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双碳观察:绿电新政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
策 略 研 究 2023.08.21 1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ESG 专 题 策 略 报 告 ESG 双碳观察:绿电新政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 分析师 郑豪 登记编号:S1220511040003 联系人 李倩 相 关 研 究 事件:8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构建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补齐风电、光伏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后一环。 核心观点: 指导意见将推动风电、光伏回收标准规范。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5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 2030 年,风电、光伏设备全流程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基本成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与退役规模有效匹配,标准规范更加完善,风电、光伏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 风电、光伏将迎来“退役潮”。自 2006 年《可再生能源法》正式施行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风电光伏设备数量高速增长,截至 2023 年 7月末,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4.9 亿千瓦,且 2019 年起同比增速维持在20%-30%,风电装机容量约 3.9 亿千瓦,同比增速保持在 10%的水平。风电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也意味着随着设备设计服役期限到期,未来将产生大批亟待淘汰处置的风电光伏设备废料,对环境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国内风电企业普遍将 20 年作为风电机组设备的退役年限,2005 年全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为 1249.51MW,累积装机数量为 1827 台,按照 20 年的设计寿命计算,这就表明到“十四五”末期的 2025 年,将有同等规模的风电设施面临淘汰,而这一数字到 2030 年将迅速上涨为 44734.29MW 的风电厂、34483台机组被淘汰。晶硅光伏电池的平均寿命约为 25-30 年,非晶硅光伏电池的平均寿命约为 15-20 年以上,而其他材料的光伏电池寿命可达 20-30 年左右。如果同样将 20 年作为光伏发电的服役期限,根据 2005 年公开数据计算,到 2025 年将有 68MW 规模的光伏发电厂面临淘汰;到 2030 年,光伏发电厂淘汰规模将急速上升至 893MW。 风电、光伏设备回收存在难点,亟须政策疏通。风电机方面,叶片是回收处理难度最大的部件,其主体材料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无法简单进行再利用,对于叶片的处置,主要问题是上述技术手段的经济性,以及在大批量处理时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应对风机叶片回收的最佳策略是将设计、测试、维护、升级和适当的回收技术结合起来,以确保其在整个使用周期内发挥最大价值;光伏板方面,光伏废料大部分的价值在于其铝制框和金属浆中的银,但其组件中大部分材料为硅材,硅材本身是无法再利用的,回收利用的经济性较差,后续若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推进光伏回收产业链的形成,完整的光伏回收产业链又会催生光伏回收新技术的产生,从而发掘光伏组件的经济效益,从而解决光伏回收难题。 方 正 证 券 研 究 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ESG 专题策略报告 2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已有上市公司覆盖风电、光伏回收领域。风电回收方面,金风科技与鉴衡认证中心、中材叶片等公司联合建立了风电叶片绿色回收与应用联合体,运达股份大力推动老旧机组绿色回收和循环利用,电气风电正在风电设备循环利用领域积极探索综合解决方案,提供风电全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方案;光伏回收方面,晶科能源是国内最早涉及组件回收的企业之一,其银,铜、硅回收率可达 95%以上,隆基绿能通过使用可再生电力、回收技改、部署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等多种手段,持续推进光伏组件回收产业发展,格林美一直在关注光伏组件和风力发电领域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也启动了相关技术研究,并将在合适具有经济价值的时候,建设回收光伏组件的回收工厂。 风险提示:国内外 ESG 发展不及预期;政策出现重大变化;ESG 各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ESG 专题策略报告 3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1 政策盘点 1.1 政策要点 8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构建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补齐风电、光伏产业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后一环。 指导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5 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 2030 年,风电、光伏设备全流程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基本成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与退役规模有效匹配,标准规范更加完善,风电、光伏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 为此,意见提出六大重点任务:大力推进绿色设计、建立健全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完善设备回收体系、强化资源再生利用能力、稳妥推进设备再制造以及规范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置。 ESG 专题策略报告 4 敬 请 关 注 文 后 特 别 声 明 与 免 责 条 款 图表1:国内风电光伏组件回收相关政策 内容要点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覆盖绿色设计、规范回收、高值利用、无害处置等环节的风电和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体系。 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分类施策、坚持区域统筹。 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集中式风电场、光伏发电站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基本建立,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 2030 年,风电、光伏设备全流程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基本成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更加健全,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与退役规模有效匹配,标准规范更加完善,风电、光伏产业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 重点任务 大力推进绿色设计 引导生产制造企业以轻量化、易拆解、易运输、易回收为目标,在产品设计生产阶段进行绿色设计,引导生产制造企业强化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退役设备处理责任机制 督促指导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发电企业依法承担退役新能源设备处理责任,督促指导发电企业将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妥善处置作为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的重要内容,督促指导发电企业拆除风电、光伏设备后及时做好周边生态环境修复,指导发电企业完善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报废管理制度,提升报废资产处置效率。 完善设备回收体系 支持光伏设备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
[方正证券]:ESG双碳观察:绿电新政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1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