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常识与反常识(三):汽车消费数据之谜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Title] 宏观专题研究 常识与反常识(三): 汽车消费数据之谜 2022 年 8 月 16 日 [Table_Summary] ➢ 7 月汽车消费表现出两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 第一,7 月社零同比下行,竟然绝大部分是汽车零售偏弱所致。 7 月社零增速较前值走弱 0.4 个百分点,社零表现低于预期。市场广泛关注的疫情,居然对 7 月社零没有带来太大负面影响。一个绝佳的例证是,餐饮等疫情敏感的服务消费 7 月反而改善。 扣除汽车分项之后,社零同比较上月改善,即 7 月社零的关键拖累项在汽车分项。 第二,不同口径的 7 月汽车销量显著背离,汽车零售额(社融口径)明显弱于汽车销量(汽车业协会口径)。 7 月中汽协公布的汽车销量,大幅高于往年同期,体现出显著的超季节性特征。然而社零口径的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速却在快速下滑,从 6 月的 13.9%快速下滑至 7 月的9.7%。 ➢ 7 月中国汽车消费到底是强还是弱? 汽车零售额(社零口径)与汽车销量(汽车业协会)差异,关键在于商用车销量变化。 经验上,汽车零售额(社零口径)与汽车销量(汽车业协会),两者差异基本上可被商用车销量所解释。 7 月乘用车销量高速增长,受益于购置税政策变化、拍牌额度增加等利好因素;商用车销量下滑明显,主因在于地产开工疲软,投资活跃度低迷。 最终我们看到汽车零售额(社零口径)同比下行,然而汽车业协会的汽车销量同比稳定。 当前资本市场更多关注乘用车销量,社零口径的汽车分项包含较多商用车信息,故而短期内我们无需太过关注该指标分项的指示意义。 风险提示:经济走势超预期;疫情发展超预期;测算方法及口径存在误差。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周君芝 执业证书: S0100521100008 电话: 15601683648 邮箱: zhoujunzhi@mszq.com 分析师 谢文迪 执业证书: S0100522060001 电话: 18807906838 邮箱: xiewendi@mszq.com 相关研究 1、《人民币贬值是否促进出口?》 2、《能用运价判断出口么?》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宏观专题研究 2022 年 7 月社零同比 2.7%,较 6 月的 3.1%下滑 0.4 个百分点。令人惊讶的是,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速从 6 月 13.9%下滑至 7 月的 9.7%,下滑 4.2pct。 1 汽车消费迷思之一,汽车分项拖累 7 月社零 今年 7 月社零数据较前值有所下滑,低于市场预期。但是反观高频数据所映射的线下经济景气度却在改善,地铁客运量、高德拥堵延时指数月均读数均明显上行,因此市场对消费景气度的强弱存在一定分歧。 分拆结构,我们发现社零同比下滑的关键在于汽车类项目的拖累。 社零总额增速的下滑 100%被汽车类所解释,扣除汽车后的社零 7 月录得 1.9%,相较 6 月读数上升 0.1pct;针对限额以上社零增速,汽车类消费贡献了 8 成以上的同比读数的下滑。 图 1:近两月社零汽车类消费与汽车销量增速分化加大 图 2:社零和汽车销量分化达到 2016 年以来最大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扣除因疫情导致的异常值。 2 汽车消费迷思之二,不同口径指标分化 一般跟踪汽车消费有三种口径,乘联会、中汽协和统计局的汽车类消费。乘联会周频公布乘用车销量,中汽协会公布车厂的月度销量,统计局会通过社零方式公布汽车类的消费额情况,虽然不同口径间的数据有一定差异,但三者趋势在长期来看基本一致。 但是我们发现,近期汽车类零售增速显著低于汽车销量增速,两者增速之差达到 2016 年以来最大。 根据乘联会的周频数据和中汽协的月频数据,7 月汽车销量增速并未比 6 月低,中汽协口径的乘用车销量增速连续 2 个月超 40%,显示出较高的景气度。然而社零口径下的汽车类消费增速却从 6 月的 13.9%下滑至 9.7%,与汽车销量的高景气度不符。 -50-40-30-20-1001020304050社零口径-汽车类销售额增速中汽协口径-乘用车销量增速(%)二者增速差距较大-40-30-20-10010203016-0117-0118-0119-0120-0121-0122-01社零:汽车类消费增速-汽车销量增速(中汽协)(%)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宏观专题研究 图 3: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速分化较大 图 4:汽车销量高位运行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扣除因疫情导致的异常值。 3 症结在于乘、商用车消费罕见背离 销量和销售额的区别在于单价,乘用车单价低,商用车单价高。 汽车销量和汽车类销售额的差别主要在于口径中的汽车单价,因此逻辑上如果汽车销售额和汽车销量增速出现分化,应该是单价发生了较大变化。 对于同类车型来说,全国的月均价难以发生大的迁移,但是不同车型单价差别较大,商用车单价较高,乘用车单价较低,根据发改委价格中心的数据,国产商用车方面,今年 6 月货车的均价在 18 万元/辆左右,商用客车的均价在 27 万元/辆左右;同期乘用车的均价仅为 12 万/辆左右。 汽车销量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汽车整体均价出现大的改变。当乘用车销售增速较高,商用车销售增速较低时,汽车零售额的增速会明显弱于汽车整体的销量增速。 今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分化较大,消费额和销量因而背离。 乘用车销售则与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相关,商用车销售与房地产开工相关。今年受益于购置税政策变化、拍牌额度增加等因素,乘用车销量高速增长;但是地产开工疲软,商用车销量下滑明显。 顺着这条逻辑,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社零口径下的汽车零售额的增速与汽车销量增速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销量增速之差所解释,历史上不论趋势还是拐点都较为吻合。 我们预计商用车销量增速仍然保持低位,汽车类零售额的增速可能与汽车销量增速维持较大差距,因此无需过度担忧社零数据对汽车行业景气度的指示意义。 -80%-60%-40%-20%0%20%40%60%80%2016-012017-012018-012019-012020-012021-012022-01乘用车商用车05010015020025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82019202020212022(万辆)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宏观专题研究 图 5:商用车销量被地产链条所拖累 图 6:零售额和销量增速之差可被乘商用车之差解释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40%-20%0%20%40%60%80%2007-012009-012011-012013-012015-012017-012019-01
[民生证券]:宏观专题研究:常识与反常识(三):汽车消费数据之谜,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74M,页数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