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1 [Table_Title] “稳增长”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 [Table_Title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Table_Summary] 事件概述 2021 年 12 月 8 日至 10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投资观点 未来一段时间主要在“稳增长”,财政方面,做到积极、前置、有效;货币信用方面,宽裕流动性实现稳信用,且适度宽信用。在稳增长基础上,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培育长期增长潜力。 ► 经济增长短期存在压力,长期韧性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从短期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从长期看,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中明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稳增长成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会议内容中多次提到“六稳”、“六保”,其中特别强调对于就业、民生以及市场主体的保障。 ► 明年宏观政策“前置”得到确认 宏观政策方面,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此外,特别提出明年“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明年宏观政策“前置”得到确认。 财政政策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后续月份基建投资增速将企稳回升。此外,关于地方债务风险方面,会议中明确强调了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基建投资资金中来源于显性渠道的比例将继续提高。 货币政策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方面将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 产业政策继续优化经济结构 结构政策与产业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产业方面,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具体地,会议中提到高效物流网络的建设以及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房地产方面,会议中再次提出“房住不炒”,并提到加快长租房和保障房的建设。 ► 正确处理“双碳”与“保供”的关系 在年中政治局会议对运动式减碳的纠正之后,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对于“双碳”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提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考虑到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能耗“双控”不应影响短期内煤炭等能源的正常供应。会议也提出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会议也多次强调保供政策的深入落实:对于农业品和上游工业品等初级产品,要坚持节约并增强生产保障能力;能源供应方面,提出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报告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Table_Date] 2021 年 12 月 10 日 198979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表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分要点对照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提要 2021 年 2020 年 经济形势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办好自己的事,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 政策基调 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 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 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防风险 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 要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经济社会风险。 产业政策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设现代物流体系。要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统筹好产业布局,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 房地产市场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土地供应要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要发挥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整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对租金水平进行合理调控。 资料来源:新华网,华西证券研究所整理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或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 [Table_Author] 宏观首席分析师:孙 付 宏观助理分析师:李紫洋
[华西证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的基础上追求“高质量”,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68M,页数4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