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基础设施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链布局与资金协同研究

专题研究|数字基础设施 1 大公国际: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链布局与资金协同研究 文/工商部 刘佳聪 摘要 数字基础设施不仅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首要基础,更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的物理载体和技术底座。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如火如荼,本文从其概念及涉及领域出发,介绍产业链布局、资金支持特点及局限,并对未来努力方向提出几点启示。 正文 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提到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到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以上充分反映了在“十五五”时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发展模式再度升级、要素供给继续强化,进一步对数字中国系统性赋能。 (一)数字基础设施演进及涉及领域 1.1 概念演进 数字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其概念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政策铺垫期(2018~2020 年): 2018 年前后,面临国内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前期政策刺激亟需消化的宏观背景,叠加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历史交汇期的影响,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标志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从传统的“铁路、公路、基础设施”迈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新时代。之后,为了长期内进一步加快构建数字中国,以及短期内快速对冲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经济下滑风险,新基建被赋予了“促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为避免重复建设,确保战略资源的精准投向,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此次界定标志着其从模糊的市场概念,正式升级为国家战略框架,为后续资本市场投资、技术标准制定及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石。 数字基础设施 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数字基础设施 2 (二)体系构建期(2022~2023 年):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高速发展,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一是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具体表现为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也表现活跃,而中西部虽已建成数据中心,但受制于应用场景有限、市场需求不足以及配套基础设施落后等客观因素,导致部分资源闲置;二是数据中心能源供给与成本结构冲突,具体表现为东部能源供给紧张,大规模建设和发展数据中心的难度和局限性逐渐加大,而西部可再生能源丰富且成本较低。基于此,该时期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批复完成,并将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并列为“两大基础”。 表1 数字基础设施概念演进 时期 文件/会议时间 主要内容 政策铺垫期 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 重点工作任务包括“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 年 4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2020 年 7 月,“数字基础设施”被列入首批大数据新词名录。 被定义为以数据创新为驱动、通信网络为基础,包含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及制度安排的有机整体。 体系构建期 2022 年 2 月,发改委高技术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 表示 8 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完成批复,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 年)》 显示 2022 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 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到 2035 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3 年 12 月,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 到 2025 年底,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东西部算力协同调度机制逐步完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等多元算力加速集聚,国家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 60%以上,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使用率显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面建设期 2024 年 多地加速落地实践,如天津市建成北方首个"通智超"一体化省级算力交易中心,汇聚智能算力 4,000P。 2025 年 1 月,发改委、国家数据局和工信部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提出到 2029 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大公国际整理 (三)全面发展期(2024 年至今):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国算力总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东西部算力协同取得阶段性成效,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人工智能大 专题研究|数字基础设施 3 模型的爆发,算力需求激增,粗放式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能效水平待提升以及商业模式不成熟等多重限制,亟需通过标准化推动数据基础设施发展。《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规划论证进入规模化实施、标准化推进、市场化运营的新阶段。 1.2 涉及领域 数字基础设施涉及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指提供高速泛在连接能力的通信网络设施,包括 5G/6G、千兆光纤、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IPv6 等。2025 年 3 月,工信部印发《2025 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制造业网络化协同标准建设,推进 5G+工业互联网、移动物联网、IPv6/IPv6+、网络管理智能体、面向应用的端到端网络质量评测等标准研制。 二是算力基础设施:指提供多元算力资源供给的设施体系,包括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级算力,以及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边缘计算节点等,支撑数据的高效加工处理。2025 年 8 月,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基础设施主题交流活动”中,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指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形成以释放数据价值为目标,以网络为支撑,以算力为底座,以数据流通利用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今年启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第二批先行先试工作,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三是数据流通利用设施:位于网络支撑和算力底座之上,是实现数据采集、汇聚、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11-28
大公国际
6页
0.81M
收藏
分享

[大公国际]:数字基础设施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链布局与资金协同研究,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81M,页数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三星生物 Biologics 收入及增速(十亿韩元)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Lonza 收入及增速(亿瑞士法郎) 图 34:Lonza CORE EBITDA(亿瑞士法郎)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Medpace 新签订单金额及增速(亿美元) 图 32:Medpace 截至期末在手订单金额(亿美元)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Medpace 收入结构(按治疗领域) 图 30:Medpace 收入结构(按客户类别)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Medpace 收入及增速(亿美元) 图 28:Medpace 净利润、增速及净利率(亿美元)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ICON 新签订单金额及增速(亿美元) 图 26:ICON 在手订单金额及增速(亿美元)
综合
2025-11-2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创新链系列:海外CXO 2025Q3跟踪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