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生态内循环,美、德、中比较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研究/深度研究 2020年10月14日 张馨元 SAC No. S0570517080005 研究员 SFC No. BPW712 021-28972069 zhangxinyuan@htsc.com 钱海 SAC No. S0570518060002 研究员 021-28972096 qianhai@htsc.com 1《策略: 供需内循环:渗透率与自主率全景手册》2020.09 2《策略: 预期调升:业绩预告高效选股策略》2020.07 3《策略: 5G 应用第一站,RCS 或迎来拐点》2020.07 技术生态内循环:美、德、中比较 十四五·双循环系列之二 工业互联网构建或是我国实现双循环的核心路径 我们认为,站在消费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工业互联网构建,是中国实现双循环的核心路径。当前全球信息技术生态依然是美国公司为主导、不少制造业领域依然是德日公司领军,而中国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相对平衡。在中美争端加剧的逆全球化趋势下,我们认为中国信息技术生态的重构及其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双循环的关键。借鉴美国 1990s NII 计划、德国 2010s 工业 4.0 战略的经验,未来中国有望实现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核心软硬件、设备及零部件的自主创新是长期较确定的产业趋势。 美国:NII 战略实现了“内部生态”向“全球生态”的奠基 美苏冷战和美日贸易摩擦结束后,1990s 初期美国政府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通过三层架构(通信网络+信息设备+软件应用)组建生态,叠加 90年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革命的兴起,美国的科技龙头从本土开始不断扩张、逐渐发展壮大并向全球渗透,此举彻底奠定了美国的全球信息技术霸主地位。在此背景下,美国完全主导了上一轮的互联网大科技周期,并培育了一批当前千亿美元市值级别的“基石”公司,且这些公司大多位于价值链顶端,享受较高的利润率。但长期来看,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也使得全球化条件下美国传统中低端制造环节的空心化。 德国:工业 4.0 是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局部生态构建 2010s 德国开始推出工业 4.0 战略,旨在实现传统制造全面升级,进阶智能制造。但德国的工业 4.0 可能只是局部生态的打造,一方面,德国虽然是老牌制造业强国,但除了英飞凌和 SAP 以外,德国本土的信息技术公司乏善可陈,尤其基站、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环节相对薄弱,最终导致后期德国工业 4.0 的先发优势不断削弱。我们认为其核心原因在于:1)德国工业 4.0 由制造巨头切入(并非纯粹 ICT 公司),底层标准较难统一;2)欧洲各国相对割裂,用户基数原因导致本土 ICT 公司难以成长为巨头;3)ICT 基础设施是科技周期迭代初期的关键,而德国同样不具备优势。 中国:新基建为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提供基础设施 新冠疫情以来,我国适时再次明确新基建战略举措,重点在于构建信息技术的底层基础设施,促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认为这是实现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环节。我国具备建设完整信息生态建立的三要素条件:完备的产业链覆盖、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广阔的市场容量,与此同时我国具备四大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初具规模的消费互联网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培育 ICT 巨头公司的制度环境和用户土壤、工程师红利带来的人才基础等。因此,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在半导体、软件、应用等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潜力。 投资逻辑:制造业的升级与软硬件自主创新是较确定产业趋势 当前逆全球化趋势背景下,随着中美科技争端加剧,我们认为,最悲观的假设条件下,中美信息技术即使完全脱钩,我国依然具备重构生态的条件和能力。当前 5G 技术周期已经开启,而我国传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相对均衡,我们认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有望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我国的重要优势,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有望迎来两方面较为确定的产业趋势:一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生态重构带来的核心软硬件自主创新机会;二是随着技术周期的推进,数据成为重要成产要素从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 风险提示:国内逆周期或扩内需政策力度不达预期;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超预期风险;中美争端短期加剧,导致技术替代缓冲窗口期缩短;相关领域公司由于早期研发投入大,盈利不达预期风险。 相关研究 策略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10 月 14 日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正文目录 引言:“信息技术+制造业=工业互联网”是内循环的核心 .................................................... 5 美国:NII 战略是“内部生态”向“全球生态”的奠基 ..................................................... 7 外部竞争压力下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 ...................................................... 7 NII 计划搭建的生态:通信网+信息设备+软件应用 .................................................... 8 主导企业:信息技术“基石”公司筑起“大生态”的底层支柱 ........................................ 9 生态的力量:微软与英特尔“Wintel”联盟 ............................................................... 10 优势:NII 计划彻底奠定美国信息技术的全球领导地位 ........................................... 11 劣势:全球化红利下美国中低端制造的空心化 ........................................................ 13 德国:工业 4.0 是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生态打造 .............................................. 15 产业链外部竞争压力下德国工业 4.0 战略提出 ........................................................ 15 工业 4.0 的生态架构:CPS+集成网络+智能工厂 .................................................... 16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工业 4.0 的基石与核心 ....................................... 16 集成网络:实现硬件统一和协调的关键 ........................................................... 17 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Smart X)的实现 ..............
[华泰证券]:技术生态内循环,美、德、中比较,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2M,页数40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