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冷却塔专题报告:冷却塔行业多场景共振,数据中心场景打开成长空间

中 泰 证 券 研 究 所专 业 | 领 先 | 深 度 | 诚 信冷却塔行业多场景共振,数据中心场景打开成长空间——冷却塔专题报告 |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中泰机械首席分析师:王可执业证书编号:S07405190800012 0 2 5 . 1 0 . 1 62冷却塔需求稳步增长 ,技术路线逐步演进升级。➢冷却塔是能源与工业系统的关键散热设施,市场需求具备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火电、石化、冶金、核电和数据中心等环节,确保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全球冷却塔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4年规模约42.7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7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39%,增长来自传统市场改造和新兴场景扩张。➢产业链结构完善,上中下游分工明确。行业上游涵盖机电设备、钢铁材料、化工材料及其他配件;中游为冷却塔制造商;下游需求遍布石油化工、能源电力、钢铁冶金等重工业,以及食品轻工、纺织工业、空调制冷等民用或商业领域。➢技术路线以湿式为主,节水趋势下新方案加快渗透。 湿式塔效率最高但水耗大;干式塔节水但效率不足;干湿结合塔在效率和节水之间平衡,耗水量仅为传统湿式的20%左右,未来渗透率将提升。传统行业稳定支撑 ,新兴应用快速增量。➢主要场景:火电、石化、冶金与核电提供稳定需求。 火电方面,2024年全国装机14.44亿千瓦,占比44%,改造与升级推动冷却塔需求;石化方面,炼油能力达9.56亿吨/年,大型基地需上百台冷却塔,环保压力推动闭式塔应用;冶金方面,吨钢耗水量高,闭式塔替代湿式塔趋势明显。➢新兴场景:数据中心:算力扩张、液冷普及,冷却塔为终端散热环节不可或缺。核电:冷却塔为高效运行的关键散热保障。数据中心算力扩张加速,液冷方案强化冷却塔作用。➢数据中心能耗攀升,PUE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冷却系统是能效优化核心。全球算力快速增长,PUE成为数据中心能效核心指标,政策推动冷却系统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冷却系统能耗占比40%左右,2030年部署在企业内的边缘计算节点将接近1000万个 ,散热压力持续上升。➢液冷逐步成为主流,冷却塔在系统中价值提升。 液冷比风冷更高效节能,一次和二次侧高效热交换驱动液冷数据中心PUE下降与能效优化;其中冷却塔是数据中心液冷冷却系统的核心设施。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QYResearch测算,2024年全球数据中心冷却塔市场为34.7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6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9%。核电建设向内陆拓展,核聚变研发催生冷却需求。➢核电向内陆延伸,冷却塔技术升级。内陆核电建设推动冷却塔向节水、低噪、生态友好方向升级,广东廉江项目采用超大型高位集水海水冷却塔。➢聚变安全清洁可控,能量释放规模巨大。核聚变具有燃料丰富、废物半衰期短、安全性高等优势,单次反应释放能量为化学反应百万至千万倍。中科院与中核两大体系推动中国核聚变发展,国内聚变产业化加速。 BEST总装预计2027建成并在全球范围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 CFEDR定位从实验验证转向工程示范,实现功率大于1000兆瓦;“星火一号”项目预计2030年建成并实现100兆瓦持续电力并网。➢核聚变能源市场扩张带动冷却塔空间。2024年融资规模达71亿美元,呈明显加速态势,2018-2024年新增公司数量超过此前总和,行业快速扩张。冷却塔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空间有望快速增加。相关标的➢海鸥股份是国内冷却塔龙头企业,新兴场景打开成长空间。研发体系完善且技术积累深厚,已通过FM认证;产品性能卓越满足多元需求,成熟业务体系支撑全球客户服务。数据中心、核电及未来核聚变冷却塔需求打开新空间,存在向高端市场渗透的潜力。➢其他相关标的:冰轮环境:提供温控系统方案,核岛制冷机经验丰富,氦气压缩机入选能源首台套;高澜股份:拥有完整数据中心液冷产品矩阵,参与国家“人造太阳”EAST项目;克莱 特:在手订单5.77亿元,数据中心离心风机唯一入选国家节能目录,核电订单1.41亿元;华电科工:建成国内首座钢结构冷却塔,新签4.04亿元格尔木项目;风险提示: 冷却塔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数据中心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测算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偏差的风险; 相关标的业绩不及预期;研报使用的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时风险。核心观点3目 录C O N T E N T S传统行业稳定支撑,新兴应用打开市场空间冷却塔下游场景众多,需求稳步增长23数据中心算力扩张加速,液冷方案强化冷却塔作用核电建设向内陆拓展,核聚变研发催生冷却需求145相关标的41.1 冷却塔需求横跨工业与民用场景,主要应用开式塔 冷却塔是一种通过冷却剂流(通常是水流)冷却到较低温度将废热排斥到大气中的装置。可以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者仅依靠空气将工作流体冷却到接近干球空气温度使用散热器。按照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工业冷却塔和民用冷却塔。民用塔一般为大型中央空调的循环水冷却装置。工业塔是现代工业企业循环冷却系统的重要装备,用于工业冷却水的冷却。 冷却塔按塔内空气与循环冷却水的接触与否,分为开式塔与闭式塔。开式塔是目前应用最广、类型最多的一种冷却系统。开式冷却塔是通过水与空气的直接接触,同时由风机带动冷却塔内气流流动,从而达到蒸发冷却的目的。循环水移走工艺介质或换热设备所散发的热量后成为热水,热水进入冷却塔后和空气直接接触,大部分热水得到冷却后,再循环使用。闭式冷却塔一般无填料,核心部件为盘管,需冷却介质在管内流动,与环境空气在塔内进行间壁换热。冷却塔图1:冷却塔分类来源:智研咨询,中泰证券研究所图2:冷却塔及其内部填料结构来源:《冷却塔冷却技术的应用与优化》,中泰证券研究所51.2 冷却塔需求稳步增长,需求、政策与技术创新共驱冷却塔市场增长 冷却塔需求稳步增长,以6.3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2024 年全球冷却塔市场规模估算约 42.724 亿美元,预测至 2033 年将达到 74.591 亿美元,2024-2033期间年复合增长率达约 6.39%,冷却塔市场具有中速增长趋势。此外,在蒸发冷却塔子市场中,GMI 预测其 2024–2032 年复合年增长率在 4.6% 左右,也显示传统湿式冷却依然具有持续市场空间。未来若数据中心、核电、聚变等新兴场景的大规模开花,这一基础增长率有可能被推高。 需求、政策与技术创新共驱冷却塔市场增长。在工业生产、商业设施与电力行业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冷却塔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能源产出提升与制造工艺升级不断强化对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需求,成为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节水与热排放管理相关政策加速了先进冷却技术的应用普及。技术端则通过智能监控、低维护材料等手段提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使冷却塔逐步成为绿色化、可持续基础设施升级的重要环节。冷却塔市场空间图3:2024-2033年冷却塔市场规模(亿美元)来源:grand view research,中泰证券研究所010203040506070802024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31E2032E2033E6市场格局

立即下载
传统制造
2025-10-17
中泰证券
34页
3.63M
收藏
分享

[中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冷却塔专题报告:冷却塔行业多场景共振,数据中心场景打开成长空间,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63M,页数34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3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34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资本品对美出口关税普遍不小于25%
传统制造
2025-10-17
来源:2025年四季度机械行业投资策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自主可控
查看原文
2025H2关税变化复杂,供需两端目前未见巨大冲击
传统制造
2025-10-17
来源:2025年四季度机械行业投资策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自主可控
查看原文
特朗普2.0政策的堵点
传统制造
2025-10-17
来源:2025年四季度机械行业投资策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自主可控
查看原文
中国在全球设备市场占比从2006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42%图:2024年全球设备市场1171亿美元,再创新高
传统制造
2025-10-17
来源:2025年四季度机械行业投资策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自主可控
查看原文
钢材价格指数 图 34: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动
传统制造
2025-10-16
来源:机械行业周报:Figure 03正式发布,建议关注可控核聚变、半导体设备
查看原文
费城半导体指数
传统制造
2025-10-16
来源:机械行业周报:Figure 03正式发布,建议关注可控核聚变、半导体设备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