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专题报告:3~4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
研究源于数据 1 研究创造价值 [Table_Summary] 3-4 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 -信用债专题报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债券研究 债券专题 2020.02.26 [TABLE_ANALYSISINFO] 分析师:齐 晟 执业证书编号: S1220520010001 E-mail: qisheng@foundersc.com [Table_Author] 请务必阅读最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摘要 1、20 年信用债总到期量下降,但 3-4 月压力突出。20 年总到期量达到 6.39 万亿,与 19 年的总到期量 6.98 万亿相比,下降了0.59 万亿,总到期压力不大。但是分月度看,20 年的到期压力分布更加不均,尤其集中于 3、4 月份,这两个月份的到期量几乎超过 19 年所有单月到期量的最高值。当债券到期压力大且发行无法匹配时,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更高。分月度数据看,19 年债券违约规模的峰值出现在 3、7、9 月,这同时也是债券到期与分析不匹配的几个月份。今年集中到期的 3-4 月也成为判断今年信用风险趋势的关键时期。 2、疫情防控债影响发行结构,发行与到期存结构差。从近期的融资总量来看,信用债净融资趋势向好。由于每年的 3-4 月都是信用债的到期高峰,19 年开始出现企业提前发行债券平滑到期的趋势,进入 20 年亦是如此。不过信用债的发行与到期结构尚不能匹配。民企债、AA 低等级主体债、城投债以及部分行业和地区仍然存在一定的到期量缺口。这与近期信用债一级发行受政策指引影响大,疫情防控债对一级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关系密切。此外疫情防控债与普通债券相比,更吸引投资者,对近期的一级供给导向作用依然突出,结构错位还将继续,到期压力最大的是 2724 亿的 AA 级及以下主体债或非国企债(不考虑回售)。 3、短期尾部到期压力小,长期仍待观察。短期看,信用债可以通过投资者不回售、发行人决定延期、双方协商展期等方式获得流动性支持,避免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3-4 月有 1.58 万亿到期与回售量,但真实到期压力较大的规模为 2047 亿,发行缺口可控,大规模爆发信用风险的可能性小,信用利差在此期间出现大幅度利差上行的可能性低。不过长期来看,展期、延期等只是权宜之计,大部分 3-4 月的到期压力只能延后 1 年,信用债到期压力的缓释仍然需要疫情尽快结束,企业经营环境改善的支持,如若疫情影响时间过长,信用风险只会延期不会消失。 风险提示事件:监管环境超预期,政策超预期变动,信用债回售率超预期 专题研究-3-4 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 研究源于数据 2 研究创造价值 1 3-4 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 1 月下旬以来,在疫情迅速蔓延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企业复工复产延期,大量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恢复受限,同时 20 年信用债的到期量集中在 3-4 月,市场对到期压力担忧加大。不过为了减轻到期压力, 2 月 1 日,央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随后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所、发改委都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推出疫情防控债,以期帮助企业平稳度过融资压力。同时发行人与投资者也共同磋商协调,开始达成展期兑付协议。集中到期潮下,这些政策的对冲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否能使到期压力得到化解,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下文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1.1 20 年信用债总到期量下降,但 3-4 月压力突出 20 年不考虑回售,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到期量为 5.80 万亿,另外有 1.60 万亿的债券于 20 年进入回售期,若按照 19 年的回售率 36.63%计算,20 年将有 0.59 万亿债券进入回售,总到期量达到 6.39 万亿,与 19 年的总到期量 6.98 万亿相比,下降了 0.59 万亿,总到期压力不大。但是分月度来看,20 年的到期压力分布更加不均,虽然除 3、4、8 月的到期量偏高外,其他月份的到期量均不足 4000 亿,但尤其集中于 3、4 月份,这两个月份的到期量几乎超过 19 年所有单月到期量的最高值,1.27 万亿到期,0.31 万亿进入回售期,合计 1.58 万亿。 图表1: 20 年信用债总到期量下降至 6.39 万亿 图表2: 20 年信用债到期集中于 3-4 月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总偿还量(亿元)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年到期量20年回售量19年总到期量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当债券到期压力大且发行无法匹配时,信用违约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更高。19 年信用债到期压力最大的时间段为 3-4、7-10 月,其中 7-10月到期量增大,且发行量无法及时补充,净融资量下降,造成资金缺口。3-4 月信用债的到期压力增大,虽然一级发行量增加,净融资量在 2000 亿以上,但是比对到期与发行的结构看,新发行量中的非国企、AA 及以下债项的占比均低于到期量中的占比,弱资质主体的到期债无法及时续借,造成现金流压力。因而分月度数据看,19 年债券 tOrNpNyQxPaQdN9PnPmMtRrRlOnNmOiNsQwO8OrQpQxNpNtMMYpMuN专题研究-3-4 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 研究源于数据 3 研究创造价值 违约规模的峰值出现在 3、7、9 月,这正是信用债到期量大且一级发行无法匹配的月份。 图表3: 19 信用债违约量与到期量同步变动 图表4: 19 年 3-4 月的发行到期结构不匹配 0501001502002503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 11月 12月债券到期量(亿元)信用债净融资量违约金额(亿元)(右轴) 0%5%10%15%20%25%发行结构到期结构非国企占比AA及以下占比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 今年 3-4 月迎来信用债的集中到期潮,也会为判断今年信用风险趋势的关键时期,信用利差的走向也会在期间出现变化。从上文分析可知在考虑信用债是否能够度过集中到期潮的问题时,除了考虑存量的到期压力外,还需要关注一级市场的动态变化。这一方面需要判断一级发行量是否能够接替,另一方面则判断到期的规模是否还有增减的可能,最终综合二者判断。当前正值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企业复产复工的速度显著低于往年,若没有外力的干预,企业资金回流速度放缓,偿付能力下降,市场投资者的配债需求也会下降,极容易造成融资缺口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不过监
[方正证券]:信用债专题报告:3~4月的集中到期潮如何度过?,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3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