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品牌出海系列专题:中餐出海,万亿蓝海
2023年10月中餐出海,万亿蓝海——餐饮行业&品牌出海系列专题行业评级:看好分析师马莉分析师钟烨晨联系方式mali@stocke.com.cn联系方式18017203325证书编号S1230520070002证书编号S1230523060004证券研究报告添加标题摘要2•本文深度复盘星巴克、达美乐两大传奇餐饮企业的发展历史,旨在提炼餐饮全球化发展的共性及特性,进而推演中餐出海的大致脉络。与此同时,通过归纳两大传奇餐饮企业于本土市场持续成长的历史经验,获取对餐饮企业在本土接续成长的相关启示。餐饮全球化三步曲:「选择」为先,「幸运」加持,「努力」巩固1. 布局期,「选择」比「努力」重要。全球化初期,选择文化协同且供应链有禀赋的区域进行布局。星巴克和达美乐在全球化初期都选择了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并在之后实现了较好的发展,核心原因在于1980年代日本受美式文化影响较大、供应链基础较好,加拿大与美国文化相近、供应链可与本土协同。投资端需跟踪的核心指标为:供应链建设、当地文化对该类餐饮的接受度(如消费者评价)等。2. 成长期,「幸运」比「努力」重要。全球化中期,高速成长的海外市场将直接贡献业绩成长。中国之于星巴克、印度之于达美乐都不是当时品牌唯一布局、且计划投入大量精力的市场。然而立足当下,中国市场对星巴克(门店数占比近17%,除本土外最大市场)的重要性、印度市场对达美乐(门店数占比约9%,除本土外最大市场)的重要性均举足轻重。究其原因,比起企业自身努力,更多的是踩上了海外市场的国运,2000-2022年印度/中国GDP不变价平均增速分别约6%/8%。投资端需跟踪的核心指标为:主要布局市场的经济形势、主要布局市场同店增速、主要布局市场新增门店数等。3. 成熟期,「努力」构筑品牌壁垒。全球化成熟期,当品牌已在海外市场深入人心,其接续成长便需要企业自身的深耕细作,其中较为通用的手段是持续的本土化。例如达美乐针对印度市场,不断推动产品的本土化,如尊重当地习俗和信仰推出全素食比萨、将牛肉换成鸡肉等;星巴克针对中国市场推出茶咖、城市限定咖啡等。投资端需跟踪的核心指标为:公司自身的内部管理能力、品牌营销能力、供应链优化能力、主要布局市场同店增速等。对本土再成长的启示:顺应趋势,极致效率1. 品牌定位与当期消费趋势契合,始终有机会实现超额成长。如:1980-1999年间星巴克的高速成长,源于其“有格调”的品牌定位与当时美国“可支配收入”时代高度契合,当时美国年轻人可支配收入不低,但精神普遍焦虑,需要平价奢侈品慰藉心灵;又如今年以来,瑞幸/奈雪等国内茶饮联名产品受追捧、海底捞频繁出圈,也与当前年轻人“买椟不还珠”的消费理念契合。2. 效率提升始终是餐饮企业困境反转、接续成长的良药。达美乐成立之初就是通过创始人的小发明把门店效率做到了极致,历史上2次困境反转同样是借助管理、科技手段加码了效率。稳定且高效的供应链一直是我国企业的优势,也是提升效率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海底捞、蜜雪冰城等餐饮企业都在持续加码本土供应链的搭建,持续优化效率。中餐出海相关标的及重要企业•特海国际(海底捞):2012年新加坡首店,2022年主营收入规模5.58亿美元,目前全球范围内110+家门店。蜜雪冰城: 2018年越南首店,目前国际门店近4000家。瑞幸咖啡:2023年新加坡首店,新加坡已有9家门店。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开店不及预期、食品安全、全球宏观经济失速等。OZRUWUYZ8YcVbZ7NbP9PpNoOnPoNiNmNnNlOoMzQaQpOqMNZtPrQvPpMpM目录C O N T E N T S他山之石:星巴克全球化0103他山之石:达美乐全球化前车之鉴:全球化三步曲30204风险提示05中餐出海:布局与成长同行06本土成长的启示:顺应趋势,极致效率他山之石:星巴克全球化01Partone4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199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10201520202022北美国际日本(右轴)中国(右轴)1987之前所有门店均位于西海岸星巴克:透过门店数,看茶饮的全球化之路015总门店数3年翻4倍日本新开店1家真正的全球化开启中国新开店1家非美洲门店超100家非美洲门店超500家其中,日本门店超100家非美洲门店超1500家中国门店超100家非美洲门店超2000家其中,亚洲门店超1000家其中,日本门店超500家中国门店超200家中国门店总数超越日本非美洲门店超5000家非美洲门店数超越美洲成功完成上市开启门店拓张非美洲门店近50家• 1971年,星巴克成立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初为一家咖啡豆零售铺,1984年正式定位为现制咖啡店。• 1992年,完成上市后,星巴克从一个美国西海岸的区域性品牌开启了全球拓张之路。• 2022年,截止财报星巴克全球总门店数超35000家,其中非美洲门店数超18000家,占比超50%。1992门店总数165家绝大多数门店仍位于美国西海岸1987于芝加哥、温哥华开出首店1991决策从芝加哥出发沿太平洋西北部拓门店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公司年报、《将心注入》、浙商证券研究所。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北美区域门店数其他区域门店数星巴克:股价复盘(1971年-2007年):品牌输出,本土突围016资料来源:WIND、彭博、公司公告、《星巴克——关于咖啡、商业和文化的传奇》、浙商证券研究所。0.273.91 4.81 12.48 9.13 15.67 0246810121416收盘价1971年 星巴克成立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起初为一家咖啡豆零售铺。1984年 开启现制咖啡吧试点,大单品“拿铁”大获成功。西雅图气候阴冷、水质优异,协同大量热爱咖啡的北欧移民加持,星巴克在美国西海岸逐步壮大。1987年 开设芝加哥首店,也是非西海岸首店,选址和口味都存在瑕疵,未达预期。1989年 当时咖啡仍为网红产物,星巴克仍在力求保本。1991年 大胆尝试“咫尺之遥”开店模式,即2家门店毗邻而设却风格迥异,大获成功。1992年 美股上市。1992-1995年 借助资金优势,大举拓张,进入波士顿/纽约/华盛顿/丹佛等区域,总门店数突破600家。1995年 “星冰乐”创新出品,引发轰动,当年夏末星冰乐销售额占比约30%。此时加盟店占比仅7%。1999年 坐拥“可支配收入”时代大势,迎合当时消费者“精神消费”需求,星巴克门店超过2000家,1992-1999年收入CAGR约51%,净利润CAGR约58%,股价自上市以来翻10余倍。创始人舒尔茨卸任CEO。注:1)“可支配收入”时代:美国7500万婴儿潮一代正值盛年,且20年间人均收入增长35%,与此同时生活成本在折扣零售的加持下不断降低,美国进入“可支配收入”时代。
[浙商证券]:餐饮行业-品牌出海系列专题:中餐出海,万亿蓝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4M,页数2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