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聚焦:把握配置良机,坚守成长洼地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20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把握配置良机,坚守成长洼地 A 股策略聚焦|2023.2.19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秦培景 首席策略师 S1010512050004 裘翔 联席首席策略师 S1010518080002 杨帆 政策研究首席 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程强 宏观经济首席 分析师 S1010520010002 李世豪 策略分析师 S1010520070004 2 月以来小盘成长指数涨幅明显,主题炒作热度较高,在外部风险扰动增多的环境下,市场心态不稳定凸显,对扰动过度反应,市场依然延续去年黑天鹅多发环境下的思维惯性,随着基本面预期重构并上修,外部扰动并不会构成实质性影响,投资者将重新凝聚共识,短暂波动提供调增仓的良机,建议继续坚守成长洼地,提高半导体和信创板块的配置优先级。一方面,去年的经历和近期看短做短的交易特征下,市场共识尚未形成,市场心态不稳放大了近期扰动的影响;实际上,美国通胀黏性推升加息预期,但不改美元加息收尾的趋势;内外宏观流动性扰动增多,但对市场流动性实质影响有限。另一方面,国内宏观高频数据结构虽有分化,但总体仍延续正常修复的节奏,且房地产景气恢复将逐步传导,提升经济修复弹性;同时,政策预期已趋于理性,经济内生恢复动能增强,基本面预期还有上修空间,市场将重新凝聚共识,短暂的过度反应将很快得到修正。 ▍市场心态不稳放大了短期扰动影响,而这些因素实质影响有限。 1)国内投资者心态不稳定,对近期扰动因素反应过度。2022 年 10 月 A 股已进入全面修复通道,2 月以来小盘成长指数涨幅较大,活跃资金定价特征明显,且看短做短的交易偏多,部分热门板块也存在获利了结的诉求。在 2022 年经历诸多风险事件叠加之后,投资者依然延续了思维惯性,心态依然不稳,对近期内外风险扰动过度反应。A 股主要宽基指数近两周短期波动率和换手率都在提升,并且 2 月以来浮盈较多的光模块、AI、云计算、充电桩等概念股在最近2 个交易日出现明显回撤。实际上,近期偶发事件虽扰动中美关系,但双方均已释放降温信号;中伊近日签署联合声明也是持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之举,地缘政治因素虽对市场有短期扰动,但边际影响正逐渐缓和。 2)美国通胀黏性推升加息预期,但不改美元加息收尾的趋势。美国 2023 年 1月 CPI 同比上涨 6.4%,是 2021 年 10 月以来最低值,但环比上涨 0.5%超预期;在能源价格反弹的背景下,1 月 PPI 环比上涨 0.7%同样超市场预期。通胀同比读数继续回落,但节奏变缓,黏性较强,下行路径将较为坎坷,这推升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截至 2 月 18 日,CME Fedwatch Tools 显示 3 月加息 25bps 概率 81.9%,仍是最高概率,但加息 50bps 的概率在披露通胀数据的一周时间内从 9.2%快速上升至 18.1%。美国本轮通胀中“薪资-物价”传导势头未强化,通胀虽有黏性,但下行趋势相对确定,我们预计美联储或在5.25%左右暂停加息,年内降息概率相对有限。 3)内外宏观流动性扰动增多,但对市场流动性实质影响有限。国外方面,美联储加息预期上修影响了海外流动性预期,截至 2 月 17 日,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月初的 3.39%反弹至 3.82%,美元指数从 101.2 反弹至 103.9,人民币兑美元的在岸和离岸汇率均回落至 6.87 附近。基本面相对优势是外资增配 A股的主导因素,一致预期显示,2023 年沪深 300EPS 增速 14%,明显高于标普 500 的 2%,沪深 300%动态估值所处的分位在全球主要指数对比中也偏低,且相比内资,近期外资的心态和流入更稳定。国内方面,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阶段性紧张,DR007 数次达到 2.3%左右,央行通过加量 MLF 和逆回购方式平抑了波动。预计央行今年依然会主动呵护银行间市场,创造平稳的流动性环境,且稳增长目标下后续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国内外宏观流动性预期的扰动对 A 股市场流动性的实质影响有限。 ▍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能强化,数据披露将重新凝聚市场共识。 1)宏观高频数据结构虽有分化,但总体仍延续正常修复节奏。整体上,2023年春节后宏观经济复苏趋势与历史节后基本相同,但由于结构分化,机构对各 A 股策略聚焦|2023.2.1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杨家骥 策略分析师 S1010521040002 联系人:徐广鸿 海外策略首席 类行业仍在密集调研中,市场短期依然缺乏基本面共识。交通出行方面,23 个样本城市地铁客运量(MA7,下同)已修复至 6849 万人次,较 2019 年同期增加 12.4%,国内航班日度执飞数量已恢复至 12000 架次左右,恢复至 2021年高位水平。生产端方面,基建相关领域稳步修复,但速度相对偏慢,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环比略有降低;螺纹钢开工率温和提升,水泥磨机运转率提升且库容比略降低;汽车全钢胎开工率持续回升,已基本恢复至 2019 年同期水平。 2)房地产景气恢复将逐步传导,提升经济修复弹性。2023 年春节后三周,14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较 2022 年春节后三周同比增长 61.8%。2023 年 1 月70 大中城市新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由上月的 55 个减少为 33个,二手房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由 63 个下降为 57 个。二手房成交的复苏有助于提振新房销售,预计新房的销售到二季度就会有明显的表现,中信证券研究部地产组预计 2023 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和面积同比分别增长 4.8%和1.0%,房地产投资下降 4.5%,新开工面积下降 15%,竣工规模有望保持 2022年水平。 3)政策预期趋于理性,内生增长动能不断强化,基本面预期还有上修空间。一方面,市场近期对政策预期已趋于理性,对两会和 4 月政治局会议再出台总量层面的强刺激政策的预期已明显降低。今年全国“两会”预计对经济增速的目标可能设在 5%左右,一般赤字率约为 3%,新增专项债额度约 4 万亿元,转移支付规模高于 10 万亿元,退税减税规模总体或低于 2022 年。另一方面,政策落地和高频数据将不断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凝聚市场共识,地产景气传导下,预计 2 月贷款有望继续保持大幅同比多增的势头,且近期的国内外数据也表明,美国经济衰退时点推迟叠加或实现浅衰退将一定程度改善出口预期。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市场对经济内生复苏的预期,市场将重新凝聚共识,短暂的过度反应将很快得到修正。 ▍把握配置良机,坚守成长洼地。 1)市场重聚共识后预计成长重估仍是主线。如前所述,市场短暂波动放大缘于投资者心态,而非宏观政策的趋势变化或产品端的流动性风险,预计近期的内外扰动皆不构成实质性影响。首先,公募基金仓位依然处于高位,其整体赎回规模稳定,上周存量产品净赎回率为 0.2%。其次,外资流入和心态整体平稳,上周北向配置型资金累计流入 140 亿元,交易型资金累计流出 44 亿元;海外资金对中国基金净申购率为 0.2%,已经连续第七周保持净申购。再次,市场心态影响活跃资金加仓
[中信证券]:A股策略聚焦:把握配置良机,坚守成长洼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5M,页数2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