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点评报告: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 机械设备 http://www.stocke.com.cn 1/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机械设备 报告日期:2023 年 07 月 01 日 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行业点评报告 投资要点 ❑ 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 1)6 月 28 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目标为:到 2025 年,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 100 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 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 300 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2)《方案》提及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到 2025 年建成人形机器人通用行为控制大模型开发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超算环境及软件生态,完成百套级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小批量制造,在 3-4 个如 3C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经典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 具身执行:核心部件价值量占比约 62%,关注丝杠、电机、减速器等 1)伺服系统:由驱动系统+多台电机+检测反馈元件构成。其中,空心杯电机用于人形机器人手部关节,价值量占比约 4%,国产化程度较低,大批量生产为核心难点;无框力矩电机用于人形机器人身体关节,价值量占比约 21%,转矩密度、温升、额定和最高转速、成本控制是核心。 2)丝杠:人形机器人中可能用到梯形螺纹丝杠、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价值量占比约 14%。其中行星滚柱丝杠具有高承载、高寿命、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可适应高速重载工作,生产制造难度最大,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厂商在原材料、加工工艺、试验与检测等方面有待提升。 3)减速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用到行星减速器、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价值量占比约 17%。目前减速器行业日系厂商占主导,国内厂商关键技术已攻克。 ❑ 具身感知:核心部件价值量占比约 18%,关注力矩传感器、惯导等 人形机器人的感知系统目前有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和其他公司的多器件融合方案。核心部件主要包括力矩传感器、惯导、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其中惯导、力矩传感器在单台人形机器人中价值量占比分别约 1%、16%。 ❑ 市场空间:2031 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空间预计达 433 亿元,CAGR 达 16% To C 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可能将分为两个阶段:1)2022-2031 年:类似特斯拉Roadster——小众、高端, 2031 年全球潜在市场空间预计达 433 亿元; 2)2032-2042 年:类似从特斯拉 Model S 到 Model Y——走向大众,需求爆发。 ❑ 核心标的:重点关注价值量占比高、国产化空间大、毛利率高的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等环节 电机:关注鸣志电器、汇川技术、江苏雷利等;丝杠:推荐恒立液压,关注鼎智科技、贝斯特、新剑传动、秦川机床等;减速器:推荐双环传动、绿的谐波,关注中大力德、汉宇集团、南方精工、兆威机电、丰立智能、大族激光、昊志机电、国茂股份、上海机电等;传感器:推荐华依科技,关注柯力传感、汉威科技等;控制器:推荐华中数控,关注新时达、埃夫特、英威腾等;集成: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工业机器人:推荐埃斯顿,关注新松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推荐晶品特装等。 ❑ 风险提示 AI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数据测算偏差风险 行业评级: 看好(维持) 分析师:邱世梁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50001 qiushiliang@stocke.com.cn 分析师:王华君 执业证书号:S1230520080005 wanghuajun@stocke.com.cn 分析师:林子尧 执业证书号:S1230522080004 linziyao@stocke.com.cn 研究助理:姬新悦 18863879909 jixinyue@stocke.com.cn 相关报告 1 《深圳史上最大规模地铁建设开工,持续看好轨交装备行业复苏》 2023.06.30 2 《聚焦“具身智能”浪潮,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2023.06.28 3 《华为布局 AI+机器人;持续推荐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人形机器人等》 2023.06.25 行业点评 http://www.stocke.com.cn 2/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附录: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 (1)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对标国际领先人形机器人产品,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关键零部件攻关和工程化,加快建设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人形机器人小批量生产和应用为目标,打造通用智能底层软件及接口、通用硬件开发配套设施等基础条件,集中突破人形机器人通用原型机和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等研制和应用。以 3C 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安防应急等典型场景应用示范为牵引,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产品攻关和产线建设,加速全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图1: 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浙商证券研究所 (2)巩固提升四类优势机器人。发挥本市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医疗健康、协作、特种、物流四类机器人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面向行业前沿和医疗应用需求,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发挥首都医工协同优势,优化医疗器械注册和卫健医保政策,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协作机器人领域,突破整机轻量化、视觉增强、力感知、柔顺控制、自学习等关键技术,提升整机荷载能力,发展自适应协作机器人;开展复杂任务执行算法和末端执行器技术攻关,推动多自由度协作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发展。特种机器人领域,提高消防、安防与救援机器人等产品稳定性、可靠性,优化产品设计和加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物流机器人领域,提升导航和运行精度,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迭代升级,开发重载移动机器人,优化物流机器人应用环境。 行业点评 http://www.stocke.com.cn 3/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2: 北京市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浙商证券研究所 (3)稳链强链,着力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夯实关键零部件基础。 行业点评 http://www.stocke.com.cn 4/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3: 北京市产业基础提升工程 资料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浙商证券研究所 (4)标杆引领,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发展“机器人+”体验模式、发展“机器人+”定制模式、发展“机器人+”推广模式。
[浙商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点评报告:北京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7M,页数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