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专题研究:关注科创与创业板向上弹性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金工 关注科创与创业板向上弹性 华泰研究 研究员 林晓明 SAC No. S0570516010001 SFC No. BPY421 linxiaoming@htsc.com +(86) 755 8208 0134 研究员 张泽 SAC No. S0570524020002 SFC No. BRB322 zhangze@htsc.com +(86) 755 8249 3656 研究员 何康,PhD SAC No. S0570520080004 SFC No. BRB318 hekang@htsc.com +(86) 21 2897 2202 2024 年 10 月 21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A 股补涨,量能大增,未来短期或仍可先向上博弈弹性 A 股近期的强势上涨是自 2022 年 10 月以来全球股市基钦周期上行后的一次补涨,我们认为 A 股未来一个季度或仍有上行机会,短期可继续博弈向上弹性。今年 9 月份之前险资等长期机构资金布局红利资产,9 月 23 日以来 A 股成交量迈上新的台阶,市场情绪明显提升,个人资金入场主导市场走向,但这也可能会导致快涨快跌更易发生。我们建议,可继续关注科创板、创业板等弹性品种,但操作上建议寻求较低成本布局。A 股长期走向应等待基本面数据进一步验证。 海外股市过去两年普涨,A 股本轮补涨,9 月份之前险资是主要增量资金 2022 年 10 月以来,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同比序列进入上行通道,但 A 股从2023 年中开始与海外出现明显差异。从周期视角来看,A 股的本轮行情是22 年 10 月以来基钦周期上行环境下的一次补涨。经过这次大幅反弹,相比本轮周期起始点略有上涨,后续或仍有空间。今年 9 月份之前,增量资金由保险等长期资金提供,沪深 300 等大盘指数以及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高股息类资产更受青睐。 近期个人资金入场,博弈科创板、创业板等弹性品种,成交量迈上新台阶 9/30 两市成交额大增至 2.6 万亿,远高于 9/23 的 0.55 万亿,个人投资者占比较高的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资产领先优势明显,而红利类资产表现靠后。10/8 这些板块继续拉高,10/9 后随动能有所衰减,但日成交额普遍在1.5 万亿水平附近,10/18 再度站上 2 万亿。9/23-10/18 期间,市场波动明显放大,快涨快跌更易发生。我们认为后市科创、创业等板块仍旧是博弈弹性的较优品种,但操作上应注意风险控制和尽量压降买入成本。 沪深 300、科创板、创业板等 ETF 资金流入多,公募、外资仓位仍不高 我们认为本轮上涨并非经济基本面改善等慢变量因素主导,而是市场情绪催化下的结果,因此各类参与者的资金流和仓位数据尤为重要。ETF 作为本轮行情中被广泛使用的工具产品,可以看到 9/23-10/17 期间沪深 300、科创板、创业板、电子、军工等 ETF 资金流入较多。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测算发现,公募基金权益仓位略有上升但仍有空间;外资机构持有 A 股的比例仍旧不高,融资余额尚不到 2021 年中的水平。因此后续股市资金面或相对充裕,但应密切关注资金流向的边际变化。 风险提示:投资股市需谨慎行事,充分了解并评估相关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并根据实际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决策。经济周期基于历史数据统计,存在失效风险。市场定价因素众多,可能会受到经济、政策、流动性等多种扰动影响。本研报旨在提供客观的分析和研究支持,但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金工研究 A 股的强势上涨是本轮基钦上行周期的一次补涨 自 2021 下半年以来,A 股整体表现偏弱,A 股节奏与全球市场出现背离。随着 9 月底政策释放利好,在 2024 年国庆节前的 6 个交易日里,A 股快速拉升,上证指数涨幅超过 20%,一度超出大部分投资者预期。然而在国庆节后的开盘的第一天录得历史最大成交量后,A股后续两周震荡下行,市场情绪经历较大波动。本文尝试复盘本轮行情,并结合数据资料给出当前研判 A 股走势值得关注的重点。 在《量能驱动 A 股上行,市场信心修复》(2024 年 10 月 12 日)一文中我们提到,2022年 10 月以来,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同比序列进入上行通道,但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在 2023年中开始走势出现了明显差异。从周期视角来看,国内 A 股的本轮行情是 22 年 10 月以来基钦周期上行环境下的一次补涨。可以看出,A 股经过这次大幅反弹,大致回到了 2023 年初的点位水平,相比本轮周期底点的 2022 年 10 月也有所上涨,但整体涨势仍弱于美股等。 图表1: 中美股市走势对比(2020/1/1-2024/10/18)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2 年底国内放开疫情管控,2023 年初大模型技术的再度突破带动科技股上行,推升 A股上行至 2023 年中。但随着基本面数据的陆续披露,国内经济强复苏预期落空,A 股走势回落,并在 2024 年初出现微盘股下跌继而引发市场超跌。市场在 2、3 月份反弹修复后,市场情绪逐渐陷入低迷,加之部分量化资金的退场,陷入了成交量持续萎缩的态势,行情也震荡走弱至 9 月下旬。9 月 24 日开始,A 股快速上涨,出现了本轮行情。 图表2: 上证指数收盘价与两市成交额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3,0003,5004,0004,5005,0005,5006,0006,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20/1/22020/3/22020/5/22020/7/22020/9/22020/11/22021/1/22021/3/22021/5/22021/7/22021/9/22021/11/22022/1/22022/3/22022/5/22022/7/22022/9/22022/11/22023/1/22023/3/22023/5/22023/7/22023/9/22023/11/22024/1/22024/3/22024/5/22024/7/22024/9/2标普500万得全A(右)A股没跟上美股上涨节奏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5002,7002,9003,1003,3003,5003,7003,9002020/1/22020/3/22020/5/22020/7/22020/9/22020/11/22021/1/22021/3/22021/5/22021/7/22021/9/22021/11/22022/1/22022/3/22022/5/22022/7/22022/9/22022/11/22023/1/22023/3/22023/5/22023/7/22023/9/22023/11/22024/1/22024/3/22024/5/22024/7/22024/9/
[华泰证券]:金工专题研究:关注科创与创业板向上弹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8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