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系列报告之三:“内循环”下产业升级,制造核心资产崛起

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内循环”下产业升级,制造核心资产崛起 “内循环”系列报告之三|2020.10.29 ▍ 中信证券研究部 ▍ 核心观点 杨灵修 首席海外策略师 S1010515110003 秦培景 首席策略师 S1010512050004 裘翔 策略分析师 S1010518080002 冯冲 策略分析师 S1010520080001 联系人:徐广鸿 在“内循环”系列报告的前两篇中,我们在需求视角下探讨了消费回流、内需扩张带来的投资机遇。内循环在深层意义上强调在动态视角下联动产业发展,从供需两个方面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我们认为,在供给层面上本土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将带动更丰富的产业链优化升级的投资机会,“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将是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直接表现。在市场短期估值分化的背景下,产业升级主线充分考虑估值性价比,我们推荐(1)中国企业已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且目前景气上行的行业,具体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家电、工程机械、板块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2)新技术领域开启新增长周期,主要包括 5G 主设备及电信光模块板块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3)在“十四五”规划产业政策框架内,具备成长性且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包括风电、电力设备板块的龙头。 ▍ 产业链优化升级潜力巨大。中国在过去 40 年间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格局当前暴露出了供应链稳定性弱和产业附加值低两大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从进出口角度看当前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我们认为机电产品、车辆、航空及运输设备,以及高端化工产品等行业将是国内产业强化的重要领域。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会有更多的相关政策出台,为我国战略性产业的优化升级保驾护航,资本市场的主观能动性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施展空间,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将随着未来主板注册制的推出获得更大的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以及民用化的加快也将是产业升级的推动器。 ▍ 长期视角下,“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将是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直接表现。(1)“补短板”首先要解决的是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做到核心技术的安全、自主、可靠;其次在产业链分工层面,循序渐进地逐步完善“国产替代”链条也将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不受制于人的前提下,获取产业链利润分配的有利位置。(2)“锻长板”需要从传统和新技术两个领域巩固已有优势,中国拥有独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国传统制造业将逐步向全球产业链更高端的环节转变;在新技术领域,中国在 5G、新能源等以等方面近年取得的“超越式”发展也有望增强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 短期视角下,在估值分化的环境中挖掘产业链各个层面的投资机遇。内循环背景下的产业链优化升级结合“十四五”规划的产业支持政策带来的投资机遇在过去几个月间已陆续反映在相关公司的市场表现中,众多高估值板块已经 price in 了市场对产业政策落地实施的预期。在当前估值相对合理的板块中,我们认为家电、工程机械、消费电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短期景气度具备支撑,龙头公司估值相对合理;新技术领域的 5G 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开启新周期;同时在“十四五”具体的产业规划预期中,风电和电力设备龙头企业当前估值仍具提升空间。 ▍ 配置建议:当前市场整体上仍处于估值高度分化的状态,对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的投资而言,充分考虑当前时点的估值性价比将有助于投资者判断短期投资方向。在产业链“锻长补短”的长期框架下,结合板块与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我们整理了产业链优化升级背景下的短期仍具备较高投资价值的主线:(1)中国企业已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且目前景气上行的行业,具体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家电、工程机械、板块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2)新技术领域开启新增长周期,主要包括 5G 主设备及电信光模块板块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3)在“十四五”规划产业政策框架内,具备成长性且估值相对合理的标的,包括风电、电力设备板块的龙头。 ▍ 风险因素:“十四五”产业规划目标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运行偏弱;央行货币政策收紧。 “内循环”系列报告之三|2020.10.2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目录 内循环背景下产业升级潜力巨大 ....................................................................................... 1 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 ........................................ 1 从进出口角度看我们在有些领域仍有欠缺 ......................................................................... 2 预计“十四五”规划聚焦产业升级,战略性新产业重要性进一步提升 ............................. 3 “锻长补短”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长期逻辑 .......................................................................... 4 补短板:从“国产替代”到“产业安全” ......................................................................... 4 锻长板:从传统和新技术两个领域巩固优势 ..................................................................... 7 短期估值分化下,在产业链各层面挖掘投资机会 .............................................................. 8 在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中挖掘具备短期景气支撑且估值合理的标的 ............................. 9 新技术领域开启新增长周期............................................................................................. 13 “十四五”规划产业政策预期仍有空间 .......................................................................... 13 配置建议 ......................................................................................................................... 14 风险因素 ......................................................................................................................... 15 qRtQrPzQ

立即下载
综合
2020-11-04
中信证券
20页
1.41M
收藏
分享

[中信证券]:“内循环”系列报告之三:“内循环”下产业升级,制造核心资产崛起,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1M,页数20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0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在“双十一”中脱颖而出的品牌,其销售额将全年保持强劲增速.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预计今年中国一线至五线城市消费者的“双十一”消费支出将有所增加-调查显示,一线和二线城市高端化趋势依旧.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今年“双十一”,相比线下消费,消费者更愿意进行线上消费-线上渠道.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本土品牌、知名品牌和大众品牌有望成为今年“双十一”的赢家.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中国的“双十一”是全球规模最大且快速增长的零售盛会-重大促销活动当天GMV.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预计今年中国一线至五线城市消费者的“双十一”消费支出将有所增加-同时,三线、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消费者同样表示会增加消费支出.png
综合
2020-11-03
来源: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