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经济目标的体系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分析师:杨畅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90004 电话:021-20315708 Email:yangchang@r.qlzq.com.cn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经济工作目标已经脱离了单个数字所能涵盖的范围,而是由一个体系来决定; 目标体系涵盖的范围包括增长和质量两个部分,这就决定目标并不完全盯住数字; 1 月 13 日,上海市长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的表态,或表明地方经济目标在‚稳就业稳物价‛、‚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三个维度,而‚保持合理增速‛或是手段与措施层面的考虑; 但底线思维的考虑,也要求刺激政策予以发力托底,发力重点从两个维度观察: 第一,从生产法来观察,重点或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公共管理、教育、卫生社保上; 第二,从支出法来观察,重点或在基建投资、扩大消费上。 风险提示事件:1、政策变动风险。2、疫情变化超预期风险。 、 经济目标的体系 ——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2023 年 01 月 15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内容目录 1. 目标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个数字 .................................................................... - 3 - 2. 托底经济的手段与措施 ................................................................................... - 4 - 3. 风险提示 ......................................................................................................... - 7 - 图表目录 图表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23 年经济工作目标的相关内容整理 ................ - 3 - 图表 2:三次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 - 4 - 图表 3: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产成品产值占比 .................................................... - 5 - 图表 4:城镇就业人数占比 ................................................................................. - 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1. 目标是一个体系而不是一个数字 市场对于经济工作的目标,往往会集中在经济增速的数字安排上,并出于对数字的预期,进而对政策措施进行展望。但我们的理解,经济工作的目标,其实早已经从单个的数字,转向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安排,这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上,已经有较为明确的展现。在公布的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中,有三大部分涉及到对 2023 年经济工作目标,包括对 2023 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五大类具体工作目标以及对经济工作目标的进一步强调。内容非常丰富,在这些内容上,如果做一个简单的分类观察,可以分解为经济增长相关的目标安排和经济质量相关的目标安排。 例如在经济增长相关的目标安排上,明确提出了‚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尤其是涉及到‚三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以及针对市场主体而言的‚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并且进一步提出了细化的工作目标安排。在经济质量相关的目标安排上,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且可以将更加细化的目标安排,划分为三个部分,与‚发展‛相关的目标、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目标、与‚防风险‛相关的目标。这一系列目标的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单个‚经济增速‛目标的范畴,经济增速目标的数字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只能反映总量层面的考虑,而远远难以涵盖当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图表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 2023 年经济工作目标的相关内容整理 来源:会议通稿、中泰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上述目标体系在近期各省市召开的两会中,也存在明显的映射。例如,在 1 月 13 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提出,‚通过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为更充分的就业、更稳定的物价创造条件,为更大力度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留出空间,为更好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注入更多确定性‛。上述表态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地方经济工作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稳就业稳物价‛、‚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而保持合理增速,更多是手段或者措施层面的考虑。 2. 托底经济的手段与措施 现阶段,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对前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反思,但确保一定的经济增速水平,也有利于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这在上海、北京两个城市 2023 年经济增速目标安排上,也有明确的体现,1 月 11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 年上海 GDP 预期增长 5.5%以上‛;1 月 15 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5%以上‛。上海和北京两个重要城市的经济增速安排,都体现了很明显的‚底线思维‛,划出了经济增长的底线。 划出了经济增长的底线,就要求相应的政策手段刺激,予以托底。对于刺激手段,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是生产法,从重点产业的角度来观察。而重点产业的观察视角,又可以分为拉动经济增长和拉动就业两个维度。从拉动经济增长的维度,占 GDP 比重比较大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在制造业内部占比较大的行业,包括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非金属矿、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从拉动就业的维度,制造业、公共管理、建筑、教育、卫生社保等行业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图表 2:三次产业对 GDP 的贡献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5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制造业内部细分行业产成品产值占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6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4:城镇就业人数占比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7 -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第二是支出法,从需求拉动的
[中泰证券]:当前经济与政策思考:经济目标的体系,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8M,页数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