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聚焦:情绪的低点,慢涨的起点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情绪的低点,慢涨的起点 A 股策略聚焦|2020.9.27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 秦培景 首席策略分析师 S1010512050004 裘翔 策略分析师 S1010518080002 吕品 策略分析师 S1010518120002 杨灵修 海外首席策略师 S1010515110003 杨帆 首席政策分析师 S1010515100001 外围扰动因素的风险释放已比较充分;流动性预期在短期紊乱后,将重新凝聚宽松共识;四季度的多重利好将逐步落定,市场将进入业绩改善和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9 月下旬是市场情绪的低点,也是四季度行情的起点。首先,外围风险短期释放已比较充分。欧洲疫情只是局部和季节性反复,二次爆发可能性低;短期的美元走强缺乏中长期的基础。美股的结构性风险释放接近尾声,对 A 股情绪扰动趋弱;预计美国总统竞选第一轮辩论的焦点集中于内部议题,中美分歧的高峰已过,并将迎来缓和期。其次,流动性的预期将从短期紊乱走向宽松共识。潜在大规模IPO 的资金分流对全市场影响有限,新发基金配合可提前熨平波动;地产融资风险担忧的背后,体现的是信用更注重定向引导,并非总量收紧;监管持续降温游资炒作下,各类资金对绩优价值板块的共识将重新凝聚。最后,四季度 A 股的多重利好将逐步落定。疫苗最快有望在四季度面世,增强市场对于全球经济中长期修复的信心;三、四季度的国内经济数据和 A股业绩则有望持续超预期;科创 50ETF、创新未来基金申购火爆的背后,待入场资金规模依然庞大;QFII 和 RQFII 新规落地,外资配置 A 股的灵活性和积极性都将增强。配置上,建议强化对顺周期和高弹性品种的配置,继续聚焦 3 条主线:受益于弱美元、商品/能源涨价和全球经济预期修复的周期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和消费回暖的可选消费品种;绝对估值低且已经相对充分消化利空因素的金融板块。另外,可以开始配置调整已基本到位的科技龙头。同时,布局可能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主线。 ▍外围扰动因素的风险释放已比较充分。 1)欧洲疫情只是局部和季节性反复,二次爆发可能性低,对市场影响有限。近期欧洲疫情的反复集中在法国、西班牙和英国,有明显的季节性。当前社会对病毒已有充分认知,防控治疗方案也已成熟;欧洲累计死亡率已从 3 月的10%降至 4.5%,增量病例预期死亡率持续下行;且有效疫苗渐行渐近,预计欧洲疫情二次爆发可能性小,不会重现 3、4 月的大规模社交隔离。 2)美元缺乏中长期走强的基础。疫情反复诱发的避险情绪短期推升了美元指数,但美元依然缺乏中期走强的基础,一方面是欧美疫情二次爆发的可能性低,预计不会导致全球资金中期大规模避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美联储本轮宽松的持续期被不断拉长:在政策“换锚”的平均通胀跟踪制下,预计美国实现“充分就业”以及核心通胀增速接触 2.5%之前,货币政策都不会转向;这意味着至少在 2023 年之前美联储都不会考虑缩表或加息。 3)美股的结构性风险释放已接近尾声。本轮投机交易诱发的科技股调整已经比较充分。今年以来 FAANMG 总市值累计涨幅已从前期高点 62.7%回落至41.2%,其中 EPS 预期上修与估值抬升的贡献都在 20%左右。亚马逊、奈飞、微软未来 12 个月 EPS 一致预期今年以来累计上调 51%、48%、17%。考虑今年以来货币的大幅宽松,科技龙头的估值大都已比较合理。美股波动对 A 股的扰动预计也已接近尾声。 4)预计美国总统竞选第一轮辩论的焦点集中于内部议题,中美分歧进入缓和期。调查显示,中国相关议题在当前美国选民中的关注排序非常靠后;特朗普很难通过外部“加分项”进一步缩小与拜登的落后差距:预计 9 月 29 日的总统候选人第一轮辩论将围绕美国国内问题展开。贸易有共识,金融难冲突,而科技领域的靴子已基本落地:中美分歧将步入数月的缓和期。 ▍流动性预期在短期紊乱后,将重新凝聚宽松共识。 1)潜在大规模 IPO 的资金分流对全市场影响有限,新发基金配合可提前熨平波动。市场担忧后续大规模 IPO 分流资金,但从 5 支创新未来基金的火爆申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李世豪 策略分析师 S1010520070004 联系人:徐广鸿 联系人:杨家骥 联系人:李煦锟 购看,投资者参与情绪依然高涨;此外,标的本身的质量要比融资规模更重要。实际上,7 月、8 月、9 月 A 股 IPO 与增发募资规模已达 1678 亿、1684 亿、962 亿,预计 600 亿左右的总发行规模对资金分流相对有限。 2)地产融资事件频发,体现的是信用更注重定向引导,并非总量收紧。针对房地产的信贷政策不断收紧,引发了市场对部分大企业关联风险的担忧。从 7月开始资本市场就在逐步消化监管对地产融资的收紧,关注度较高的地产公司资金链问题,更多体现的是信用政策的定向性不断强化,信用宽松的量价环境并无变化。 3)监管持续降温游资炒作,各类资金对绩优价值板块的共识将重新凝聚。交易所对低价股炒作等异常交易关注提升,游资的交易贡献逐步下滑,龙虎榜席位买入金额从 8 月的 100 亿/日下降到 50 亿/日左右。这有利于重新凝聚各类资金在绩优价值板块的共识。 ▍四季度多重利好将逐步落定,市场将进入业绩改善和增量资金驱动的模式。 1)疫苗最快有望在四季度面世,增强市场对于经济中长期修复的信心。目前全球 194 个正在研发的 COVID-19 疫苗有 9 支已进入三期临床,预计疫苗最快有望在 4 季度面世,进一步明确市场对全球经济中长期修复的预期。 2)三、四季度的国内经济数据和 A 股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8 月第二产业对经济的拉动 2.5pcts,超过疫情前水平,第三产业后续仍有修复空间。经济依旧处于恢复途中,总量的信用政策短期没有收紧的必要和动机。基本面逐月逐季修复的趋势不变,预期还会被数据不断强化。三季报超预期的品种也会逐步落地,预计包括受益于需求回补的白酒、免税、酒店;零售端明显复苏的乘用车、新能源汽车;进入抢装高峰期风电;受益于涨价和需求旺季的资源品等。此外,消费电子龙头业绩预计将维持高增长。 3)科创 50ETF、创新未来基金申购火爆;待入场资金规模依然庞大。近期有 4支科创板 ETF50 发行,认购总规模在 1000 亿元左右,有效现金认购比例低。专门针对科创 IPO 公司战略配售的 5 只创新未来基金销售情况也较为火爆,可见投资者对高质量、科技风格基金产品热情仍在,场外潜在资金规模依然庞大。 4)QFII 和 RQFII 新规落地,外资配置 A 股的灵活性和积极性都将增强。不断加速的金融开放将中国与全球宽裕的流动性和信用环境打通。未来一旦中国国债被正式纳入 FTSE 世界政府债券指数基准指数,预计将带为国债市场带来1568 亿美元增量资金;9 月 25 日发布的 QFII、RQFII 新规放宽了审批,扩大了可投资范围,增加了对冲工具选择。这标志着 QFII 和 RQFII 渠道将逐步进入全业务和全品种时期,外资配置 A 股的灵活性和积极性也会增强。 ▍9 月下旬是市场情绪的低点,预计也是四季度行情的起点。外围扰动因素的风险释放已比较充
[中信证券]:A股策略聚焦:情绪的低点,慢涨的起点,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62M,页数20页,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