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剂行业专题报告:生物试剂长坡厚雪,国产替代方兴日盛
1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Table_Summary] 生物试剂长坡厚雪,国产替代方兴日盛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专题报告 行业研究 医药生物行业 2022.03.05/推荐 [TABLE_ANALYSISINFO] 分析师: 唐爱金 登记编号: S1220521010002 [Table_Author] 联系人: 曹佳琳 重要数据: [Table_IndustryInfo] 上市公司总家数 448 总股本(亿股) 3512.89 销售收入(亿元) 16998.18 利润总额(亿元) 2279.73 行业平均 PE 31.31 平均股价(元) 38.36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 [TABLE_QUOTEINFO] 数据来源:wind 方正证券研究所 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INFO] 《开立医疗:具光学放大、刚度可调等功能胃肠镜新品获批上市,助内镜业务加速进口替代-20220207》2022.02.07 《红日药业:2021 年业绩预告符合预期,中药配方颗粒业务有望量价齐升》2022.02.06 《中源协和:科研和诊断原料发力助精准诊断高增长,细胞治疗受益政策春风前景诱人》2022.01.27 1、“生产技术+销售渠道”双重壁垒,加固生物试剂行业护城河。 作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消耗品,生物试剂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高通量测序、体外诊断、医药及疫苗研发和动物检疫等多个领域。(1)从生产端来看,生物试剂行业涉及的学科复杂,技术难度大,从而对人才专业背景和研发能力要求高,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积累。(2)从销售端来看,终端对产品质量及稳定性具有较高要求,客户粘性强,一旦选定供应商后通常不会频繁更换,此外,下游客户较为分散,生物试剂厂商需要拥有覆盖面广的销售网络进行客户开拓,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在渠道优势上实现赶超。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双重高壁垒,为行业先行者打造坚固的护城河,生物试剂行业有望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竞争格局。 2、生物试剂制备工艺复杂,种类繁多,分子类试剂占据半壁江山。 生物试剂细分品种繁多,根据用途的差别,从大类上可划分为分子类试剂、蛋白类试剂和细胞类试剂。 (1)分子类试剂:分子类试剂的核心要素是“酶”,因此,厂商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酶的产业化生产能力和酶库的丰富程度上。2019 年我国分子类试剂市场规模为 69.22 亿元,占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的比重达 50.90%,赛默飞、凯杰等外资品牌占据了国内分子类试剂市场超 70%的份额,国产领先企业诺唯赞仅占4%,替代进口空间较大。 (2)蛋白类试剂:蛋白类试剂主要的细分品种为重组蛋白和抗体,厂商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丰富度和制备表达技术平台数量上。2019 年我国蛋白类试剂市场规模为 39.98 亿元,占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的比重为 29.40%。其中国内重组蛋白市场规模为 9亿元,增速较快(CAGR 为 20.11%),市场份额第一、二名为外资品牌 R&D(占比 20%)与 PeproTech(占比 16%),国内龙头义翘神州和百普赛斯分别占比为 5%、4%;而抗体市场几乎被外资全垄断,全球 90%的抗体供给来自欧美地区,国产品牌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产品种类较少且多为中低端产品。 (3)细胞类试剂:2019 年我国细胞类试剂市场规模为 26.79 亿元,占生物试剂市场规模的比重为 19.70%,其主要产品为细胞培养基,进口依赖度较高,但近年来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国产产品占比从 2016 年的 18.6%上升至 2020 年的 22.8%。 3、科研投入高涨为生物试剂行业注入增长动力,工业端产业化生产需求旺盛推动生物试剂行业快速扩容,生物试剂持续高景气,市场规模 2024 有望达 388 亿元。 2 [Table_Page]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生物试剂下游客户主要分为科研客户与工业客户,(1)从科研端来看,我国生命科学研究投入由 2016 年的 496 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 866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 20.41%,远高于全球 6.69%的水平,而生命科学研究投入中约 10%-15%的资金被用于购买生物科研试剂,科研投入高涨传导至上游,为生物试剂行业发展提供强劲增长力。(2)从工业端来看,生物制药和 IVD 市场为两大主要应用市场,两个市场 2020 年的规模分别为 890 亿元和 3870 亿元,2016-2020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19.94%和20.49%,生物制药和 IVD 行业的快速扩容,产业化需求大幅上升,带动生物试剂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生物试剂行业相较海外发达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5 年的 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13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7.1%,我们预计在科研和工业双轮刺激下,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 388 亿元,生物试剂行业保持高景气。 4、国产试剂以“质量+价格+本土供应+特色定制化服务”优势打破外资垄断格局,疫情叠加政策春风有望加速国产替代。 疫情之下,生物试剂卡脖子问题愈发明显,供应链本土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国产试剂在政策春风下,凭借着“质量+价格+本土供应+特色定制化服务”的四大优势,逐步打破外资垄断的市场格局。一方面,国产生物试剂企业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部分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际水准,定价也远低于国外品牌,具有性价比优势,且国产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协同开发的服务,能有效提高终端客户的研发效率和成功率,加强客户粘性。另一方面,国家近年来多项政策加码,强调生命科学研究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意义,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出于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生物试剂行业的国产代替进口有望持续深化。 投资建议:生物试剂行业处于生命科学研究的上游,是一条高毛利、高壁垒、高附加值、高景气度的赛道,随着我国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及进口替代的持续推进,生物试剂行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我们给予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国产分子类试剂龙头“诺唯赞(688105)”,重组蛋白龙头“义翘神州(301047)”和“百普赛斯(301080)”,体外诊断核心原料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菲鹏生物”。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核心技术失密;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qRsPpPzRpRtRnPmMrNpRqN8ObPaQpNoOtRpNjMmMpMlOpPvN8OqRsMuOqQoPNZqQsR 3 [Table_Page] 医药生物-行业专题报告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目录 1 生物试剂行业:生命科学研究“卖水人”,长坡厚雪优质赛道 ............................................... 6 1.1 生物试剂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消耗品,行业护城河坚固 ............................................................ 6 1.2 生物试剂种
[方正证券]:生物试剂行业专题报告:生物试剂长坡厚雪,国产替代方兴日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87M,页数37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