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控股企业特别评论(2025)
2025 年投资控股企业特别评论 1 2025 年 4 月 目录 要点 1 主要关注因素 2 结论 12 特别评论 联络人 作者 企业评级部 李傲颜 010-66428877-535 ayli@ccxi.com.cn 毛 铭 010-66428877-325 mmao@ccxi.com.cn 其他联络人 刘 洋 010-66428877 yliu01@ccxi.com.cn 史 曼 010-66428877 mshi@ccxi.com.cn www.ccxi.com.cn 中诚信国际 中国投资控股企业 2024 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并购重组热度提升,虽然 2024年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下行态势,但有所回暖,国家层面指导意见促进政府投资基金有序、健康发展;同时,投资控股企业本部盈利有所改善,投资组合及债务规模增速放缓,发行利差下行,预计随着政策加深,科创领域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债券融资规模将继续上升,需关注相关企业投资管理能力、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摘要 2024 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并多次强调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预计投资控股企业在科技创新投资领域的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相关领域投资亦对其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4 年以来,随着支持政策持续出台,并购重组热度逐渐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传统产业整合及拓展海外市场等驱动企业推进并购重组,预计未来并购重组活跃度将继续提升;投资控股类企业亦活跃其中,需关注投资风险、资金平衡情况及投后业绩,此外投资机构的退出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从股权投资市场来看,2024 年延续下行态势,活跃度较低,但有所回暖;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处于稳定发展和存量优化调整阶段,2024年新设政府引导基金速度放缓,国家层面首次发布对于政府投资基金的指导意见,促进政府引导基金有序、健康发展。 2024 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行情有所好转,投资控股企业本部盈利有所改善,投资组合和债务规模增速放缓,资本结构整体较为稳健,债务本息的偿还对再融资环境敏感度较高。2023 年以来投资控股企业债券发行只数及发债总额均同比增长,债券余额保持较高水平,发债利差整体保持下行趋势,预计未来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有助于拓宽其资金来源,以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债券融资规模将继续上升,但投资控股企业风险因素较为复杂,需持续关注相关企业投资管理能力、流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中诚信国际特别评论 2025 年投资控股企业特别评论 2 主要关注因素 2024 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并多次强调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预计投资控股企业在科技创新投资领域的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相关领域投资亦对其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024 年以来,我国继续坚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等在内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企业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初创期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二是,由于前期研发投入较高、不确定性较大、资产以知识产权等轻资产为主,导致发展前期财务表现较弱,多呈亏损状态,缺乏稳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流出,可抵质押资产较少;三是,由于科技属性较高,业务相关的技术具有前沿性、保密性,较传统行业的壁垒较高。上述特点与债权融资较低的风险偏好、稳定的还本付息及流动性管理等需求有所矛盾,且处于发展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缺少资产抵质押和担保等增信措施,高技术壁垒和尚未普遍应用的技术使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主的债权融资资金方,对其技术或知识产权的预期价值识别能力有限。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周期较长,投资风险较高,收益性亦较高,更适合具有丰富经验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近两年处于调整阶段,面临较大的募资和退出压力。 基于上述难题和发展桎梏,2024 年以来,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我国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出台各项政策和措施,改善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环境,吸引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资。从股权融资方面来看,发布“创投十七条”,完善政策环境和管理制度,促进和引导一级市场股权投资投向科技创新领域;新“国九条”发布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同时证监会发布十六项措施促进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优化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环境,为其首发上市和再融资等开通“绿色通道”;资金来源方面,多次强调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鼓励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扩大 AIC1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起设立 AIC 投资公司、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于 AIC 或其发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债券。从债权融资方面来看,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拟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引导债券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同时,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扩大再贷款规模,满足企业的间接融资需求。中诚信国际认为,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预计投资控股企业相关领域投资规模将继续扩大,但投资阶段前移致使投资风险亦随之增加,亦对其投资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1 Asset Investment Company,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中诚信国际特别评论 2025 年投资控股企业特别评论 3 图 1:2024 年以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政策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诚信国际整理 2024 年我国并购重组总体活跃度较低,但随着支持政策持续出台,热度逐渐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传统产业整合及拓展海外市场等驱动企业推进并购重组,预计未来并购重组活跃度将继续提升;产业投资公司或资本运营平台等凭借自身投资职能和管理能力,亦活跃其中,需关注投资风险和资金平衡情况,以及投后业绩实现情况,此外投资机构的退出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2024 年以来,我国并购重组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传统产业整合。2024年 9 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一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将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投资控股企业特别评论(2025),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8M,页数1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