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六年来首次未提“房住不炒”;化解房地产风险置于首位

房地产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3 年 12 月 13 日 强于大市 相关研究报告 《房地产行业 2023 年 10 月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点评:70 城房价环比降幅扩大,二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跌幅收窄》(2023/11/16) 《房地产行业 2023 年 1-10 月统计局数据点评:房价止跌带动销售额同比降幅持续收窄;投资与新开工持续承压》(2023/11/15) 《房地产行业 2023 年 9 月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点评:70 呈房价持续承压,但一线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均正增长》(2023/10/20) 《房地产行业 2023 年 1-9 月统计局数据点评:东部地区带动全国销售修复;地产投资持续承压》(2023/10/18) 《地产新模式探索系列之二:城中村改造篇——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超 7 亿平规模为行业注入新动能》(2023/9/6)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房地产行业 证券分析师:夏亦丰 (8621)20328348 yifeng.xia@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1070005 证券分析师:许佳璐 (8621)20328710 jialu.xu @bocichina.com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211100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六年来首次未提“房住不炒”;化解房地产风险置于首位 事件: ◼ 12 月 11-12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关于房地产的表述有: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核心观点 ◼ 今年是继 2018 年以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首次没有提及“房住不炒”。我们认为,当前行业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整体房地产市场底部震荡已久,不仅炒房行为大幅抑制,部分合理的住房消费也因居民信心不足而被搁置。因此,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的真实需求是有必要的。 ◼ 会议将化解房地产风险置于首位,关乎行业信心修复的关键。本次会议对于“防范化解风险”着墨较多,强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认为,虽然部分资金链紧张的房企仍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事件,但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在过去的房地产上行周期,地价、房价等资产价格对金融安全的敞口覆盖是比较完备的。但是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经过了超过两年的下行期,地价、房价均有明显的下行压力、开发商债务违约、需求端商品房销售低迷,这些风险的影响逐步显现,金融体系也需要全面应对房地产风险的冲击。1)债券市场风险整体可控,个别资金紧张的房企或出现违约。2024 年 1、3、4、6 月是国内外债券到期小高峰,单月的到期规模均超过 650 亿元。在当前市场情绪脆弱、房企信用下滑、基本面尚未改善的情形下,国内外债券到期高峰将加剧弱资质房企的资金压力,个别房企仍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事件。不过债券市场的规模远小于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规模,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相对可控。2)由于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主导作用,发生大范围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由于涉房贷款投放主力是国有银行(2023 年上半年 18 家重点上市银行新增房地产业贷款中,国有银行占比 90%),且近两年行业出清的过程中贷款主要投向央国企房企,因此,虽然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但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特点来看,发生大范围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只有在发生资产价格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激增,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因此当前房价出现持续下跌(70 城新房房价环比已持续下跌 5 个月)时,及时稳住惯性俯冲是有必要的。 ◼ “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近一个月来被中央反复多次提及,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出于风险控制和推动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考量,另一方面,2022 年 11 月“三支箭”落地后,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尤其是民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的融资仍然相对受限,亟需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的融资支持。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11 月以来已有中行、农行、建行、交行、工行、邮储、光大、广发、浙商、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响应中央号召,密集与房企召开座谈会,对接房企融资需求,涉及万科、绿城、金地、龙湖、美的、新城、滨江等多家混合所有制和民营房企,甚至包括部分出险房企(例如广发银行召集的房企中涉及碧桂园)。从信号意义来说,给市场注入了一定的信心,缓解了部分对于民营房企和出险房企的连环信用恐慌。我们认为后续融资的实际落地才能对房企起到最有力的支持作用,银行或将一视同仁,以项目风险评估、资金封闭运行为风控模式,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从而实现行业的稳定发展和风险可控。 ◼ 会议新增的“三大工程”建设或将成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点突破方向,也是未来金融支持房地产的主要领域。我们认为,在地产投资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三大工程”或成为稳投资的重要缓冲垫。不过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主要集中在人口较多的一二线城市内,实际对销售投资占比较大的三四线城市难以直接受益,且保障房体系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仍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短期对全国销售与投资的拉动预计较为有限。(详见我们此前研报《地产新模式探索系列之二:城中村改造篇——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超 7 亿平规模为行业注入新动能》的测算) ◼ 我们认为,行业供需两端仍要经过较长的调整期。从需求端来看,短期销售修复仍有阻力,原因在于:1)经济复苏慢、收入与就业预期仍然不稳定;2)部分购房需求在前期透支;3)对新房交付仍有担忧;4)房价下跌加重观望情绪。中长期需求见顶,但仍有一定支撑,根据我们的测算,我国住房新增真实需求在 2035 年前平均为 9.97 亿平/年。从土地供给端来看,受到销售与融资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土地市场的回暖或需要更长的时间。1-11 月全国(300 城)住宅类用地成交建面 5.7 亿平,同比下降 32.7%;成交总价 2.3 万亿元,同比下降 26.9%。虽然土地端有土拍限价松绑的利好政策,多数城市的土拍重回价高者得,但分化或将加剧,一方面在于取消限价后城市间、地块间的热度分化,另一方面在于销售率先企稳、获得更多融资支持、现金流更加稳健的房企将是土地资源的主要获得方。 投资建议 ◼ 我们认为,未来行业需求及融资端政策将持续发力,信用修复与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两大工程或将共同推动房地产市场筑底修复。经历了超过 2 年的行业出清后,行业竞争格局更加优化。房地产行业也有望进入新的发展模式并逐步走出本轮下探周期,部分龙头房企的回购增持计划也为市场注入信心,带动行业整体估值向上修复。 ◼ 现阶段我们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中央与地方政策宽松预期下,地产板块或迎来较大的 beta 行情,其中基本面相对稳健、有一定成长

立即下载
房地产
2023-12-14
中银证券
夏亦丰,许佳璐
5页
0.5M
收藏
分享

[中银证券]:房地产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六年来首次未提“房住不炒”;化解房地产风险置于首位,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M,页数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近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内容对比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先立后破”,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查看原文
日本的土地使用效率高,日本收入水平支持居民购房力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核心城市房价复盘
查看原文
近年日本新建住房下降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核心城市房价复盘
查看原文
东京人口数量不断增多,2022 年达 11.24%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核心城市房价复盘
查看原文
日本住宅地区分化,东京房价超部分县 10 倍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核心城市房价复盘
查看原文
英国房价收入比整体上涨,居民购房压力增大
房地产
2023-12-13
来源:房地产行业专题研究:核心城市房价复盘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