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首次覆盖) 市场价格:31.80 分析师:冯胜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50004 Email:fengsheng@r.qlzq.com.cn 分析师:王可 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80001 Email:wangke@r.qlzq.com.cn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153.47 流通股本(百万股) 77.01 市价(元) 31.80 市值(百万元) 4880.43 流通市值(百万元) 2448.96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相关报告 [Table_Finance]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指标 2020A 2021A 2022E 2023E 2024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839 2,371 3,556 4,246 4,969 增长率 yoy% 15% 29% 50% 19% 17% 净利润(百万元) 162 64 210 294 377 增长率 yoy% 7% -60% 227% 40% 28% 每股收益(元) 1.05 0.42 1.37 1.91 2.46 每股现金流量 0.78 -0.09 1.92 0.99 1.40 净资产收益率 8.63% 3.38% 10.12% 12.57% 14.06% P/E 30.2 76.2 23.3 16.6 12.9 PEG 1.5 2.0 1.0 0.9 0.8 P/B 2.6 2.6 2.4 2.1 1.8 备注:股价取自 2022 年 6 月 17 日 报告摘要 长期稳健发展,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①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公司深耕模具冲压产业近二十载,在 2019 年上市,目前已在全国拥有 7 大生产基地,产品配套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专业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设备等业务板块。 ②主营业务:以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为根基,新能源业务发展可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向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供应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底盘系统部件等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比从 2020年的 22.73%上升至 2021 年的 38.32%。 ③经营状况:长期以来稳健发展,短期因原材料上涨业绩承压。2021 年公司实现的销售收入为 23.71 亿元,同比增长 28.89%;实现归母净利润 6408.34 万元,同比减少 60.34%。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2 亿元,同比增长 54.54%;实现归母净利润 3413 万元,同比增长 9.06%。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公司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期间费用情况和营运能力基本稳定,现金流恢复正常水平。 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刺激冲压模具和零部件的市场需求。 ①模具冲压行业与下游汽车行业密切相连。模具是批量生产零部件和制件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生产中有 95%以上的零部件需要模具成型,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需要 1000-1500 套冲压模具,汽车模具开发过程约占车型开发周期的 2/3。公司的五个模具技术团队推动模具开发技术的发展。 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为模具与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空间。2022 年 3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至 21.7%。汽车改款及换代频率加快,全新车型开发周期由4 年左右缩至 1-3 年,改款车型由 6-24 个月缩至 4-15 个月,且车型、结构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一定差异,进一步刺激对汽车全新模具的需求,其轻量化技术趋势使得超高强度钢板、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的加工技术越发关键。 竞争力分析:产能准备充分+研发技术投入,为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放量保驾护航。 ①产能覆盖汽车产业集群中心,生产设备先进。公司在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等地均拥有生产基地,墨西哥生产基地也将在今年进入投产阶段,同时五个事业部分工明确,拥有先进生产设备。 ②重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板块,在客户与技术上具有优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积累了优质客户,严格的认证机制与定点合作模式构筑了客户壁垒。研发团队在汽车轻量化、超高强度钢的冲压成型、电池箱体、汽车底盘、车身、汽车座椅、通讯、消费类电子等产品结构的优化上经验丰富,电池箱体的开发流程完善。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收入从 2020 年的 4.18 亿元上升到 2021 年的 9.09 亿元。 ③合理的业务结构,持续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出口模具利润率更高,但定制化程度较高、订单较波动、产品周期较长,近年全球疫情波动以及国际形势复杂,公司外销营收占比逐渐减小的收入结构有利于稳健持续发展。公司重视精细化与质量管理,且拟与本特勒中国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优化在华南地区的产业布局。 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 祥鑫科技(002965) /机械设备 证券研究报告/公司深度报告 2022 年 6 月 18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 2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深耕模具冲压和金属结构件产业近二十载,其中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发展较快。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0、2.94、3.77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3.3、16.6、12.9 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动力电池箱体业务增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新冠疫情加剧导致经营环境恶化的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出口风险、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公司深度报告 - 3 - 内容目录 1. 长期稳健发展,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 - 6 - 1.1、公司定位: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国内领先的金属模具和零部件制造商 ................. - 6 - 1.2、主营业务:以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为根基,新能源业务发展可期 ................. - 7 - 1.3、经营状况:长期以来稳健发展,短期因原材料上涨业绩承压 ................................... - 8 - 1.4、股权结构: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激励促进稳健经营 ........................................ - 10 - 2、 行业层面: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刺激冲压模具和零部件的市场需求 .......................... - 11 - 2.1、模具冲压行业与下游汽车行业密切相连 ..........
[中泰证券]:蓄技术与产能布局之势,随新能源业务上行而发,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96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