,机电产品保持较强增长,劳动密集型相对较弱。 结构重于趋势,关注产业逻辑。结合前文逻辑,相比于整体出口趋势,我们提示更应关注结构表现,结合海外经济表现和产业发展走势,我们继续提示重点关注三大出口结构表现: 1)重点关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带来的出口机会。海外发达经济体天量流动性投放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发达经济体出现收入 K 型分化导致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前者映射奢侈品的消费积极增长和涨价,后者则驱动消费者更加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此前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面临高通胀背景下,日本生产的汽车、家具家电、影音设备等领域产品依赖性价比优势大幅抢占美国市场。在海外消费降级和企业降本的大背景下,我国供给优势背后的性价比优势带来的出口机会需重点关注。一方面得益于我国供应链的强大稳定性,在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总体供应链成本;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强国,在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制造业领域有突出优势,特别是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高端品类有望受益。 2)关注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与“中国制造”出海带来的出口支撑。新兴市场国家也是我国出口的重要新兴增长点,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及东盟地区。1-8 月,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出口 2.4 万亿元,同比增长 2.8%;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 7.01 万亿元,增长 9.4%。我们认为,我国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表现强势,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资源相对富裕的新兴市场国家,得益于大宗商品牛市带来的利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结合雁阵理论和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制造国的角度来看,新兴市场国家从产业发展和现实需求角度,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不断提升,相应带动我国相关品类出口。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进口战略,秉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政策,作为第三世界和新兴市场国家的重要代表,在国际秩序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分量逐年提升,大国地位和外交阵地的步步提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国制造”出海,进而带动出口增长。我们认为,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推进,我国制造业产品及企业出海将有持续积极表现。 3)关注新一轮科技周期和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演绎。全球碳中和科技革命具备独特的产业发展逻辑,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不
[浙商证券]:2023年8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出口如期回升,结构重于趋势,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5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