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官方PMI点评:供需继续修复,趋势性or暂时性?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固收 供需继续修复,趋势性 or 暂时性?——2023 年 9 月官方 PMI 点评 华泰研究 研究员 张继强 SAC No. S0570518110002 SFC No. AMB145 zhangjiqiang@htsc.com +(86) 10 6321 1166 研究员 吴靖,PhD SAC No. S0570523070006 wujing018437@htsc.com +(86) 21 2897 2228 联系人 陈明华 SAC No. S0570123070092 chenminghua@htsc.com +(86) 21 2897 2228 2023 年 10 月 01 日│中国内地 动态点评 核心观点 中国 9 月官方制造业 PMI 为 50.2,前值 49.7。 9 月制造业 PMI 延续修复趋势,但企稳弹性和持续性仍待观察。政策落地后,各项数据尤其地产温和改善,但尚未有超季节性表现,考虑到政策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接下来需要关注 10 月基本面数据,验证政策效果与经济复苏进程。当前 10 月基本面的向好因素仍偏多,但基本面的核心问题仍是动能来自什么、钱从哪来、激励机制能否重建,长期问题仍是心病,四季度利率可能先横盘或偏弱震荡,而后寻找转机,节日期间美国政府停摆、风险资产变现对短期债市变现或也产生影响。 供需继续修复,供给强于需求 9 月生产指数 52.7%,回升 0.8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 50.5%,回升 0.3 个百分点,供需延续修复。从当月来看,价格和预期持续强化,采购意愿继续增强,短期内价格、库存等因素有效传导至生产方面,生产改善幅度最为明显,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较高景气状态。制造业当月呈现被动去库状态,库存周期有望在年底左右迎来拐点,但当前需求仍维持渐进修复状态,后续还需要观察经济阶段性筑底后的弹性和持续性。规模层面,大型企业景气度显著回升,小型企业延续改善,中型企业持平。行业层面,木材、医药、计算机、化学景气度领先。 新出口订单回升,进口有所反复 9 月新出口订单指数 47.8 %,较上月上涨 1.1 pct,进口指数 47.6%,较上月下滑 1.3 pct。PMI 新出口订单延续回暖但仍在收缩区间,与出口环比度过下滑最快阶段的判断相一致,也与欧美假期补库有关。PMI 进口则出现小幅下跌:一是, PMI 进口波动本身比总体 PMI 更大,且企稳初期进口 PMI相比总体 PMI 更易出现锯齿状;二是,国际商品价格上涨或对初级加工品的进口意愿形成制约;三是,内需修复还不稳固。往前看,出口环比回落最快阶段大概率已经过去,但可能继续维持在等于或略弱于季节性的水平运行;伴随基数走低,出口同比可能继续回升,四季度有望转正。 土建、房建上升,建安回落 9 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 56.2 %,较上月回升 2.4pct。土建、房建指数上升,建安指数下降。土建上升主要受 9 月专项债发行提速+稳增长压力推动;房建大幅上升可能反映在前期大幅收缩后,地产具有环比层面阶段性企稳的基础,但从高频指标看尚未显著回暖,后续热度持续性有待观察。向前看,基建方面,专项债加速发行和使用,至年底基建强度有支撑。地产方面,地产销售走势并未超出季节性,近期一线城市新盘密集取证,关注后续销售释放情况,但修复弹性和持续性仍待验证,投资修复也将较为滞后,后续关注城中村改造如何推进,可能是预期差来源。 市场启示 我们前期判断基本面阶段性触底,目前渐成市场共识,但弹性和持续性仍有分歧,至少 10 月基本面的向好因素仍偏多,无需怀疑今年实现 5.0%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决心,政策博弈也可能对债市带来心理压力。但基本面的核心问题仍是动能来自什么、钱从哪来、激励机制能否重建,长期问题仍是心病,四季度利率可能先横盘或偏弱震荡,而后寻找转机。当然,节日期间美国政府停摆、风险资产变现对短期债市变现也会有影响。 风险提示:地缘风险超预期、汇率波动超预期。 股票报告网整理http://www.nxny.com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固收研究 供需继续修复,趋势性 or 暂时性?——2023 年 9 月官方 PMI 点评 中国 9 月官方制造业 PMI 为 50.2,前值 49.7。 中国 9 月官方非制造业 PMI 为 51.7,前值 51。 点评 1、9 月制造业 PMI 延续修复趋势,主要的趋势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价格完成筑底对预期和企业利润有积极影响;二是政策看好期权;三是库存处于被动去化阶段,有望逐渐迎来拐点,从而推升产需和采购意愿继续修复,景气宽度(荣枯线上方的行业数量)也有提升,经济具有阶段性企稳的基础。 不过,数据企稳可能受到更多暂时性因素的支撑,一是投资和生产的季末冲量效应,二是中秋国庆因素,三是政府债发行脉冲,四是欧美假期补库需求。最为关键的需求指标新订单仍维持弱修复趋势,地产高频未超出季节性,需求端的弹性和持续性是后一阶段的关键。 2、政策落地后,各项数据尤其地产温和改善,但尚未有超季节性表现,考虑到政策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时滞,后续迎来较为关键的数据验证期,10 月基本面向好的因素仍偏多,但弹性和持续性有待确认: (1)近期一线城市新盘集中取证,关注十月销售释放情况,10 月后的地产销售高频数据较为关键; (2)10 月国庆长假,观察出行链韧性;10 月底双十一购物节,观察商品消费的修复动能。 (3)9 月工业生产和投资可能有季末冲量效应,数据将在 10 月公布,关注是否对预期形成扰动。 3、市场启示 我们前期判断基本面阶段性触底,目前渐成市场共识,但弹性和持续性仍有分歧,至少 10月基本面的向好因素仍偏多,无需怀疑今年实现 5.0%左右经济增长目标的决心,政策博弈也可能对债市带来心理压力。但基本面的核心问题仍是动能来自什么、钱从哪来、激励机制能否重建,长期问题仍是心病,四季度利率可能先横盘或偏弱震荡,而后寻找转机。当然,节日期间美国政府停摆、风险资产变现对短期债市变现也会有影响。 供需继续修复,供给强于需求 9 月生产指数 52.7%,回升 0.8 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 50.5%,回升 0.3 个百分点,供需延续修复。9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 48.5%,上升 0.1 个百分点;产成品库存指数 46.7%,下降0.5 个百分点,“新订单-产成品库存”反映的经济动能指数回升 0.8 个百分点。从当月来看,制造业当月呈现被动去库状态,库存周期有望在年底左右迎来拐点。 规模层面,大型企业景气度显著回升,小型企业延续改善,中型企业持平。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型企业产能利用率超过八成的企业占比升至年内高点,产能释放有所加快。 预期维持较高景气状态。一是,两个价格指数均继续回升;二是,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维持在较高景气状态。三是,企业采购意愿继续增强,采购量指数为 50.7%,比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扩张。 景气宽度也在改善。在调查的 21 个行业中,有 11
[华泰证券]:2023年9月官方PMI点评:供需继续修复,趋势性or暂时性?,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7M,页数1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