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行业2025年中期信用观察
新世纪评级 中国民航行业 2025 年中期信用观察 1 中国民航行业 2025 年中期信用观察 工商企业评级部 张佳 摘要: 本报告将中国民航行业分为民航运输和民航机场两个子行业进行分析。 我国民航运输行业短期内市场供需保持增长态势,增速愈加注重内生优化,行业竞争焦点从“开辟航线”转向提升网络密度与运营效率,其中国际市场和货运成为重要增长点。尽管面临供应链交付延迟、航油价格和汇率波动、高负债等挑战,但在政策引导、需求增长和成本控制等多因素驱动下,行业盈利恢复预期较强,2025 年度利润积累或将从油价下行和“反内卷”公约中获益。财务端,航空公司机队建设将带来较大规模资本性支出,将加深对债务的依赖度,财务杠杆维持偏高水平。基于国内航空运输市场保障运行和国际运输市场增长潜力,较稳定的客货运需求、主业较强的现金流,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的流动性补充等,仍可有效支撑我国民航运输行业信用质量保持稳定。 我国民航机场行业发展基础稳固,整体趋势向好。基建投资高速推进并持续完善世界级机场群与多层次枢纽体系,明确的政府资金支持和可利用的杠杆融资空间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需求端已步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且大量中小机场仍需依赖补贴,但头部枢纽复苏动能强劲,带动整体经营现金流改善。尽管行业短期内面临产能富余、区域竞争及新增折旧拖累盈利等挑战,但较稳定的客运需求、主业较强的现金流以及较强的外部支持等,仍可有效支撑我国民航机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信用质量将保持稳定。 长期看,在经历深度调整后,我国民航行业盈利和增长模式已发生转变,未来竞争将围绕航线网络效率、机队结构优化、成本精细控制和国际/货运战略展开;政策层面着力构建“统一大市场”,整治无序竞争,并推进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建设,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市场基础。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高债务负担与汇兑风险(民航运输)、供需配置(民航机场),以及如何在国际枢纽竞争中脱颖而出,仍是全行业发展和信用质量判断的长期命题。 新世纪评级 中国民航行业 2025 年中期信用观察 2 一、 中国民航行业 2025 年中期运行情况 1.民航运输 我国民航运输供给端呈现“总量约束下的结构优化”特征,在外部供应链强约束背景下,短期内我国机队建设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供给增长从追求“量”的快速扩张,转向注重结构的内生性优化、航线网络效率驱动型增长。 航空运输供给的核心生产资料受制于高度全球化的长周期供应链,我国机队规模从高速增长的“增量模型”逐步转变为“低速增长的存量优化模型”。纵观我国机队引进历史,2003-2018 年机队建设增速均超 10%,2019 年波音安全事件下 737Max 停飞和暂停交付压制当年运力增速(4.92%),随后因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市场需求不足、飞机制造商生产计划调整、以及国内各航空公司资产负债表现不良,2022-2024 年机队运力增速均在 3%以下,结构上:宽体客机增量交付仅为个位数,且 2024 年出现下滑,存量和增量多为窄体客机。2019 年起,国产机型也进入三大航司的重点机型引入系列,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上市公司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简称“三大航司”)合计机队系列中,空客、波音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机型分别占比 49.3%、46.3%和 4.2%,根据三大航司2025-2027 机队引进淘汰计划,2027 年末,空客、波音和中国商飞机型预计分别占三大航司机队比重约 49.0%、43.8%和 7.1%,商飞机型引进速度有望加快。 图表 1. 我国民航运输机队建设规模与增速(单位:架)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简称“民航局”)数据整理、绘制。 基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简称 IATA)2025 年 6 月信息:当前全球飞机订单积压超过 17,000 架,远高于公共卫生事件前的 10,000-11,000 架,交付时间可能长达 14 年,发动机问题和备件短缺的情况也在加剧,导致部分机型的停场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供应链问题已严重影响航空公司:租赁成本高企,机队平均机龄从2015 年的 13 年延长至 15 年,机队更换率只有 2020 年 5-6%的一半。2025 年全球预计将交付 1,692 架飞机,尽管这是自 201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比一年前的预期低了近 26%。 基于我国三大航司 2025-2027 机队引进淘汰计划,2025-2027 年三年复合增长率近 4.74%,但考虑到上述全球航空制造业面临着供应链扰动,冲击飞机制造商的稳定生产与交付能力,尽管我国航司因市场复苏存在较强的运力补充需求,但新飞机的实际引进速度低于计划,43942.90%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机队规模机队规模增速新世纪评级 中国民航行业 2025 年中期信用观察 3 其中 2025 年上半年度,三大航司机队净增加 42 架次,完成年度计划的 35.90%,短期内我国机队建设仍将维持低速增长态势。 图表 2. 我国三大航司未来机队建设计划(单位:架次) 2024 年末 (南方航空、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 (引/退)净增加 2027 年末预估 2025 年 2026 年 2027 年 三年复合增长率 三大航司合计 2651 117 136 142 3046 年度增速 — 4.41% 4.91% 4.89% 4.74% 其中:空客 1307 54 86 45 1492 年度增速 — 4.13% 6.32% 3.11% 4.51% 波音 1228 17 22 67 1334 年度增速 — 1.38% 1.77% 5.29% 2.80% 中国商飞 111 47 28 30 216 年度增速 — 42.34% 17.72% 16.13% 24.85% 注:新世纪评级根据三大航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数据整理、计算。 在机队总量增速受限的背景下,民航运输行业供给的优化方向进一步聚焦于网络结构与航班频次的调整。以民航局披露的 2024 年冬春航季(已结束)和 2025 年夏秋航季(进行中/即将结束)看,近期换季特征主要以国内航线航班深度提质(夯实核心枢纽网络,加大快线频次;提升支线机场网络通达度)、国际航线航班加速加密恢复。 航空公司的竞争策略从粗放的“航线开辟”转向精细化的“网络密度与质量提升”,其核心目标是最大化单位运力的产出(RPK)和提升全网运营效率,通过优化航线网络结构来挖掘存量市场的增长潜力。同时
中国民航行业2025年中期信用观察,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43M,页数26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