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启明系列:如何看待三支箭的政策效果?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33 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如何看待三支箭的政策效果? 债市启明系列|2022.12.9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明明 FICC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100001 彭阳 FICC 分析师 S1010521070001 章立聪 资管与利率债首席分析师 S1010514110002 周成华 FICC 分析师 S1010519100001 2022 年确认了地产的政策底,第一支箭支持信贷,第二支箭聚焦债券,第三支箭放开股权,三箭齐发将确认房企融资环境的拐点,房地产基本面已然具备复苏的前置条件。市场底最为重要的观察点将回到商品房销售,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认为商品房销售有望在明年二季度显著复苏,对应居民信贷修复、社融回暖和宽信用落地。 ▍第一支箭:信贷支持。今年以来信贷支持政策由局部到全局逐步加码。上半年多数救市城市政策围绕放松限购限贷、降低住房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宽松政策由三四线等中低能级城市向二线等中高能级城市扩散。年中开始出现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下半年房贷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位。随着年底金融支持地产 16 条措施的出炉,供给端信贷政策从“保交楼”到“保交楼、保主体”逐步加码。但是,在交付担忧、疫情冲击和提前还贷等因素的影响下,政策对于地产销售的刺激效果尚未显现。展望明年,上述因素都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如果这些因素在明年渐次缓和,那么与地产相关信贷融资的边际改善也将出现。 ▍第二支箭: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可以追溯到 2018年,与当前有相似也有不同:(1)经济下行期为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2018年第二支箭主要应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今年则更加聚焦到地产企业。(2)支持方式和发债主体都有所拓展。从支持方式看,除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外,新增了“直接购买债券”。从增信发债融资主体来看,此次面向的主体更加开放,除此前优质房企外,一些其他稳健经营的民企和混合所有制房企也被纳入融资“白名单”,已有八家房企完成储架式注册发行。(3)政策落地有望提振市场信心:2018 年年底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和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推出后,企业融资在2019 年出现显著好转,市场信心也得到提振,权益市场迎来拐点。本次央行再次推出“第二支箭”和金融稳地产“十六条”等一系列政策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融资主体,助力政策支持的稳健运营房企补充流动性,对于扭转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对房地产市场救助具有标志性意义。 ▍第三支箭:民企股权融资支持工具。11 月 28 日,证监会宣布调整优化五项措施,除了 IPO 暂未放开外,全面打开了股权融资的通道。新措施允许符合要求的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并进行配套融资,恢复了上市房企的再融资,体现出了国家稳地产的决心。第三支箭与前两支箭最大的不同在于前两支是债券融资,而第三支是股权融资,对公司经营运作而言具备更多优势。对于运营较为稳健、仅仅因整体市场行情波动被动缩表的房企,通过再融资并辅以配套资金的募集,可以补充企业的流动性、缓解资金压力,降低杠杆。权益类融资还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降低自身的的经营风险。不仅如此,REITs、私募基金也将间接为行业注入活力,促进房地产企业发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预计地产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都会受益于政策。第三支箭公布仅一周时间,房企积极行动,已经有多家上市房企发出公告,准备进行定增融资。股债市场均对第三支箭做出较强反应。 ▍结论:从 2022 年政策底到 2023 年市场底,信用环境也将逐步改善。2022 年确认了地产的政策底,三箭齐发也成为近 10 年来政策在地产领域鲜有的放松和激励。政策趋势非常明确,房企融资和居民购房的监管约束、市场化的土地价格和利率水平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均较为有利,房地产基本面已然具备复苏的前置条件。显然,这一轮房地产的复苏比之前都要困难,从政策底到市场底的时滞也被拉长,市场底最为重要的观察点将回到商品房销售。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我们认为商品房销售有望在明年二季度显著复苏,对应居民信贷修复、社融回暖和宽信用落地。房地产企业也将逐步恢复拿地和开工的信心,地产投资的收缩幅度或较今年有所下降。对于债市而言,中期维度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向“宽信用”转变,我们预计 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3.0%是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债券市场的方向。 债市启明系列|2022.12.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2 ▍ 第一支箭:信贷支持 信贷支持政策由局部到全局逐步加码。今年以来,在因城施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地方松绑政策不断推进。一方面,措施力度不断加大,年初多数救市城市政策围绕公积金、落户展开,而后逐步转向放松限购限贷、降低住房贷款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另一方面,宽松政策由三四线等中低能级城市向二线等中高能级城市扩散,去年底救市城市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自今年 3 月郑州取消“认房又认贷”、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后,南京、苏州等强二线城市也迅速跟进,三季度以来二线城市松绑频现,包括青岛、济南、天津、西安等热点城市均陆续出台优化限购政策。全局层面,5 月 15 日央行下调首套个人按揭贷款利率下限为 LPR 减 20bps,9 月 29 日,允许新房销售价格同环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 2022年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个人按揭贷款利率下限。 房贷利率水平降至历史低位。今年以来,在自上而下的房贷利率调控政策下,全国各地按揭利率明显下降,首套房贷利率呈现“破 4 进 3”趋势。融 360 最新发布的房贷利率报告显示,截至 11 月,全国首套平均房贷利率和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分别为 4.17%和 4.95%,较 2021 年底高点下降 140bps 和 90bps。与此同时,武汉、天津、石家庄、贵阳、温州、等二线城市首套房贷利率降至 4%以下,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已经达到近 5 年来最高水平。 供给端信贷政策从“保交楼”到“保交楼、保主体”逐步加码。7 月 28 日,中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的地产核心任务,8 月央行指导政策性银行推出 2000 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郑州、湖北等地成立地产纾困基金,但前期政策市场普遍解读为只保项目不保主体。11 月 23 日,央行和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特别是在债务展期和延长贷款集中度过渡期方面,表明了央行从“保交楼”到“保交楼、保主体”并驱的意愿转变,力度空前,奠定了下一阶段地产信贷政策的主基调。据克尔瑞统计截至 12 月 6 日,已有超 20 家银行向 70 余家房企授信,额度合计已超 3 万亿,涵盖开发贷、并购贷、按揭贷等多种类型。与 2018 年的第一支箭相比,本轮信贷支持的对象更具有针对性。不同于 2018年通过宏观审慎评估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本轮授信直接指向经营稳定的民营企业和国央企,优质房企的信用修复将更加高效。 nMsRnQmQmMtNmQoRpMrQnN7N9R6MoMmMpNoMkPqRmOiNqQxObRpOsOuOm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如何看待三支箭的政策效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2M,页数34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