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坚定看好出口韧性,进口关注地产内疫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专题研究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专题研究 报告日期:2022 年 11 月 07 日 坚定看好出口韧性,进口关注地产内疫 ——2022 年 10 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 核心观点 10 月进出口走势符合预期,海外衰退预期逐步演绎,我国供给优势奠定了出口韧性来源;地产和内疫仍是决定内需的关键,经济弱修复决定了进口缓慢回升走势。 ❑ 内疫外需扰动出口,供给优势无惧未来 中国 10 月出口(以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 7%,前值 10.7%。我国对主要贸易对象出口保持积极增长,1 至 10 月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22.7%、15.9%、8.4%和 16.3%,前值 22%、18.2%、10.1%和16.5%。另外,1 至 10 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 6.38 万亿元,同比增长 21.4%。 衰退逻辑逐步演绎,提升供给端关注。百年未有之变局背景下,以美欧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进入连续大幅加息阶段,经济走向滞胀预期,大宗商品资产价格对全球总需求回落较为敏感、已经显著回落,10 月 11 日 IMF 最新全球经济预测再次调低 2023 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至 2.7%(7 月预测为 2.9%);另外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国的 PMI 数据也出现显著回落,全球及欧元区制造业 PMI 已进入收缩区间,美国制造业 PMI 也逼近荣枯线(截至 10 月为 50.2%)。 后疫情时代,供给逻辑是关键。2020 年 Q2 起,我们持续提示“关注中国供给优势带动出口超预期”,这是过去两年出口强势的核心释因;今年以来,在海外一系列风险事件和滞胀预期影响下,我国供给优势依旧突出,但内疫边际加剧对国内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产生影响,阶段性冲击供给进而拖累出口,4 月和 8 月均有表现,9 月国内疫情扰动下降叠加常态化检测等防疫政策的有效保障,出口较 4月修复较快,内外贸剪刀差修复较快,两轮内疫的“压力测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供给端应对冲击的能力,我们认为,“中国供给优势带动出口超预期”的逻辑仍将是未来出口韧性的关键支撑。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海外供给多重挑战和压力背景下,其低迷表现可能成为我国相对供给优势的重要来源,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工人罢工、供应链中断、资产负债表恶化等冲击扰动海外供给,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资产负债表受挫扰动扩产意愿。由于持续的疫情和成本通胀冲击,企业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在 2020 年后显著恶化仍未痊愈,破产、倒闭企业不甚枚举,资产负债表衰退预期扰动企业扩产意愿。 2、疫情、高通胀等因素加剧贫富差距,体现为社会撕裂和民粹主义抬头,工人提高工资诉求提升,工会对抗力量增强,在挪威、韩国、加拿大、美国等地接连出现大规模工人罢工,物价-工资螺旋式上升与罢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施压海外供给。根据我们梳理,年内海外已发生超过 20 起大范围工人罢工事件(图 4)。 3、滞胀预期加剧,企业扩产意愿受限。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加剧,叠加成本推动型通胀,企业扩大新增产能意愿有限,特别即将入冬的欧洲经济体,能源危机之下常规生产制造已经难以保障,更不必说进一步扩产,德国出现 1991 年首次贸易逆差、欧洲 OFDI 提速等均是侧面例证。 4、全球供应链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冲击。受疫情、地缘政治因素、成本冲击等因素影响,根据我们梳理,全球供应链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冲击,采购、生产、物流、仓储、分销等领域均有表现。 出口结构呈现亮点,印证我国供给优势。我国两大品类出口继续表现出亮眼表现,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均保持积极增长,1-10 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25 万亿元,增长 9.6%,占出口总值的 57.1%。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1.32 万亿元,增长 0.5%;手机 7790.4 亿元,增长 8.7%;汽车 3091.7 亿元,增长 72%。同期,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54 万亿元,增长 11.2%,占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张浩 执业证书号:S1230521050001 zhanghao1@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美国中选?》 2022.11.06 2 《斜率逐步趋缓,终点小幅上修──美联储 11 月议息会议传递的信息》 2022.11.03 3 《10 月数据预测:消费降、地产弱,经济表现分化》 2022.11.01 宏观专题研究 http://www.stocke.com.cn 2/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8%。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 9747.5 亿元,增长 8.6%;纺织品 8259.5 亿元,增长 8.5%;塑料制品 5867.8 亿元,增长 14.2%。 我们提示关注出口结构背后的产业逻辑,一方面海外经济通胀预期抬升提高了涨价容忍度,我国供给优势体现为输入价格(进口价格)向输出(出口价格)的转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景气及出口价格指数的高增可以印证;另一方面,海外供给面临一系列冲击背景下,我国高端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有助于提升全球市场份额,这与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密切相关,特别是自主可控强链补链与基础工业再造(产业新能源化、产业智能化)这两个方向。 ❑ 内疫地产是关键,内需缓升拉进口 10 月人民币计价进口同比 6.8%,前值 5.2%。1 至 10 月我国自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口增速分别为 7.5%、-4.7%、1.7%和-0.3%,前值 6.9%、-5.4%、1.3%和 0.6%,同期我国自“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口 4.85 万亿元,同比增长20.3%。我们认为,内疫与地产仍是内需的核心变量,经济弱修复状态决定了进口大概率渐进修复。 内疫与地产仍是影响进口的关键变量。内需是决定进口变化的释因,我们在此前多篇报告中提示内需变化是今年进口变化的释因,3-4 月受疫情扰动,7 月常态化检测应对疫情背景下地产风波又冲击内需,8 月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内需修复“一波三折”决定了进口呈现为低位震荡特征。10 月起国内疫情有所反复,新增确诊人数有所抬头,疫情扰动之下,工业运行及服务业景气受到一定影响,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下降,线下消费修复受阻,地产表现较弱也有拖累,地产和内疫的影响导致 Q4 经济大概率维持弱修复态势,考虑低基数因素,预计大概率向潜在增速附近逼近;克强指数也是反映内需一个较好的指标,目前来看也维持低位增长。内需的弱修复决定了进口大概率维持低位、缓慢回升。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经济弱复苏背景下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我们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修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特别是考虑地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产业链长,对前周期的周期板块及后周期的消费影响较大),地产行业的渐进修复决定了 Q4 经济弱复苏概率较高,我们预计后续弱复苏的经济趋势决定了进口大概率渐进回升。 ❑ 10 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 10 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10 月贸易顺差 851.5 亿

立即下载
金融
2022-11-08
浙商证券
李超,张浩
6页
0.54M
收藏
分享

[浙商证券]:2022年10月进出口数据的背后:坚定看好出口韧性,进口关注地产内疫,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4M,页数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中国 10 月份进出口增长(%)
金融
2022-11-08
来源:经济透视:中国10月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查看原文
陆股通与港股通净买入额 图8:境外投资者债券托管量
金融
2022-11-08
来源:析10月我国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交易性因素强于估值性因素导致储备资产增加
查看原文
美国国债收益率 图4:中国持有美债量占比
金融
2022-11-08
来源:析10月我国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交易性因素强于估值性因素导致储备资产增加
查看原文
月度我储备资产暨外汇储备情况
金融
2022-11-08
来源:析10月我国储备资产和外汇储备:交易性因素强于估值性因素导致储备资产增加
查看原文
图17、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图18、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
金融
2022-11-08
来源:宏观市场周报
查看原文
图15、建材综合指数图16、水泥发运率
金融
2022-11-08
来源:宏观市场周报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