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尼龙66产业链国产化浪潮来袭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 尼龙 66 产业链国产化浪潮来袭 华泰研究 基础化工 增持 (维持) 研究员 庄汀洲 SAC No. S0570519040002 SFC No. BQZ933 zhuangtingzhou@htsc.com +(86) 10 5679 3939 联系人 姚雯薏 SAC No. S0570122010032 yaowenyi@htsc.com +(86) 21 2897 2228 联系人 张雄 SAC No. S0570121100029 zhangxiong@htsc.com +(86) 10 6321 1166 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2 年 8 月 03 日│中国内地 专题研究 己二腈国产化有望驱动尼龙 66 产业链快速发展 己二腈是生产尼龙 66 的关键中间体,技术难度较大,供给端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尼龙 66 材料性能优越,国产己二腈的供应缺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尼龙 66 行业发展。近年来,伴随中国化学、华峰集团等领先企业技术突破,己二腈国产化已进入加速放量阶段,有望带动尼龙 66 产业链上下扩容,星火燎原,蓄势待发,有望带动相关行业及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尼龙 66 市场潜力大,己二腈国产化突破有望驱动下游放量 尼龙 66 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抗震、耐热、耐磨、耐腐蚀等优异的综合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塑料、民用丝、薄膜等领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也是高端瑜伽服、速干服、弹力锦纶外衣、冲锋衣等高端服饰的理想材料。据 IHS 和百川盈孚, 2020 年海外(除中国)尼龙 6/尼龙 66 产量约为 345/247 万吨,而国内尼龙 6/尼龙 66 产量分别为 385/33 万吨,相较于海外市场国内尼龙 66 发展不足,潜在需求空间大。 己二腈国产化技术百花齐放,拟建产能接近 300 万吨/年 长期以来,我国尼龙 66 行业发展受限于己二腈供应不足,国内产能增长缓慢,尼龙 66 价格长期高于尼龙 6,限制下游需求发展。1970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进及研发己二腈生产技术,2015 年中国化学子公司天辰工程成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二腈生产技术,标志着国产己二腈获得突破,此后己二腈国产化加速。截至 2022 年 7 月,除中国化学(丁二烯法)外,国内包括华峰集团(己二酸法,20 万吨/年已投产)、湖北三宁(己内酰胺法)、北京道思克(甲醇、丁二烯两步法)等众多企业布局多元化己二腈生产路线,国内拟建产能接近 300 万吨/年,己二腈国产化浪潮来袭。 己二腈-尼龙 66 产业链大发展,有望演绎三种产业逻辑 己二腈原料国产化趋势下,国内尼龙 66 行业迎来投建高峰,截至 2022 年 7月,国内拟建尼龙 66 产能超过 560 万吨/年。我们认为在全产业链大扩容背景下,尼龙 66 产业链有望演绎三种产业逻辑:(1)“卖铲人”逻辑,从己二腈生产到尼龙 66 聚合和纺丝等多环节拟建产能较多,带动设备及工程服务需求增长;(2)国内市占率提升逻辑,供给创造需求,国内企业快速扩产抢占行业增量份额;(3)产业链价值量转移逻辑,供给端扩容有望带动尼龙66 切片环节价格中枢下移,产业链价值量向下游工程塑料/民用丝环节转移。 己二腈-尼龙 66 产业链公司梳理 国内己二腈-尼龙 66 产业链公司包括:中国化学(子公司天辰齐翔,己二腈产能 20 万吨/年,拟建设 100 万吨/年尼龙 66)、神马股份(尼龙 66 切片产能 21 万吨/年,拟扩产 6 万吨/年)、华峰集团(己二腈产能 20 万吨/年,尼龙 66 切片产能 8 万吨/年)、聚合顺(拟建设尼龙 66 切片 50 万吨/年)、台华新材等(尼龙 66 民用丝产能 4 万吨/年,拟扩产 12 万吨/年)、三联虹普(锦纶设备及技术服务商)。 风险提示:国产己二腈企业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尼龙 66 下游需求发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24)(11)21528Aug-21Dec-21Apr-22Jul-22(%)基础化工沪深300股票报告网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基础化工 尼龙 66 产业链:国产化浪潮来袭,产业链蓄势待发 根据中国化学 8 月 1 日公告,子公司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 20 万吨/年己二腈项目已顺利打通全流程并产出优级品,意味着国内首套自主技术的丁二烯法己二腈正式投产。己二腈是生产尼龙 66 的关键中间体,技术难度较大,供给长期被海外企业垄断,受此影响我国尼龙66 行业发展缓慢。国内企业历经四十余年终于突破海外技术封锁,实现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己二腈量产,开启国产化己二腈新篇章。 尼龙 66 性能优异,国内需求长期发展受限 聚酰胺(又称为尼龙或 PA)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由己二酸和己二胺聚合而成,最早于 1938年由杜邦公司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疲劳性、高强度和低热收缩率等特性,广泛用于工程塑料、工业丝、民用丝和薄膜等领域。据隆众资讯,2021 年,尼龙 66 和尼龙 6 是全球用量最大的尼龙产品,占比超过 95%。 相较于尼龙 6,尼龙 66 在耐磨、熔点和热变形温度等方面性能都更为优异,据 IHS,尼龙 6下游 80%用于民用纺织领域,而尼龙 66 接近 60%以上工程塑料领域。具体而言,尼龙 66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同时广泛应用于下游轨道交通及电子电气领域,民用用途中尼龙 66 也是瑜伽服、冲锋衣等高端服饰及中高端电器的理想材料,难以被其他材料替代。 图表1: 尼龙 6 及尼龙 66 性能对比 性能 尼龙 6 尼龙 66 聚合度 140-200 55-77 熔点(℃) 210-215 255 密度(g/cm3) 1.12 1.15 闪点(℃) 102.2 227.2 沸点(℃) 255 452.1 折射率 1.433 1.468 抗冲击性 好 好 耐水解 较差 好 耐高温强度 较好 好 抗疲劳强度 较好 好 耐磨损 较好 好 资料来源:英威达、化工百科,华泰研究 图表2: 尼龙 6 下游消费结构(2020 年) 图表3: 尼龙 66 下游消费结构(2020 年) 资料来源:IHS,华泰研究 资料来源:IHS,华泰研究 国内尼龙 66 发展长期受供给端不足压制,市场潜力较大。据 IHS 和百川盈孚, 2020 年海外(除中国)尼龙 6/尼龙 66 产量约为 345/247 万吨,而国内尼龙 6/尼龙 66 产量分别为 386/34万吨,相较于海外市场,国内尼龙 66 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国内尼龙 66 市场长期发展受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料端己二腈“卡脖子”,产业链发展长期受制于海外垄断企业。 纺织长丝7%膨体连续长丝88%短纤0%工业长丝1%工程树脂4%工程树脂59%工业长丝23%纺织厂丝10%膨体连续长丝6%短纤2%股票报告网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华泰证券]:基础化工行业专题研究:尼龙66产业链国产化浪潮来袭,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6M,页数9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