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ASIC系列研究之四:国产ASIC,PD分离和超节点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计算机 2025 年 09 月 26 日 国产 ASIC:PD 分离和超节点 看好 ——ASIC 系列研究之四 相关研究 《芯原股份(688521)深度:国产算力卖铲人,受益 ASIC 定制趋势(国产 ASIC 系列研究之 2)》 2025/09/21 《超节点:从单卡突破到集群重构——GenAI 系列深度之 61》 2025/07/09 证券分析师 黄忠煌 A0230519110001 huangzh@swsresearch.com 杨海晏 A0230518070003 yanghy@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曹峥 A0230525040002 caozheng@swsresearch.com 杨紫璇 A0230524070005 yangzx@swsresearch.com 崔航 A0230524080005 cuihang@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曹峥 (8621)23297818× caozheng@swsresearch.com 本期投资提示: ⚫ ASIC 与 GPU 商业模式差异:专用与通用。技术层面,两者均由计算核、存储模块和 I/O 模块组成,随 AI 模型结构变化与应用场景丰富,边界趋同;但商业上,ASIC 是与下游场景高度耦合的专用芯片,聚焦文字/视频推理等特定需求,GPU 则需覆盖全场景,属通用芯片。 ⚫ ASIC 成本效益比获验证,迎来发展拐点。ASIC 在能效与成本上优势突出,谷歌 TPU v5 能效比为英伟达 H200 的 1.46 倍,亚马逊 Trainium2 训练成本较 GPU 方案降低 40%,推理成本降 55%。服务商博通 2024 年 AI ASIC 收入 122 亿美金,2025 年前三季度达 137 亿美金,季度环比增速已超越英伟达。2024H2 以来谷歌 TPU 产品性能、出货规模迅速增加,验证 ASIC 需求。 ⚫ AI 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推理需求激增,拓宽 ASIC 市场空间。推理侧注重吞吐与成本,ASIC 更具优势,且推理收入与吞吐量直接挂钩。ChatGPT C 端 WAU 截至 2025 年 7 月达 7 亿,OpenRouter 统计的 Token 消耗量近一年翻近 10 倍,驱动推理算力需求提升。外采芯片需承担厂商利润(英伟达 FY2025 净利率达 57%),规模效应下外采成本高于自研。根据 AMD,2028 年全球 AI ASIC 市场规模有望达 1250 亿美金。博通预计 2027 年大客户 ASIC 可服务市场为 600-900 亿美元。 ⚫ ASIC 设计服务商:高复杂度行业专业分工的必要环节。ASIC 设计需前端需求定义与后端技术落地,云厂商多依赖服务商。全球主要服务商中博通、Marvell 份额最大。谷歌 TPU 的成功离不开与博通的合作,博通的核心优势包括:30 亿美金投入积累的完整 IP 体系、TPU 设计经验、与台积电合作的 3.5D XDSiP 封装技术、领先的高速互联与 CPO 技术。芯片设计连贯性带来高客户转换成本,巩固其地位。 ⚫ 国内头部云厂自研 ASIC 已有成果,国产设计服务商机遇。2025H1 中国 AI 云市场 CR5 超过 75%,头部云厂需求旺盛:百度昆仑芯迭代至第三代,实现万卡集群部署并中标 10 亿中国移动订单;阿里平头哥 PPU 显存、带宽超英伟达 A800,签约中国联通 16384 张算力卡订单;字节 2020 年启动芯片自研,计划 2026 年前量产。国产服务商各有优势:芯原股份 IP 丰富且具备 5nm 工艺能力,翱捷科技在手订单充足,灿芯股份依托中芯国际布局成熟制程,在产业链成熟与需求增长共振下,国产 ASIC 有望放量。 ⚫ PD 分离与超节点是国产 ASIC 发展的两大核心趋势。PD 分离指 Prefill 与 Decode 任务用不同芯片完成,华为昇腾 950 分 PR(HiBL 1.0 HBM)、DT(HiZQ 2.0 HBM)型号适配不同场景;超节点通过高带宽互联形成统一计算体,国内海光、华为两大体系雏形初现:海光开放 HSL 协议吸引寒武纪等参与,华为开放灵衢总线支持超 8192 卡扩展,均采用开源开放模式,区别于封闭生态,更适配行业多元化需求。 ⚫ 风险提示:技术路线不确定的风险;技术研发迭代进展不及预期;供应链稳定风险。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29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ASIC 大芯片设计复杂度高,专业分工下设计服务商迎来发展机遇,博通、Marvell、国内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有望受益。 原因与逻辑 大模型推理需求激增背景下,ASIC 成本效益比显著,需求获验证,博通 2024 财年 ASIC 收入突破百亿美金。 国内外大厂谷歌、微软、Meta、亚马逊、阿里、百度、字节纷纷投入 ASIC 自研。博通预计 2027 年大客户 ASIC 可服务市场规模达 600-900 亿美金。 ASIC 服务商在其中具有重要价值,海外头部云厂(如谷歌)自研 ASIC 时,均依赖博通、Marvell 等专业服务商的技术支持(如 IP 体系、封装技术、量产经验)。 国内并非跟随海外路径,已有独立成果:国内头部云厂(阿里、百度等)纷纷布局自研 ASIC,形成实际落地案例。国内也涌现出芯原股份等本土设计服务商,覆盖不同技术需求,构建起初步的国内产业生态。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认为, ASIC 与 GPU 视为割裂的技术路线,我们认为 AI 大模型时代 GPU 与ASIC 边界正逐渐模糊,核心差异实际体现在商业模式 ——ASIC 是场景高度耦合的专用芯片,GPU 是覆盖多场景的通用芯片。 市场认为,国内 ASIC 发展是跟随海外路径,我们认为国内并非 “跟跑”:阿里、百度等头部云厂早有自研成果,本土也已形成芯原股份等具备差异化能力的设计服务商,构建起独立的产业生态雏形。 市场对 ASIC 技术趋势的认知多停留在 “提升算力”,我们认为,系统级能力是未来 ASIC 发展的核心方向。PD 分离(拆分推理任务适配不同芯片)和超节点(高带宽互联整合多处理器)重要性提升,且国内已在这两大领域形成海光、华为的自主技术体系,并非单纯复制海外技术路径。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3页 共29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大模型推理带动 ASIC 需求.......................................... 6 1.1 ASIC 专用性强,具备成本和效率优势 ......................................... 6 1.2 AI 渗透率向上,推理需求提升 .........................
[申万宏源]:计算机行业ASIC系列研究之四:国产ASIC,PD分离和超节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6.56M,页数29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