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有哪些措施与影响?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 宏观经济研究 2024 年 05 月 10 日 宏观点评 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有哪些措施与影响? 事件:4 月政治局会议强调研究消化存量房,多地表态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核心结论:当前我国地产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消化存量房可谓迫在眉睫;综合对比各种可能政策的实施条件,短期更可能出台的包括:适当控制新房供应和二手房挂牌量;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进一步放松限购;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5 年期 LPR);推广郑州、深圳、南京等地“以旧换新”模式;央行创设消化存量房的贷款支持计划。相比之下,政府收储、成立住房银行或中国版“两房”等国家直接“下场”的方式面临较多现实约束,当前更多的应是作为政策可选项和储备项,实际落地可能尚需时日。 1、近期中央明确要求研究消化存量房,各部委各地陆续落地。4.30 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此前各部委、地方已经有针对地产库存问题的政策陆续出台,2023 年 2 月央行创设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支持市场化批量收购存量住房;今年 4 月以来郑州、南京、深圳等多地通过国企平台实施住房“以旧换新”,都指向消化存量房政策是当前重点发力方向。 2、当前地产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消化存量房可谓迫在眉睫。截至 2024 年 3 月:从库存绝对值看,全国狭义库存(商品房待售面积)达 7.5 亿平方米,已经超过 2016 年的库存高点,全国广义库存(已开工未销售的商品房面积)达 21.4 亿平方米,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从去化周期看,12 个月移动平均的狭义库存去化周期达 7.3 个月,创 2003 年以来新高;广义库存去化周期 25.3 个月,接近 2015 年的去化周期高点。 3、消化存量房的可能措施:控制供给+提振需求(传统政策、以旧换新、政府收储等)。 2015-2016 年我国曾进行一轮以“棚改”为代表的地产去库存,去库存效果较好;而本轮与当时存在明显不同,一是实施类似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较小,二是二手房大规模入市的影响较大。在此环境下,我们认为消化存量房库存可从供给、需求两方面措施入手: (1)控制供给:随着二手房挂牌量的持续增加,可综合统筹新房和二手房供给。 >新房:减少无效的土地和新房的供应。近年来房企拿地已明显减少,但受制于地产销售也明显下滑,库存仍然被动累计。为此 4.29 自然资源部要求“完善对应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住宅用地存量的住宅用地供应调节机制…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去化周期超长的城市暂停住宅用地供应”,目的在于避免高库存城市进一步增加新房供给。 >二手房:稳定价格预期,减缓挂牌增量。近年来二手房交易愈发重要,根据克尔瑞数据,2023 年 30 个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占比上升至 53%,且随着房价预期走弱,越来越多存量二手房流入市场:根据诸葛找房数据,2024 年 3 月监测 14 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同比上升 54.08%,同比连续 19 个月为正;二手房挂牌量是成交量 21.5 倍,供大于求现象明显,去化压力较大。为了避免形成恐慌性抛盘,应尽可能稳定价格预期,减缓挂牌增量。 (2)提振需求:除了传统刺激政策,以旧换新、政府收储、成立国家住房银行等是可选项。 >传统需求政策:短期如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核心一二线放松限购限贷等,长期如推进新型城镇化、降低落户门槛、提振居民收入预期等。 >以旧换新:如上文所述,目前深圳、郑州、南京等多个城市开启住房“以旧换新”活动,具体方式有三种:帮卖(帮助推售旧房,若不能卖出退新房订金);收旧(地方国企收购旧房作为保障房,居民卖房款购买指定新房);补贴(对卖旧房买新房的居民给予补贴优惠)。“以旧换新”的本质在于盘活存量二手房、畅通“买一卖一”的换房链条,释放改善性需求、推动新房销售回升,但实际实施过程中面临地方财政紧张、国有资产流失等压力。 >政府收储用作保障房:中央出资设立专门机构、直接收购存量房,这是最直接见效的方法,但可能面临两大困难:一是资金规模大,目前我国存量新房达 7.5 亿平方米,较 2019-2021年平均水平高 2.5 亿平米;存量二手房规模更大,1999 年以来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近 250亿平方米;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要真正稳定地产市场,必然要同时稳定二手房市场,假设以 1 万元/平米的单价计算,存量新房、二手房市场规模分别约 2.5 万亿元、250 万亿元,所需资金规模体量较大。二是收益水平低,以一线城市为例,目前住房租金回报率仅有 1.6%左右,远低于当前 4.1%左右的贷款利率水平,这意味着单独依靠所收购的存量房难以做到盈亏平衡,需要政府额外补贴,且考虑到房价可能持续下行,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国家住房银行、中国版“两房”:前者是政策性住宅金融机构,为购房者提供低息贷款(类似公积金贷款);后者指参考美国“两房”设立住房贷款抵押融资公司,将银行的住房贷款证券化、提升资金回收速度;二者的共同目的是扩大房贷投放、提振楼市。相关政策讨论在 2015 年地产库存高企时就已存在,但出于对金融风险、房价上涨等担忧最终并未落地。在当前环境下,扩大房贷投放的制约主要是居民需求不足,且盲目放贷可能造成风险扩散。 4、消化存量房的可能影响:短期有助于减缓地产下行斜率,但难实质扭转趋势。 >近期看,中央表态是“统筹研究”,指向政策仍在储备阶段,真正落地仍需时日。近期可能仍以各地因城施策、自行解决存量房为主,短期更可能出台的包括:适当控制新房供应和二手房挂牌量;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进一步放松限购;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推广郑州、深圳等地“以旧换新”模式;央行创设消化存量房的贷款支持计划等。 >往后看,当前地产景气持续下行的核心原因是经历了持续多年加杠杆后,我国居民杠杆率已经不低、债务压力较大,在当前收入增速和房价预期下降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借贷买房的能力和意愿都不足;在此环境下,消化存量房政策可能更多只是有助于减缓地产下行斜率、但难以实质扭转地产下行的长期趋势,地产真正企稳可能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经济形势等超预期变化。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分析师 杨涛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2070001 邮箱:yangtao3123@gszq.com 相关研究 1、《不一样的超预期—4 月政治局会议的 5 点理解》2024-04-30 2、《测算:地产超跌了吗?“三大工程”管用吗?》2024-01-20 3、《新一轮地产放松,影响几何?》2023-09-01 4、《全面复盘日本居民“缩表”》2023-07-05 5、《实质性放松开始,地产能否全面回升?》2022-02-27 2024 年 05 月 10 日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近期央地消化存量房相关政策 时间 会议、文件 具体内容 2024/4/30 政治局会议 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5-11
国盛证券
3页
0.72M
收藏
分享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政治局会议首提消化存量房,有哪些措施与影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2M,页数3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4 月下旬煤炭价格有所上行图 20:本周铜价有所下行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本周金价有所下行图 18:本周油价有所下行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全球汇率:美元指数有所上行图 16:CNY 小幅升值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美联储本周资产规模有所减少(USD bn)图 14:主要央行政策利率(%)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10Y 国开债与国债利差有所缩小(%)图 12:1Y 信用利差基本持平,3Y 信用利差大幅缩小(BP)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本周中国国债短端收益率上行约 1BP(%)图 10:中美 10Y 利差有所缩小(%)
综合
2024-05-11
来源:宏观·双循环周报(第57期):限购放松,争夺人才,成效几何?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