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佳业绩迎接新材料投产,以稳健步伐踏上增长快速路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评级:买入(维持) 市场价格:9.13 分析师:谢楠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110001 Email:xienan@r.qlzq.com.cn 联系人: 研究助理:王鹏 Email:wangpeng07@zts.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6,109 流通股本(百万股) 5,757 市价(元) 9.13 市值(百万元) 55,779 流通市值(百万元) 52,557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09,457 137,289 166,499 191,318 215,975 增长率 yoy% 6% 25% 21% 15% 13% 净利润(百万元) 3,659 4,633 6,271 8,135 9,367 增长率 yoy% 20% 27% 35% 30% 15% 每股收益(元) 0.60 0.76 1.03 1.33 1.53 每股现金流量 1.36 0.37 7.17 -3.73 6.57 净资产收益率 9% 9% 11% 12% 12% P/E 15.2 12.0 8.9 6.9 6.0 PEG 0.8 0.5 0.3 0.2 0.4 P/B 1.5 1.2 1.0 0.9 0.8 备注:股价取自 2022/4/2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于 2022 年 4 月 27 日发布 2021 年年报及 2022 年一季报,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 1372.89 亿元,同比增长 25.43%,实现归母净利润 46.33 亿元,同比增长 26.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4.69 亿元,同比增长 2.54%。2022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2.91 亿元,同比增长 41.54%,实现归母净利润 9.77 亿元,同比增长 19.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62 亿元,同比增长 21.13%。 点评: 订单增长促业绩,实现“十四五”开局红。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379.19 亿元,同比增长 25.39%,实现归母净利润 46.33 亿元,同比增长 26.64%,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主要因为:一是订单增长;二是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销售净利率3.64%,同比增长 0.13 个 pct;三是成本费用管控有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均有下降,三者之和之和为 2.43%,同比减少 0.46个 pct;四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参股公司华塑股份上市)。 新签订单合同方面,2021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 2697.70 亿元,较上年增幅 7.41%。从业务领域看,新签化学工程合同额 1940.86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71.95%。在新签化学工程合同中,化工占比 65.81%,合同额同比增长 55.1%;石油化工占比 20.58%,合同额同比减少 24.83%;煤化工占比 13.61%,合同额同比减少 48.49%。新签基础设施合同额 565.27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20.95%,同比增加 1.01%。新签环境治理合同额 104.47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3.87%,,增幅 24.91%。另外,2021 年相对 2020 年新增了实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合同,新增合同额 86.23 亿元。从合同区域看,境内新签合同额 2201.17 亿元,占比 81.59%,增幅 9.13%;境外新签合同额 496.53 亿元,占比 18.41%,增幅 0.37%。 主业话语权进一步增强,持续发力。建筑工程业务是中国化学的核心业务,涵盖化工、煤化工、石油化工、新材料、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公司是我国化学工业工程建筑领域内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行业内具有突出优势的领先企业之一。在基础化工领域,公司掌握氮肥、磷肥、复合肥等世界先进技术,纯碱、氯碱等盐化工等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硫酸、硝酸、盐酸、硝铵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煤化工领域,中国化学掌握最核心和先进的煤制高端化 以最佳业绩迎接新材料投产,以稳健步伐踏上增长快速路 中国化学(601117.SH)/化工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点评 2022 年 5 月 4 日 [Table_Industry]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公司点评 学品材料的基础技术,如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大规模碎煤加压气化、五环炉、神宁炉、一步法甲醇制汽油(MTG)、合成气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核心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石油化工领域,公司在炼油、聚合物、芳烃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精细化工领域,公司在氟化物、甲烷、氯化物、钛白粉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磷酸及磷化工领域,公司拥有湿法磷酸先进化、大型化、绿色化、集成化的生产工艺技术,先后被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列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工艺,主导国内现代磷酸及磷化工的设计和建造。 2021 年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上涨,石油和化学工业景气高企。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数据,2021 年我国石化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分别为 14.45 万亿、1.16 万亿,分别同比大增 30%、126.8%。据美国化学理事会预测,今年全球化工行业将增长 3.8%。另外,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目前需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其中加强科技创新是最紧迫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在保稳定、促增长的背景下,随着“双碳”工作的思路逐渐清晰,要求逐步具体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化工石化行业将进一步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将加大力度,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将加快推广应用。公司作为化工行业的排头兵凭借技术、人才、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优势有望综合性受益。 新材料项目即将投产厚业绩,双碳时代大有可为。在新材料领域,公司已研发和掌握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等化工新材料领域核心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己内酰胺项目依托自研的绿色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和系列催化剂于 2016 年在福建建设,经过历年节能、降耗、提质等技改,产能提升至 33 万吨/年,创全球单线最大产能、产品质量国内最优。己二腈项目依托自主研发丁二烯法己二腈技术,正在山东淄博投资建设 20 万吨/年生产装置。2022 年 3 月,项目配套的丙烯腈联产装置、己二胺装置均一次性开车成功,装置顺利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硅基气凝胶项目依托合作开发的硅基气凝胶技术,于 2022 年 2 月 27 日一次性开车成功,已产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纳米气凝胶复合绝热毡产品。公司预计 2022 年主要新建实业项目将全部建成开车,并转入正常生产运行。 此外,公司积极落实
[中泰证券]:以最佳业绩迎接新材料投产,以稳健步伐踏上增长快速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6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