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期LPR为何“按兵不动”?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宏观经济 | 动态跟踪 研究结论 事件: 2023 年 8 月 21 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 年期 LPR 为 3.45%,5 年期以上 LPR 为 4.2%。 ⚫ 8 月 15 日 MLF 下降 15BP,但 LPR 利率并未完全随之调整,8 月 1 年期 LPR 下降10BP,降幅小于 MLF,5 年期 LPR 则“按兵不动”。由于 LPR 是由 18 家商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再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的方式计算得出,因此 MLF 利率被视为 LPR 的锚,自 2019 年 8 月 LPR 机制完善以来,历次 MLF 调降后,两种口径 LPR 均随之调整,本月首次出现 MLF 下调后 5 年期 LPR 未变动的情况。 ⚫ 1 年期 LPR 下调或为存款利率调整做准备。2022 年 4 月,央行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存款利率参考以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 1 年期 LPR 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新机制成立以来,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分别在去年 9 月和今年 6 月两次下调,与 1 年期 LPR 调整的节奏基本一致(1 年期 LPR 在去年 8 月和今年 6 月两次下降)。年内若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存款利率有进一步下降的紧迫性,以缓解银行的净息差压力,8 月 4 日央行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 ⚫ 为何 5 年期 LPR 未调整?我们认为同样是出于维护银行净息差的考虑。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用一个专栏说明了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情况,其中提到商业银行净息差和资产利润率处于下降趋势,一季度净息差为 1.74%,而同期美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 3.31%,接近我国的两倍,以及“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体现了央行呵护银行净息差的意图。除了目前商业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之外,后续推动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进一步冲击净息差,在此背景下,1 年期 LPR 下调幅度低于 MLF、5 年期 LPR未调整都有助于维护银行资产端的收益,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 另外,目前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降至低位,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2023年二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3.95%,比 2020 年同期下降了 69BP。不过去年下半年以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的斜率显著放缓,2022 年 Q3-23 年 Q2的降幅分别为 16、3、2、0BP,在此期间 1 年期和 5 年期 LPR 于 2022 年 8 月和2023 年 6 月下调,分别累计下降 15BP 和 25BP,或表明当前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相当低的水平,能充分应对贷款需求,也不是社融不及预期的理由。 ⚫ 5 年期 LPR 是住房贷款利率的锚,其利率不变意味着短期增量房贷利率难以进一步下调。2022 年 12 月央行、银保监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今年二季度 70 大中城市中符合阶段性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有 39 个,符合条件的大多为低能级城市,不少城市房贷利率已降至 4%以下,例如今年 2 月南宁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 3.7%,同比降幅超过 230BP。但截至目前,一线城市和多数二线城市并不符合放宽房贷利率下限的条件,这些城市的房贷利率相对较高,5 年期LPR 维持不变意味着更多政策空间可能在于加点幅度而非 LPR 水平。 风险提示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 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报告发布日期 2023 年 08 月 25 日 证券分析师 陈至奕 021-63325888*6044 chenzhiyi@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9090001 证券分析师 孙金霞 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证券分析师 陈玮 chenwei3@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80003 联系人 孙国翔 sunguoxiang@orientsec.com.cn 政策基调偏积极——央行二季度例会点评 2023-07-04 下游消费品利润降幅显著收窄——1-5 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 2023-07-02 相比周边国家的中国外贸优势是否可持续? 2023-06-26 5 年期 LPR 为何“按兵不动”? 宏观经济 | 动态跟踪 —— 5年期LPR为何“按兵不动”?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2 图 1:MLF 和 LPR 的变动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表 1:70 大中城市首套房贷利率变动 首套房贷利率 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当月同比 70 城 2023Q2 2023Q1 2022Q4 2023-06 2023-05 2023-04 北京 维持 维持 维持 3.5 4.3 4.5 天津 维持 维持 下调 0.2 -0.3 -0.9 石家庄 维持 维持 下调 -0.5 -0.6 -1.3 太原 维持 维持 下调 -1.6 -1.4 -2.3 呼和浩特 维持 维持 维持 -0.6 -1.3 -1.2 沈阳 维持 下调 下调 -3.4 -3.0 -3.4 大连 下调 下调 下调 -4.2 -4.7 -4.7 长春 维持 下调 下调 -3.3 -4.5 -4.4 哈尔滨 维持 维持 下调 -2.0 -2.9 -3.6 上海 维持 维持 维持 4.8 4.9 4.6 南京 维持 维持 维持 0.9 1.5 1.2 杭州 维持 维持 维持 4.5 5.1 5.3 宁波 维持 维持 维持 4.1 3.8 3.1 合肥 维持 维持 维持 3.8 4.4 4.3 福州 维持 维持 下调 -0.9 -0.4 -0.6 厦门 维持 维持 下调 -2.4 -1.7 -1.9 南昌 维持 维持 维持 2.9 2.2 1.9 济南 维持 维持 维持 3.7 3.8 3.6 青岛 维持 维持 维持 1.9 2.3 2.2 郑州 维持 维持 下调 0.0 0.1 0.2 武汉 维持 维持 下调 -0.4 -0.8 -1.7 长沙 维持 维持 维持 3.6 3.8 3.6 广州 维持 维持 维持 -0.8 -0.4 -0.1 深圳
[东方证券]:5年期LPR为何“按兵不动”?,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58M,页数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