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深度报告:军民一体总装龙头,订单充盈百尺竿头

中国船舶(600150.SH)深度报告:军民一体总装龙头,订单充盈百尺竿头评级:增持(首次覆盖)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02月23日航海装备Ⅱ祝玉波(证券分析师)李跃森(证券分析师)S0350523120005S0350521080010zhouyb01@ghzq.com.cnliys05@ghzq.com.cn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2相对沪深300表现表现1M3M12M中国船舶19.7%28.6%44.4%沪深3008.3%-1.6%-15.1%最近一年走势-27%-12%3%18%34%49%2023/02/222023/04/222023/06/222023/08/222023/10/222023/12/222024/02/22中国船舶沪深300市场数据2024/02/22当前价格(元)33.5552周价格区间(元)22.71-33.88总市值(百万)150,049.98流通市值(百万)150,049.98总股本(万股)447,242.88流通股本(万股)447,242.88日均成交额(百万)1,711.60近一月换手(%)1.25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3预测指标2022A2023E2024E2025E营业收入(百万元)59558711998019589413增长率(%)0201311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72281954269282增长率(%)-2015409271摊薄每股收益(元)0.040.631.212.08ROE(%)061015P/E557.0053.2227.6516.17P/B2.173.072.772.36P/S1.672.111.871.68EV/EBITDA-77.1516.9310.406.33资料来源:Wind资讯、国海证券研究所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4目录一、 军民一体总装龙头,内生外延扩张提速1.1 公司历程:国内造船旗舰公司,资产整合扩张提速1.2 股权结构:旗下四大经营实体,中船工业集团为控股股东1.3 资本运作:资产重组注入发展动力,公司资产规模扩张提速1.4 业务布局:下设四大业务板块,船舶造修为创收中心1.5 产品品类:公司军民产品结构丰富,持续发力高端船型市场1.6 产品结构:四大造船厂协同发展,覆盖完整船舶产业链1.7 财务表现①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走低,公司成本费用结构改善 财务表现② :业绩随船舶大周期波动,营收随并购跨越增长 财务表现③ :船舶造修收入占比最高,江南造船营收贡献最多1.8 后续资产重组:造船业务重组尚待完成二、 受贸易驱动的大周期行业,中国是当前全球造船中心2.1 行业关系:航运市场和造船业息息相关2.2 行业地位:服务于产业链中游,受下游航运贸易驱动2.3 市场格局:造船业全球大市场,中国订单占比“一骑绝尘”2.4 周期特点:历史上四轮大周期,每轮间隔20-30年2.5 周期位置:船龄老化+绿色转型,第五轮大周期正在路上三、 民船:供给收缩,需求催化,新一轮大周期起点已经开启3.1 民船市场划分3.2 需求:集运催生造船订单高峰,总体需求端仍有较大潜力 需求:原油需求持续增长,油轮订单有望复刻集装箱船趋势 需求:散货市场供需双弱,未来存在较大潜能3.3 环保减排进程加快,老旧船加速出清,新船缺口大3.4 绿色新船+现船改造,两大路线助力航运绿色转型3.5 供给:行业供给产能收缩,紧张程度短期难改 供给:僵尸船厂复活难度高,大规模增产可能性低 供给:行业份额高度集中,国内龙头企业强者恒强3.6 新船造价指数上行推动产能扩张,绿色更新成为主要 驱动因素3.7 四大船厂各有优势,多种船型全面开花四、 军船:海军建设加快,中长期成长空间有支撑4.1   国家战略:十四五建造需求推动下,军船龙头或将收益4.2  国家国防预算提升,市场海军装备需求增加4.3  公司实力:生产基地设备齐全,军船建造技术顶尖4.4 军船近年动态五、 投资逻辑5.1 业务拆分及基本假设5.2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5.3  风险提示5.4  中国船舶盈利预测表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5核心提要u中国船舶作为军民一体总装龙头,扩张提速势头迅猛。南北船战略性合并后,中国船舶作为“南船”核心上市平台之一,旗下资本运作步伐加快。2020年注入江南造船、广船国际两大造船厂后,公司旗下拥有四大造船厂,军民产品结构丰富、产能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公司下设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动力装备等多个业务板块,覆盖完整船舶行业产业链。公司业绩随船舶大周期波动,在船舶高景气度下表现较出色。u船舶工业是典型的周期性产业。纵观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历程,间隔30年左右出现一次大的周期波动,期间将出现中短期的波动,底部区间漫长而持久。判断船舶制造行业的周期位置很关键。当前新一轮大周期力量或在蓄势,船舶制造投资或迎来良好布局时点。在船队老化和绿色转型的双重背景推动下,船舶市场或将迎来历史上第五轮大周期。u纵观民船市场现状,供给收缩,需求催化,新一轮大周期起点已经开启。需求端:2021年集装箱船率先开启新一轮订单上升周期,后续油轮和干散货船市场并叠加船队绿色更新趋势或将接力。供给端:船厂大量新增订单导致行业产能紧张,尤其集中在头部企业,且紧张程度短期难改。当前造船产能的紧张以及绿色新船的大量需求催化新船价格上行,原材料价格下降,公司业绩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u随着我国海军建设加快,军品中长期成长空间有支撑。人民海军的战略转变和升级换代下,中国船舶作为军船龙头抑或受益较大。u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船舶行业配置的性价比已经凸显,中国船舶有饱满在手订单支持未来3-4年业绩上行,同时可展望绿色更新叠加油散船需求驱动下长达5-7年的高景气成长。我们预计中国船舶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1.99、801.95、894.1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9、54.26、92.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53.22、27.65、16.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u风险提示:钢材价格上涨超预期;航运行业景气不及预期;IMO环保约束不及预期;全球经济衰退和滞胀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资产重组的方案与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国内国际市场或不可简单对比;国际船舶市场发展历程仅供参考。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6一、 军民一体总装龙头,内生外延扩张提速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71.1、公司历程:国内造船旗舰公司,资产整合扩张提速图表1:中国船舶发展历程中船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原控股股东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东上船澄西船舶有限公司将股权无偿划转给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大力拓展非船业务2008年船市遇冷,公司通过大力拓展风力发电设备、盾构、柴油机备配件等非船业务,以平滑船市周期性风险前身沪东重机A股上市公司由沪东造船厂和上海船厂两家企业联合发起,以募集方式成立并于1998年5月登录上海证券交易所19982007完成定增并更名为

立即下载
综合
2024-02-24
国海证券
47页
7.3M
收藏
分享

[国海证券]:中国船舶(600150)深度报告:军民一体总装龙头,订单充盈百尺竿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7.3M,页数47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7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表29:A 股非金融重点公司全动态 ERP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图表28:A 股非金融 ERP 与股债收益差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图表27:一级行业全动态估值与业绩增速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图表26:一级行业 PB-ROE 分位数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图表25:一级行业估值(全动态 PE)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图表24:一级行业估值(PB)
综合
2024-02-24
来源:A股TTM-全动态估值全景扫描:本周A股估值总体继续回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