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2025年6月PMI数据解读:6月PMI,经济修复方向重于斜率,关注股债双牛兑现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专题研究 | 中国宏观 http://www.stocke.com.cn 1/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宏观专题研究 报告日期:2025 年 06 月 30 日 6 月 PMI:经济修复方向重于斜率,关注股债双牛兑现 —2025 年 6 月 PMI 数据解读 核心观点 6 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9.7%,较 5 月上升 0.2 个百分点,说明经济维持修复态势,但 PMI 的变动幅度并不等同于经济的变动幅度,我们判断后期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或有所增加,特别是外贸修复的斜率与可持续性。从结构上看,在构成制造业 PMI 的 5 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均高于临界点,说明供需两端均有所改善,但从业人员指数低于临界点且环比走弱,说明微观主体压力依然存在。 从重点行业看,总体维持活跃状态。6 月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 PMI 分别为 51.4%、50.9%和 50.4%,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6 月高耗能行业 PMI 为 47.8%,比上月上升 0.8 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大类资产方面,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或呈现股债双牛的结构。一方面,预计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在震荡曲折中走向缓和,另一方面“类平准”基金兜底尾部风险,二者均将支撑市场风险偏好。综合来看,A 股有望形成低波红利与科技成长交替向上的结构化行情。固定收益方面,考虑到年内大规模内需刺激概率较低,10 年国债利率预计将在震荡过程中下行至 1.5%附近。 ❑ 6 月供给侧加快扩张 6 月生产指数为 51%,较 5 月上升 0.3 个百分点,我国制造业回归正常运行轨道。随着中美经贸关系阶段性缓和,外部干扰因素影响减弱,经济内生动力稳定释放企业采购意愿增强。6 月采购量指数为 50.2%,比上月上升 2.6 个百分点,在连续2 个月运行在 50%以下后回到扩张区间。从行业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专用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生产指数继续低于临界点,市场活跃度仍显不足。 我们提示,6 月供给侧的恢复态势具有一定广谱型,四大行业环比上月均有所上升。具体来看,6 月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运行在 53%以上的较好水平,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运行在 52%左右,呈现协调向好运行态势。此外,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实显效下,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指数运行在 52%以上的扩张区间。基础原材料行业运行也有所回稳,基础原材料行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 1.6 个百分点至接近 48%的水平。 我们继续提示,2025 年工业稳增长的政策着力点或将聚焦于装备制造业,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相结合,大型企业或是工业稳增长发力的核心载体。据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口径,装备制造业包括 8 个大类行业,分别是:1)金属制品业、2)通用设备制造业、3)专用设备制造业、4)汽车制造业、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仪器仪表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着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稳定增长,谋划新一轮装备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推动出台增量措施。2025 年 5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指数为 151.5,比 2020 年基期增长了 51.5%,年均增长 8.7%,同比增长 2.6%。 我们认为,由于工业生产基本都需要用到电力,而煤电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体支撑,因此发电耗煤量高频数据对于生产的指示作用也比较强。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介绍,2024 年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 54.8%,受资源等因素影响,水电和风电月度间增速波动较大,煤电充分发挥了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作用。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30002 lichao1@stocke.com.cn 分析师:廖博 执业证书号:S1230523070004 liaobo@stocke.com.cn 分析师:陈冀 执业证书号:S1230522110001 chenji@stocke.com.cn 分析师:祁星 执业证书号:S1230524120002 qixing@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经济周周看:本周经济景气度总体平稳》 2025.06.30 2 《工业利润:短期投资收益扰动难改缓慢修复趋势》 2025.06.27 3 《霍尔木兹海峡如果禁运影响几何?》 2025.06.23 宏观专题研究 http://www.stocke.com.cn 2/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第一,6 月高温推升用电需求预期,但电厂高库存压制补库强度,叠加清洁能源替代作用增强、进口煤价格优势扩大,持续挤内贸煤需求空间。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截至 6 月 19 日,纳入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本月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 2.3%,本年累计发电量同比下降 5.8%。燃煤电厂耗煤量本月累计同比下降4.8%,本年累计同比下降 6.1%。燃煤电厂煤炭库存高于去年同期 243 万吨,库存可用天数较上年同期升高 1.8 天。 我们认为,近期主要的边际变化在于安监环保趋严叠加月末煤矿停产计划,煤炭主产地供应边际收紧,现货价格小幅探涨,但终端采购仍以长协为主,市场成交活跃度较前期略有回升。综合判断,市场情绪修复叠加结构性矛盾,短期煤价或延续窄幅震荡,但进口煤低价压制及新能源替代压力下,反弹动能不足,预计维持区间震荡格局。周度高频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燃煤发电企业日均发电量环比(2025 年 6 月 6 日至 6 月 12 日)减少 0.9%,同比减少 6.0%;日均供热量环比增长 1.0%,同比增长 2.6%;日均耗煤量 438 万吨,环比减少 0.5%,同比减少 8.8%。其中海路运输电厂日均发电量环比减少 6.7%,同比减少 3.0%;日均供热量环比增长 1.6%,同比减少 7.0%;日均耗煤量环比减少 5.2%,同比减少 5.0%。发电企业入厂煤量远高于耗煤量,煤炭库存 11991 万吨,较 6 月 12 日增长 248 万吨。 第二,我们通过观察六大发电集团(浙电、上电、粤电、国电、大唐、华能)的数据,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6 月电煤需求转暖,受天气等因素影响,火电出力增加带动电煤需求释放,港口低卡煤流通偏紧,贸易商挺价情绪渐显,现货价格小幅探涨。2025 年 6 月 26 日,六大发电集团的平均日耗煤量为 82.9 万吨,较 2025年 5 月 31 日的 73.9 万吨震荡走高,市场前期积累的悲观情绪有所缓和(见图 1)。类似的可以看到,6 月以来南方电厂日耗煤量环比也有所增加(见图 2)。 我们认为,随着全国高温天气到来,煤电企业日耗预计逐步回升,或将带动迎峰度夏备煤需求释放。从历史经验来看,煤炭日耗在 5 月中旬触底,每年从 6 月初开始,电煤日耗会进入趋势性提升阶段,电煤刚性需求增加,内陆 17 省电煤日耗可能会从 300 万吨升到 400 万吨,在迎峰度夏结束之前,随着日耗增加,沿海八省的电煤日耗大概会从 170 万吨增加到 240 万吨。 此外,我们倾向从汽车、化工、
[浙商证券]:宏观专题研究2025年6月PMI数据解读:6月PMI,经济修复方向重于斜率,关注股债双牛兑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2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