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二:从海外复盘,看路径终局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行业研究 调味品 2022 年 09 月 02 日 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二 推荐 (维持) 从海外复盘,看路径终局 引言:我们在上篇《从底料格局复盘,看复调演进》中引入餐调比表示餐食价格/调味品价格,并提出高餐调比品类易于工业化先行。本篇我们站在全球视野,通过国际对比,围绕复调的格局演绎、单品空间与盈利规律,推演我国复调发展路径。 海外复盘:复调同样跟菜系走,并随高餐调比向低餐调比演进,连锁化率提升复调渗透率。各国复调大单品绑定主流菜系。具体来看,中餐复杂,兼具地域广度和饮食深度。日料虽然更追求烹饪艺术和风味,但地域性较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复调复杂度;西餐更精简,标准化程度更高,天然使得复调渗透率的高低,从易于工业化的高餐调比品类鸡精、番茄酱/沙拉酱/蛋黄酱开始,再到韩式酱料、东南亚香辛料、日式汤料,最后是复杂的中式复调。各国复调渗透率与连锁化率正相关,同样,我国一线城市的复调渗透率 30%-35%,是我国整体复调渗透率均值的 1.5-2 倍。 格局演绎:集中度由品类可规模化程度决定,中式复调处于整合初期。 品类集中度:鸡精> >类底料品类(辣酱&汤料)>烧菜料/定制菜单调料。高餐调比品类往往工业化更早,规模效应更强,典型是鸡精、番茄酱&蛋黄酱,而低餐调比天然满足的是更细分的需求,品类延伸性相对更强,单价高,进入退出门槛都更低,企业间也相对难拉开差距,典型如美国辣酱涵盖越南/墨西哥/东南亚等不同风味,日本味增不同产地在口味(甘/辛)和原料(米/麦/豆)的组合有别,味增龙头 sku 普遍可以达到 150-200 种。 各国复调集中度:韩国>日本≈英国≈美国>西欧>中国。美国文化开放多元,复调集中逻辑趋弱,新进玩家数量快于行业增长。而韩国菜系简单,叠加产业保护政策,本土企业优势大,CR3 多 60%+。日本和西欧则作为中间形态,复调由快消巨头或综合食品公司占优、但尾部分散,CR3 在 30-50%。 我国西式复调格局初定,中式跑马圈地。参考海外,我国复调仍在发展初期,行业整体分散,而考虑到大部分细分子行业龙头增速高于行业,若以底料为鉴,预计远期格局也将经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阶段。分赛道看,西式复调外资优势稳固,而中式复调市场更大,增速更高,竞争也更激烈。 单品空间:绑定主流菜系,替代性概念更大。海外复调大单品驱动,大部分是取代基础调味品定位。其中欧美单品匹配西餐,天然发展迅速,日本 90 年代酱油衍生物兴起,也是作为酱油的重要替代品,韩国大酱&辣酱同样绑定传统韩料,上世纪末大酱人均消费量就已经达到酱油的 85%。我国复调与日韩路径相似,都属于后发教育型,企业需围绕餐调比实现品类渗透,也要积极构建产品矩阵: 切低餐调比,寻找下一个爆品:沿餐饮思路,川菜/湘菜/粤菜/新疆菜全国化的机会更大。同时从餐饮传导至家庭存在时滞,食材加工简单但调味复杂的品类更可能在 C 端兴起,如火锅底料/酸菜鱼/小龙虾/麻婆豆腐调味料。 做高餐调比,品类细分再突围:参考日韩,除底料外,我国更有机会的复调大单品或是调味酱,辣酱/豆瓣酱/黄豆酱都已有近十亿单品,但越往后越需要细分品类做突围,比如不同辣度&咸度&应用场景,或添加更高端食材。 盈利思考:速冻<复调<基础调料,我国复调稳态或在 10-15%。复调盈利介于速冻和基础调味料是产业规律。日本复调企业经营利润率在 5-10%,速冻企业在2-5%,而基础调味品龟甲万在 10-20%,美国韩国情况亦可交叉验证,主要系复调较低的规模性与更强的差异化和品牌属性。我国除底料颐海&天味企业盈利近年往 10-15%的区间靠拢,其他复调企业仲景/安记/宝立/独凤轩近年盈利中枢均在 10-15%,日辰则因定制模式、中小客户结构,存在一定盈利溢价。而对比日本,我国复调盈利溢价更多来自规模效应,体现在毛利更高、运输费率更低。 投资建议:把握细分高景气赛道,布局格局改善优势玩家。当前我国复调渗透率低,行业整体集中度也较低。远期复调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也是优秀玩家跑马圈地的成长史,参考味之素和味好美路径,我国基础调味品平台企业和现有复调品类寡头突围的机会更大。当下建议以三条思路布局,一是高景气的定制餐调赛道,推荐宝立、关注日辰;二是边际改善的底料赛道,推荐天味,关注颐海;三是跨赛道巨头,包括海天。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致长期混战;餐饮恢复缓慢;食品安全风险。 证券分析师:欧阳予 邮箱:ouyangyu@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0070001 证券分析师:彭俊霖 邮箱:pengjunlin@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21080003 证券分析师:董广阳 电话:021-20572598 邮箱:dongguangyang@hcyjs.com 执业编号:S0360518040001 行业基本数据 占比% 股票家数(只) 14 0.00 总市值(亿元) 5,127.46 0.57 流通市值(亿元) 4,988.24 0.74 相对指数表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0.6% -8.4% -1.8% 相对表现 1.6% 2.6% 13.3% 《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一:从底料格局复盘,看复调演进》 2022-08-20 -22%-5%12%30%21/0921/1122/0122/0422/0622/082021-09-01~2022-09-01调味品沪深300华创证券研究所 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二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报告的与众不同或创新之处。1) 复调集中度由规模化程度决定:集中度高低排序韩国>日本≈英国≈美国>西欧>中国。美国复调市场进入成熟期,但新玩家不断涌现,韩国市场处于发展中期,财阀垄断带来行业高集中度。日本西欧市场头部玩家相对确定,尾部分散。整体而言,集中度提升逻辑核心在规模化程度,高餐调比、低延展性品类更容易集中。2)大单品的两条路径:低餐调比打爆品,高餐调比做细分。欧美复调天然绑定西餐,龙头大单品比如番茄酱/意面酱/蛋黄酱营收在 10 亿美元左右,标准化程度高。日韩代表性大单品味增/辣酱品类延展性更强。发展规律看,各国核心大单品都是跟菜系绑定,而我国更需要围绕餐调比做后天教育。其中,低餐调比挖掘餐饮爆品,随着川/湘/粤/新疆菜等兴起,对应复调机会凸显。而高餐调比品类需要再做细分,调味酱机会可能更大。3)稳态盈利约 10-15%:参考美日韩共同经验,复调盈利介于速冻和基础调味料之间,我国复调稳态盈利大概率在 10%-15%区间。4)复调王者的发展路径:梳理味好美、味之素发展历史,对比两家公司不同的扩张逻辑,归纳出欧美外延收购为主,日韩更多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我国复调企业未来大概率走内生增长路径。 投资逻辑 复调赛道广阔,增长前景可观,结合底料复盘和海外历史看,我
[华创证券]:复合调味料行业专题报告系列二:从海外复盘,看路径终局,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25M,页数3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