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趋势系列研究之人工智能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2020年05月19日 芦哲 执业证书编号:S0570518120004 研究员 luzhe@htsc.com 1《宏观: 经济重压之下如何促消费?》2020.05 2《宏观: 全景解析疫情的行业冲击》2020.04 3《宏观: 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框架与测算》2020.03 全球产业趋势系列研究之人工智能 核心观点 从产业生态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侧重于技术层和应用层,尤其是终端产品落地丰富,技术商业化程度比肩欧美。但基础层短板突出,底层技术和基础理论缺乏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从发展潜力来看,中国在论文产出和影响力、研发投入、资本投入方面优势明显,而在人才储备、高质量专利申请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和短板。其中,创新产出、企业数量和融资领域集中于产业链中下游,上游核心技术仍受制于国外企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任重而道远。 产业布局:基础层弱,应用层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 依据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人工智能划分为基础支持层、中间技术层和下游应用层。基础层而言,受限于创新难度大、技术和资金壁垒高等特点,国内底层技术积累和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领域,欧美日韩基本垄断中高端产品市场,中国尚不具备与传统芯片巨头抗衡的实力。技术层而言,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技术成熟,国内头部企业脱颖而出,竞争优势明显,但算法理论和开发平台的核心技术仍有所欠缺。应用层而言,全球市场格局未定,国内市场空间广阔,终端产品落地应用丰富,技术商业化程度比肩欧美。 智能产业基础:产业化程度仅次美国,但专利质量、人才储备短板突出 产业化程度而言,中国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且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发展潜力较大。创新能力而言,国内专利申请量长期雄踞世界首位,但专利质量参差不齐。2017 年,发明专利仅占 23%,专利废弃比例逾九成,且高质量 PCT 仅为美国的 1/4。人才储备而言,人才供需严重失衡。据 BOSS 直聘,2017 年,人才缺口已超 100 万,尤其是顶尖人才稀缺。目前,国内人才以本土为主,海外回流尚不足一成。 学术生态:科研产出表现强劲,产学融合尚待加强 中国科研产出居世界首位,顶尖高质量论文产出与美国不分伯仲。整体论文影响力未达全球平均水平,但与美欧差距呈逐年收窄趋势。从产学结合的角度,相较美欧,中国科研成果缺乏与市场的系统性融合。科研机构和高校是国内科研成果产出的绝对力量,企业参与度较低,产出成果较多呈现条块化、碎片化现象,或难以实现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环境:资金多而项目缺,融资领域和初创企业分布聚焦产业中下游 研发投入而言,中国研发投入呈一路猛增的强进势头,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且趋势上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资本投入而言,中美是全球人工智能“融资高地”,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从规模上撼动中美两国。中国人工智能融资总额虽涨幅迅猛,但新增企业增势缓慢,“资金多而项目缺”的态势或是行业泡沫即将出现的预警。相比较美国,中国资本投向侧重易落地的终端市场,自动驾驶、计算机学习、语音识别等领域融资额均超过美国。 风险提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 相关研究 宏观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5 月 19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人工智能市场格局 ............................................................................................................. 3 人工智能概览 ............................................................................................................ 3 多角度人工智能产业比较 .......................................................................................... 4 战略部署:大国角逐,布局各有侧重 ................................................................ 5 基础层面:技术薄弱,芯片之路任重道远 ......................................................... 6 技术层面:乘胜追击,国内头部企业各领风骚 .................................................. 9 应用层面:群雄逐鹿,格局未定 ...................................................................... 10 透析人工智能发展潜力 .................................................................................................... 13 从智能产业基础的角度 ............................................................................................ 13 产业化程度:增长强劲,产业规模仅次美国 .................................................... 13 技术创新能力:专利多而不优,海外布局仍有欠缺 ......................................... 13 人才储备:供需失衡,顶尖人才缺口大 ........................................................... 16 从学术生态的角度 ................................................................................................... 17 技术创新能力:科研产出表现强劲,产学融合尚待加强 ................................. 17 从创新环境的角度 ................................................................................................... 19 研发投入:中美研发投入差距收窄 .................................................................. 19 资本投入:资金多而项目缺,资本投向侧重终端市场 ..................................... 20 基于信息熵的 TOPS

立即下载
信息科技
2020-05-20
华泰证券
25页
1.28M
收藏
分享

[华泰证券]:全球产业趋势系列研究之人工智能,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28M,页数25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25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华为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相关合作方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华为汽车产业链合作企业总结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华为智能电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端相关合作方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华为智能网联方案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华为智能驾驶三大维度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华为智能汽车业务覆盖五大领域
信息科技
2020-05-18
来源:华为汽车系列之三:华为携手18家车企共建“5G汽车生态圈”,看好华为汽车产业链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