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疗美容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需求驱动医美服务终端快速扩容,大型品牌连锁终端有望迎来集中度提升实现无边界扩张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Table_Title] 需求驱动医美服务终端快速扩容,大型品牌连锁终端有望迎来集中度提升实现无边界扩张 [Table_Title2] 华西医药-医疗美容服务行业 [Table_Summary] ► 需要拉动的具备上瘾性的医美市场受益于庞大人口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国医美服务市场规模保持较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3 年内保持超过 20%的复合增长:中国医美市场 2012 年仅为 298 亿元,到了 2019 年为 1769 亿元,2012~2019 年 CAGR 为28.97%,而 2023 年预计为 3115 亿元,2019~2023 年 CAGR 为20.76%。中国非外科手术医美市场增速更快,占比持续提高,占比以每年增加 0.7%持续提升。 中国 20~54 岁的女性人口保持稳定,2018 年中国 20 岁至54 岁的女性人数为 3.70 亿人。医美消费者主要分布在 18~40岁的女性,2017 年我国 18~40 岁的女性医美用户渗透率仅为7.4%,远低于韩国的 42%;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美容项目渗透率仍然很低,2018 年每千人中接受医疗美容诊疗的人数仅为 14.5 人,而美国则为 52.3 人,韩国为 89.3 人。 ► 医美终端机构服务产业集中度低,大型医美机构市占率仅约 10%,经济发展有望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9 年国内有超过 1.2 万家医疗美容整形机构,以中小型医美机构为主、占比超过 70%,而大型医美机构市占率在 10%左右。大型的机构如美莱、艺星、伊美尔、华韩整形、苏宁环球等,通常大型医美机构有超过 10 位全职主诊医生,面积3000 平方以上;国内有超过 8000 多家小微型机构,一般主诊医生一位再配合 2~3 位助手。 选取三个代表地区做对比看产业趋势:收入口径维度看CR5,浙江省是 17.5%,杭州为 30%,上海市为 38%,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线性外推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医美运营机构成本拆分:职工薪酬、耗材费用和营销费用合计占比约 70%,毛利率 50~60%,净利率5~10%。 我们通过德勤咨询和代表性医美服务上市公司(华韩整形和瑞丽医美)作为典型案例,对医美机构运营成本进行拆分,结论主要是:(1)头部医美机构职工薪酬 32%、耗材费用 24%和营销费用 15%,合计占比约 70%;(2)头部医美机构净利率为 7%;(3)样本医美机构毛利率 50~60%,净利率 5~10%。新氧、小红书等新传播平台,获客成本更低、投产比更高,实际上有利于推动医美机构盈利水平的提升。 ► 医美上市公司梳理 华韩整形(430335):立足江苏,学术背靠南京医科大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Table_IndustryRank] 行业评级: 推荐 [Table_Pic] 行业走势图 [Table_Author] 分析师:崔文亮 邮箱:cuiwl@hx168.com.cn SAC NO:S1120519110002 联系电话: 联系人:谭国超 邮箱:tangc@hx168.com.cn SAC NO: 联系电话: 相关研究 1,医美系列报告之二爱美客深度报告:医美龙头,洞察消费趋势,引领医美发展潮流 2020.11.27 2, 医美系列报告之一昊海生科深度报告:大眼科与医美双引擎驱动医疗器械平台型公司持续增长 2020.08.31 -17%12%40%69%98%127%2020/022020/052020/082020/112021/02医疗服务Ⅱ沪深300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 [Table_Date] 2021 年 02 月 20 日 12761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学,形成品牌和旗舰中心的医美服务龙头。共运营 8 家整形美容机构,2020 年公司收入 8.88 亿元,同比增长 10.43%,归母净利润为 1.08 亿元,同比增长 47%;2011~2020 年,收入 CAGR为 23.4%,归母净利润的 CAGR 为 37.8%。 瑞丽医美(2135.HK):浙江省的领先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共营运四家医疗美容机构。公司 2019 年收入 1.91 亿元,净利润 990 万元,其中旗舰医院杭州瑞丽医美医院收入 0.94亿元,占比 51%。2020 年疫情影响较大,2020 年半年收入5876 万元,同比下滑 36%,而净利润亏损 1200 万元。 朗姿股份(002612):并购切入医美服务赛道,在西部地区形成“1+N”产业布局。截至 2020H 末,公司已拥有 15 家医疗美容机构,主要分布在成都、西安、重庆、深圳、长沙等地区,旗下主要运营“米兰柏羽”、“晶肤医美”和“高一生”三大国内医美品牌。2020H,朗姿医美实现营业收入 3.55 亿元,同比增长 28.20%;归母净利润 2115.57 万元,同比增长31.22%。医美业务收入主要是米兰柏羽为主,占比 67.21%,而晶肤医美占比 17.60%,而高一生占比 15.19%。朗姿 2016 年切入医美赛道,2017 年医美业务收入占比仅为 10.90%,2020 年半年报显示医美业务占比为 28.80%,占比大幅提升。 ► 医美服务机构估值 医美行业从产业链看,可以分成产品端(A 端)、医疗服务端(B 端)和求美者(C 端),产品端由于其极高的进入壁垒(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三类证难度大),其净利润率和 ROE 最高,爱美客 2019 年和 2020 年的净利润率分别高达53.43%和 61.10%,2019 年的 ROE 高达 46.37%,一旦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上市,将爆发式增长,从而享受极高估值水平。 医疗服务端(B 端)本质上属于医疗服务,进入门槛不算高,但要经营得好并不容易,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行业迎来洗牌,不合规、不合法的小机构逐步被淘汰,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端最大的吸引力是无边界扩张的潜力,因为我国医美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极大,行业保持 20%以上增长,“行业快速扩容+集中度提升”双重逻辑将有望打造出医美医疗服务端的旗舰航母。随着新氧、更美等医美平台使用率的提升,医美机构的获客成本有望持续下降,未来净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假设未来行业龙头之一的医美医疗机构实现收入 100 亿,净利润率按照15%~20%,对应净利润 15~20 亿元。 作为医疗服务板块,参考的估值为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而华韩整形由于所处的资本市场的业态不同,依然可以列表作为参考。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 2021 年的 wind 一致 PE 估值为154 和 168,而华韩整形 2021 年 PE 为 46X,考虑到华韩整形在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否则估值水平会更高。考虑到产业格局、未来医美的发展前景以及连锁下带来的品牌效应,故,我们认为医美终端连锁机构的 PE 估值至少为 46~168
[华西证券]:医药~医疗美容服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需求驱动医美服务终端快速扩容,大型品牌连锁终端有望迎来集中度提升实现无边界扩张,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6M,页数23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