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电信运营商专题报告:卫星牌照发放,有望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专题 | 通信 http://www.stocke.com.cn 1/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通信 报告日期:2025 年 09 月 09 日 卫星牌照发放,有望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 ——电信运营商专题报告 投资要点 ❑ 工信部发放卫星牌照,商业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工信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另外,中国移动正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为依法合规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奠定政策基础,目前该申请已进入审核流程。 8 月 27 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指出将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充分利用高低轨卫星资源,加快推动卫星通信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为广大地面移动通信用户提供基于卫星的话音、短消息业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依托低轨卫星互联网,在话音、短消息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速数据服务,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天地融合发展。《指导意见》强调,到 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 牌照是国内卫星业务运营的基础,本次增加卫星牌照发放,是在《指导意见》框架支撑下的进一步落地执行,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商业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有望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应用加速落地。 ❑ 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共同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 运营商具备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客户资源,是整合产业链、撬动产业链成熟的重要玩家,在卫星互联网应用加速渗透的背景下,有望充分受益。 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均已布局卫星互联网业务。 中国电信:凭借天通卫星系统占据先机,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独家运营我国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过高轨卫星实现对我国领土、领海及周边区域的稳定覆盖。同时加快高中低轨卫星协同布局,积极构建高轨广覆盖、低轨高速率的立体网络。业务拓展方面:2023 年,中国电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提供卫星语音和短信服务,开启手机直连卫星的商用时代。2024 年,中国电信的手机直连卫星用户突破 240 万,卫星通信业务收入增长 71.2%。2025 年 5 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卫星通信分公司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ETL)签署天通卫星落地老挝合作协议,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正式“出海”。2025 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卫星收入同比增长 20.5%,彰显出消费级卫星通信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移动:推出北斗短信业务,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申请已进入审核流程。网络建设方面:2023 年,中国移动发射了“中国移动 01 星”和“星核验证星”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其中“01 星”搭载支持 5G 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载基站,是全球首颗可验证 5G 天地一体演进技术的星上信号处理试验卫星;“星核星”则是全球首颗采用 6G 理念设计、具备在轨业务能力的验证星。业务拓展方面:通过中星系列和亚太 6D 卫星提供海洋宽带和应急服务,并依托北斗系统发展短信业务,累计用户超过 49 万,移动用户开通该业务后无需换卡换号,每月可领取 30 条北斗卫星短信服务。 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补齐手机直连卫星差异化优势。网络建设方面:2025 年 8 月,联通星系 01-04 星四颗低轨卫星在山东日照海域成功发射入轨。业务拓展方面:中国联通营业厅已正式上线“联通卫星”业务,用户只需支付每月 10 元的资费,即可享受包含 2 分钟免费国内主被叫通话的服务。此外,2025 年 4 月,中国联通与浙江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行业评级: 看好(维持) 分析师:张建民 执业证书号:S1230518060001 zhangjianmin1@stocke.com.cn 分析师:徐菲 执业证书号:S1230524080003 xufei01@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国产算力迎来 GB200 时刻, AI 交换网络是核心增量》 2025.08.19 2 《业绩整体超预期,看好新一轮行情》 2025.08.16 3 《台湾液冷厂商高景气,继续推荐液冷出海机会》 2025.08.07 行业专题 http://www.stocke.com.cn 2/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双方将携手攻克智能网联、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实现卫星通信与车联网的深度融合,助力天地一体化网络的构建。 ❑ 直连卫星手机终端价格下探,推动卫星通信普惠化进程 终端层面,中国电信自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后,同时联合手机厂商推出大众智能直连卫星手机终端。截至 2024 年底,中国电信已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等厂商,累计推出 25 款支持直连天通卫星功能的手机款型,累计销量超 1600 万台;截至 2025 年 6 月底,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的终端已经超过2200 万。 价格层面,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透露,2025 年直连卫星手机将向 3000 元下探。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价格下探,将打破大众用户的消费门槛,意味着卫星通信功能将从高端旗舰机快速普及到大众市场,需求场景也有望从“应急刚需”逐步向“日常补充”延伸,这将推动卫星通信业务的普惠化进程,促进潜在用户规模的跃迁。 据北方天空研究所数据,预计手机直连卫星用户将于 2030 年达到 3.5 亿,形成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 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有望为运营商打开千亿级市场空间 伴随着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商业化进程加速,运营商有望迎来新的网络连接和增值服务机会,进一步打开千亿级增量市场空间。测算过程如下: 假设“月租费用+套餐外月度 2 分钟通话+月度 2GB 流量”的使用场景,具体资费标准参考:一是月租费与通话费,参考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定价(月租 10 元/月、9 元/分钟通话);二是流量费,参考中国电信推出的天通卫星业务流量月套餐约 15 元/MB、中国卫通推出的卫星互联网流量加油包定价(高速流量 150 元/GB),我们假设当用户规模尚少时,流量资费偏贵取 150元/GB,后续随着低轨星座普及且用户规模化后流量单价分别下降至 20 元/GB、5 元/GB。 若基于工信部公布的 2030 年卫星通信用户目标(即用户数 1000 万),在流量资费分别为 150 元/GB 的收费标准下,国内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对应的年增量营收为394 亿元。 若国内手机直连卫星用户渗透率提升至 20%(对应用户数 3.6 亿户),假设流量资费在用户规模化应用后分别下降至 5 元/GB、20 元/GB 的收费标准,国内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对应的年增量营收分别为 1655 亿元、2962 亿元。 对应三大运营商 2024 年通信服务收入总规模 17175 亿元,净利润规模 1920 亿元。上述情景测算下的服务收入及净利润弹性: 1)在用户数 1000 万、流量资费 150 元/GB 的假设下,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对应年营收增量为 393.6 亿元/年,
[浙商证券]:通信行业电信运营商专题报告:卫星牌照发放,有望带来千亿级市场空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96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