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周报:重磅交易落地,创新出海再上台阶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交易落地,创新出海再上台阶证 券 研 究 报 告投资评级:报告日期:推荐(维持)2025年10月26日分析师:胡博新SAC编号:S1050522120002分析师:吴景欢SAC编号:S1050523070004行业周报2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1.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重要合作,继续看好中国创新出海趋势10月22日,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按照协议,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以及潜在里程碑付款,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同时信达生物还将获得销售分成。该项目也是2025年第一个首付款超过10亿美元,同时总金额也超过100亿美元的项目。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就IBI363采取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的方式,也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探索。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License-out交易数量突破百起,达103笔,已超2024年全年数量;总金额达920.3亿美元,较2024年全年License-out总金额增长77%。进入10月份后,BD落地节奏显著加快,十月的第三周,国内落地多个创新药的对外授权项目,包括维立志博(BDCA2/TACI双抗,临床前)、翰森制药(CDH17 ADC, I期)、奥赛康(VEGF/ANG-2, II期)、海和药物(PI3Kα抑制剂,NDA)等。在重磅交易落地和创新药授权出海数量和金额再创新高的背景下,9月1日至10月24,万得创新药指数(8841049.WI)却下跌了8.08%,医药生物指数(000808.CSI)下跌4.42%,显著跑输沪深300指数。自2024年9月创新药指数触底反弹以来,对外授权是催化医药行业上涨的重要因素,项目首付款和总额也为创新药估值提供重要锚点。随着2025年上半年数个重磅交易的落地,从资本市场到医药产业界都对出海的预期也有所变化,但重磅交易并非常态,中国创新药实际上是MNC对中国研发管线优中选优的过程。在授权交易落地之后,创新药的价值仍需等待与合作方共同推进临床研究,待更多临床结果验证后,里程碑等才陆续获得支付。3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2. CDMO业绩趋势逐步确定,全球产业分工仍以效率为导向截止10月24日,已有九洲药业、博腾股份、同和药业等CDMO企业发布2025年三季报。九洲药业为CDMO行业首家Q3季报,其Q3单季度收入同比增7.37%,扣非净利同比增长46.42%,对比Q2季度,增速显著提升。博腾股份第三季度继续实现扭亏,扣非净利环比Q2增长186.20%,CDMO行业业绩持续向好趋势逐步确认。新冠之后,CXO行业经历了一轮供给端洗牌出清,即使是上市公司,昭衍新药等单季度也经历了较大的业绩波动。随着小企业退出,CXO逐步迎来修复机遇。根据医保魔方数据,2025H1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的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总额,成为Biotech企业资金回笼的重要渠道。在获得资金之后,biotech纷纷加快创新的研发和临床节奏,带动CXO订单恢复。政策方面,2024年7月31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探索实现 30 个工作日内完成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根据Insight 数据库,2025年第一季度共有186 款 1 类新药首次斩获临床批件,其中1 月获批数量有 51 款,2 月有 32 款,3 月直接飙升至 103 款。随着产业复苏的扩大,Q3起行业订单增加将逐步扩大,二线和三线CRO企业也有望获益。海外方面,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新版《生物安全法案》,新法案并未并未点名相关企业,对中国的CRO企业影响极为有限。在全球研发分工下,美国的制药企业仍离不开高效率的中国CXO企业。4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3.设备Q3招采持续恢复,出口增长具备刚性根据众成数科数据,2025 年第三季度, 我国医疗器械招投标整体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29.8%,对比第一和第二季度,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恢复趋势延续,整体市场保存平稳增长。从各品类来看,医学影像设备增长 55.02%,而体外诊断设备公开招中标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25.90%。集采和检验收费政策的调整对近年来体外诊断行业增长构成 压力。出口方面,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达4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额241.0亿美元,同比增长5.0%;进口额169.9亿美元,同比下降3.9%。上半年实现贸易顺差71.1亿美元。上半年出口额的增长是经受了美国4月份关税冲击影响的结果,美国市场出口额也同比下滑4.41%。从品类来看,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的出口额达112.3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中国的制造水平提升,产品继续凭借其卓越的性价比在全球市场中持续渗透,并向技术密集型不断转型,从而提升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5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4. 关注口服自免药物的趋势据《华尔街日报》10月10 日报道,强生(J&J)正洽谈收购其免疫疗法合作伙伴 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强生与Protagonist Therapeutics主要合作品种为口服多肽药物—— Icotrokinra,Icotrokinra靶向 interleukin-23(IL-23)受体,目前中重度银屑病已完成三期临床,2025年7月份递交美国FDA申请上市,其他自免适应症银屑病关节炎、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正处于临床中。强生已有成熟的注射自免管线,与Protagonist Therapeutics从合作到整体收购,可见其对口服自免管线的重视,除此之外Icotrokinra目前正推进与乌司奴单抗头推头的临床研究。除了IL-23靶点之外,针对IL-17、TYK2、JAK1靶点的口服自免药物也有多项在临床的研究,在疗效、安全性方面,各有优劣。2025年10月8日,诺诚健华与Zenas BioPharma, Inc达成协议,合作内容包含了两款临床前的口服自免药物,分布靶点为IL-17AA/AF抑制剂和可透过血脑屏障的TYK2抑制剂。6医 药 行 业 观 点诚信、专业、稳健、高效请阅读最后一页重要免责声明5. 关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趋势据流感监测周报,2025年第42周(2025年10月13日-2025年10月19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3.8%,低于前一周水平(4.1%),高于2022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3.2%和3.3%),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5.3%),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2.7%,低于前一周水平(2.9%),低于2022年、2023 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2.8%、3.6%和3.4%)。按照目前气温变化,预计11月份北方将进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阶段,南方预计12月份在进入高发阶段。从病原体来看,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鼻病毒(11.0%)、肠道病毒(7.5%)、流感病毒(5.8%);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
[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重磅交易落地,创新出海再上台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9M,页数3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