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证监会配套政策点评:强监管措施迅速落地,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2024 年 4 月 13 日 强监管措施迅速落地,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 看好 ——证监会配套政策点评 证券分析师 罗钻辉 A0230523090004 luozh@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罗钻辉 (8621)23297818× luozh@swsresearch.com 事件: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证监会于 4 月 12 日发布加强退市监管的配套政策文件,并对 6 项具体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涉及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 ⚫ 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退市意见》”)。《退市意见》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我们解读聚焦如下:一、监管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核心坚持“应退尽退”。本次《退市意见》1)严格重大违法类退市适用范围;2)增强规范类退市运作约束;3)财务类退市加大绩差公司退市力度;4)完善交易类退市市值标准。回顾新《上市规则》颁布实施后,A 股退市率显著上升,但是当前较成熟资本市场仍有较大差距(2023 年美国退市率 16.4%、印度退市率 3.1%)。2024年 A 股市场在监管严格强制退市标准下将延续常态化退市趋势,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或将进一步强化,市场资源也将不断向优质企业集中。二、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为并购重组扫清障碍。《退市意见》延续监管支持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基调,进一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具体措施如下:1)以优质头部公司为“主力军”,推动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2)以产业并购为主线,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实施同行业、上下游市场化吸收合并;3)完善吸收合并相关政策,打通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等跨板块吸收合并的“堵点”;4)上市公司通过要约收购、股东大会决议等方式主动退市的,应当提供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等专项保护。三、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对“借壳上市”监管力度。借壳上市以往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实现市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严管严把 IPO 准入背景下,监管从严打击借壳重组上市活跃度,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从严监管重组上市,严格落实“借壳等同 IPO”要求;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ST股、*ST 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2)加强收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3)从严打击“炒壳”背后的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4)对于不具有重整价值的公司,坚决出清。四、证监会强化退市监管,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更大力度落实退市过程中投资者赔偿救济。监管严格退市执行,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意规避退市的违法行为;同时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对重大违法退市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 在新“国九条”落地后,证监会系统落实“1+N“政策体系。在发行监管方面,证监会着力于提升上市门槛,对科创板的属性提出更明确要求,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对于券商投行业务而言,短期内收入将会承压,同时需要关注存量项目质量对于公司声誉以及相应投行业务资格的影响。在上市公司监管方面,构建”1+2“规则体系,规范董监高和创投减持,堵死各项绕道减持方式,着力于提升上市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在证券公司监管方面,证券行业监管路径和发展模式进一步明确,后续关注不同类型券商之间的并购重组预期。在交易监管方面,维护市场交易公开公平公正的秩序,规范各类主体和资金的交易行为,短期内对于部分券商经纪业务有一定的影响。 ⚫ 投资分析意见:看好非银金融板块。我们认为严监管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建议关注券商板块结构性机构,我们推荐 2 条主线:1)有望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标的:中国银河、中信证券、华泰证券;2)有望受益于并购重组的标的:浙商证券、财通证券、方正证券、东吴证券。 ⚫ 风险提示:1)经济下行;2)流动性收紧;3)居民资金入市进程放缓。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点评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14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1.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 2024/4/12,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下称《退市意见》),该文件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我们解读聚焦以下: 1.1 总体要求 退市制度作为资本市场关键的基础性制度,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基本原则。退市制度的改革:早在 2020/10/9,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将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2020/11/2,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再次明确强调“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2020/1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2022 年 11 月,证监会出台《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明确“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坚决把“空壳僵尸”和“害群之马”清出市场”;2024/1/19,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退市明确“坚决防止“一退了之””、“严格执行退市规则,坚持“应退尽退””、“继续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自从“退市新规”发布实施以来,在中国证监会和沪深两所等各方的监管合力下,一批质次公司被有效出清,“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常态化退市机制已逐步形成。本次《退市意见》延续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提出以下总体要求:1)突出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科学设置严格的退市标准,更加精准实现“应退尽退”;建立健全不同板块上市公司差异化的退市标准体系;以更严的证券监管执法打击各种违法“保壳”“炒壳”行为,着力削减“壳”资源价值;2)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严格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运作类、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标准;完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等并购重组政策,支持市场化方式的主动退市;3)大力加强投资者保护:严惩退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管的违法行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 1.2 主要措施:严格强制退市标准,精准实现“应退尽退” 监管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核心坚持“应退尽退”。当前 A 股市场已经建立了财务指标类、交易指标类、规范运作类、重大违法类等 4 类强制退市指标体系,规定了主动退市情形,并设立风险警示板揭示退市风险。本次《退市意见》1)严格重大违法类退市适用范围:“调低 2 年财务造假触发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新增 1 年严重造假、多年连续造假退市情形“;2)增强规范类退市运作约束:新纳入“资

立即下载
金融
2024-04-14
申万宏源
14页
2.16M
收藏
分享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行业证监会配套政策点评:强监管措施迅速落地,推进一流投资银行建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16M,页数1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1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1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政府融资进度慢于去年 图表 10:1 季度新增住户贷款基数偏高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季度可能企稳
查看原文
M2 增速继续回落 图表 8:M1 增速有所企稳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季度可能企稳
查看原文
社融同比增速继续回落 图表 6:社融同比少增受贷款和政府融资拖累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季度可能企稳
查看原文
居民贷款同比增速放缓 图表 4:企事业单位贷款同比增速放缓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季度可能企稳
查看原文
贷款同比增速继续下滑 图表 2:去年 3 月贷款基数偏高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继续回落,2季度可能企稳
查看原文
M2 及 M1 同比增速 图 9:M2-M1 剪刀差升至 7.2%
金融
2024-04-14
来源:3月金融数据快评:企业信贷超出历史同期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