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研究-人寿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通知点评:长护险责任转换试点落地,行业迎新发展机遇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金融/ 保险Ⅱ 2023 年 04 月 02 日 长护险责任转换试点落地,行业迎新发展机遇 看好 ——人寿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通知点评 证券分析师 许旖珊 A0230520080002 xuys@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许旖珊 (8621)23297818× xuys@swsresearch.com 事件:3 月 31 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5 月 1 日起开始业务试点,试点期限暂定 2 年。  我国人口老龄化结构加速,长期护理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人寿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有利于丰富商业保险服务内容和形式,提升产品灵活性和投保人购买意愿,助力国家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截至 2022 年末,我国 60 岁以上和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升至19.8%和 14.9%,总数达 2.8 亿和 2 亿人,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较 2013 年提升 5.2pct,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根据卫健委披露数据,截至 2021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失能人数在 4,500 万左右,占比约为 16.7%。我们认为《通知》旨在加强商业保险公司在养老领域的介入力度。一方面通过商业保险公司的数据定价和专业服务,更好支持和完善我国多层次养老、护理等保障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保险公司产品的保障属性和投保人的购买意愿,推动人寿保险等产品的销售。  长期护理保险是健康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长期护理险主要在被保险人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者身故时,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方面的补偿,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和服务。目前主要是社保牵头投保,商业长护险种类较少。长期护理险是近期国家高度重视的保险险种,2016 年便开启投保人试点工作,2019 年卫健委将失能老人的健康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 2021 年末,已有 49 个城市试点,参与人数超 1.45 亿人次,当年有 108.7 万人享受待遇。尽管如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瑞再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商业护理保险发展机遇》报告指出:2021年政策性长护险试点基金支出 168 亿元,对长期护理服务需求贡献度仅 1.2%;预计 2040年我国城镇地区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将达 6.6 万亿元,缺口近 3.8 万亿元。长期护理保障缺口明显,亟需商业保险提供保险保障支持。  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如何转化?根据《通知》规定,经营普通型人寿保险的人身保险公司均可参与转换业务试点,对于申办转换业务不同状态的被保险人,对应设立不同的转换规则。①保单贴现法(被保险人已进入约定护理状态):满足转换条件的,以身故保险金折现,单次给付被保险人;②精算等价法(尚未进入约定护理状态):满足转换条件的,将部分保单价值(现金价值或准备金)作为转换基础,转换比例的取值范围单次不得低于10%且累计不得超过 50%,可单次或分期给付保险金。判定条件:两种转换规则对应的约定护理状态(失能)判定条件相同,均为 10 种特定疾病或意外伤害达 1-3 级,且监管鼓励保险公司自行拓展病种责任,后续监管也将逐步编制我国护理状态下的生命表,保障长护险长期稳定发展。  长护险责任转化是重大创新利好,行业将迎全新发展机遇,头部险企具备先发优势。本次责任转换业务仅包含长护险责任转换,同时较此前征求意见稿相比,保单贴现法涵盖范围由普通型人身险收窄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但这仍是监管首次打通不同保单之间的责任的重大创新,预计将显著提升投保人对寿险、年金、两全等险种的投保意愿,为保险行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目前,我国长护险仍处于发展初期,产品供给、数据定价、经验精算等仍有不足,但考虑到头部险企在健康医疗、居家养老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以及在专业护理服务资源对接的先发优势,预计长护险的经验定价和产品设计方面将更有优势。  投资分析意见:寿险销售持续回暖,NBV 进入增长通道;财险综合成本率稳固,保费增长稳健;权益回暖助推投资改善,行业资负共振明显。资产端:险企增配权益将显著受益市场回暖,消费回暖利率有望上行。负债端:储蓄险需求旺盛以及代理人产能和活动率提升,将推动 NBV 和保费长期回暖,长护险责任转换有望长期提振寿险销售。截至 3 月 31日,4 大 A 股寿险 23 年平均 PEV 仅 0.5 倍,估值分位数在历史 5%~8%,4Q22 板块重仓比例仅 0.43%,均处于历史底部,上涨空间大。在行业 23 年 NBV 集体转正下,队伍质态提升明显、产品创新能力更强的公司,负债端有望超预期。推荐排序:寿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友邦保险;财险:中国财险、众安在线、中国人保。  风险提示:1)有效人力复苏缓慢,规模人力增长承压;2)寿财保单销售不及预期;3)长端利率下行,资产再配置承压;4)权益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暴露。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点评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 2 页 共 4 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图 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2022 年末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14.9% 资料来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 表 1: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化条款 转换规则 具体释义 保单贴现法:适用于已进入护理状态的被保险人 产品范围 未附加其他人身保险产品的个人普通型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单,且保单合同生效时间超过 2 年。 人群范围 被保险人年龄应满 18 周岁 判定条件 被保险人罹患 10 种特定疾病,或者因意外伤害达到《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JR/T 0083-2013)第 1 至 3 级伤残。鼓励保险公司拓展病种覆盖范围。 操作流程 人身保险公司就申请进行理赔核定后,按约定将保险金折价为护理贴现金。 给付方式 单次给付 精算规则 护理贴现金的金额应不低于申请办理转换业务时人寿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且不高于此时按身故等责任给付的保险金。 犹豫期 犹豫期不低于长期健康保险犹豫期的有关监管标准 残疾责任 含残疾责任的人寿保险产品开展转换业务时,应根据被保险人达到护理状态的具体情况进行给付,保证被保险人实际利益不受损害。 精算等价法:适用于尚未进入护理状态的被保险人 产品范围 个人普通型人寿保险(寿险、年金、两全) 人群范围 被保险人应满足拟转换的长期护理保险的投保要求,且年龄满 18 周岁。保险公司可设立年龄上限。 判定条件 与保单贴现法相同 操作流程 将人寿保险保单身故及满期给付等责任的保险金额、保险费、保单价值等比例减保,投保人可以就同一份人寿保险保单多次申请办理转换业务,并新签订一份长期护理保单。 转换比例 转换比例的取值范围单次不得低于 10%,且累计不得超过 50%。保险公司可根据风险,自行设定转换后长期护理保险保额上限。 给付方式 单次给付、分期给付 资料来源:银保监会,申万宏源研究 0%10%20%30%40%50%60%70%80%90%100

立即下载
金融
2023-04-04
申万宏源
4页
1.07M
收藏
分享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行业研究-人寿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通知点评:长护险责任转换试点落地,行业迎新发展机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07M,页数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图 44 原油大幅反弹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图 42 人民币、美元趋弱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图 38 国债利率和期限利差走阔 图 39 美债利率和期限利差走阔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图 37 发达国家债券市场走弱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图 36 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图 33 日本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稳定 图 34 英国金融市场流动性保持稳定
金融
2023-04-04
来源:全球经济金融周报第7期:全球股市表现亮眼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