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行业系列报告之一: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产业启航,深冷设备与压缩机缺一不可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5 年 09 月 26 日 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产业启航:深冷设备与压缩机缺一不可 看好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行业系列报告之一 相关研究 - 证券分析师 傅浩玮 A0230522010001 fuhw@swsresearch.com 王璐 A0230516080007 wanglu@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傅浩玮 A0230522010001 fuhw@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傅浩玮 (8621)23297818× fuhw@swsresearch.com 本期投资提示: ⚫ 可控核聚变是未来终极能源,低温技术成为不可或缺环节。可控核聚变是未来理想的终极能源,相较于其他能源,其主要具有安全、原料丰富、产物清洁等优势。目前,全球范围内研发可控核聚变主要以磁约束的方式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搭建托卡马克装置。同时,在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过程中深冷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核聚变反应的效率与稳定性,主要是因为实现核聚变反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足够高的温度;2)一定的密度;3)一定的能力约束时间,而低温技术在高温方面帮助其冷却聚变装置的外部结构,从而减少热损失,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与此同时,低温技术还可以在密度方面通过控制冷却系统来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状态,从而间接影响密度的维持。 ⚫ 中国积极参与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核聚变有望在 2035 年实现商业化,并且全球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提升深冷设备行业的市场空间天花板。ITER 计划是目前我国以平等、全权伙伴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国在 ITER 项目中负责 18 个采购包的实物贡献,约占 9%。根据《2024 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统计,2024 年,45 家公司参与了前期调查,其中 35 家受访回复的企业中,89%的企业看好在 2030 年代末实现并网发电,超过 70%认为 2035 年之前可以实现。同时,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 2024 年世界聚变展望报告》显示,2025 到 2035 年全球将增加 37 座聚变电厂,假设每座聚变电厂平均建设成本约为 55 亿美元,则预计到 2055 年,全球核聚变市场空间约为 2035 亿美元。参考 ITER 装置成本拆分,深冷设备占比 5%,预估 2025 年到 2035年的 10 年市场空间约为 101.75 亿美元,市场空间可观。 ⚫ 深海科技涵盖多个领域,同时,压缩机在深海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在深海应用中是高门槛。深海科技是指用于探索、开发和利用深海资源以及研究深海环境的一系列先进技术和相关学科的总称。同时,深海科技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深海探测技术、深海资源开发技术、深海通信与导航技术及深海工程技术。2025 年 3 月 12 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包括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压缩机以制冷换热为原理,在此基础上压缩机可以做到制冷、动力转换以及空气压缩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海洋船舶工业、深海资源开发运用、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油气开采等领域。同时,压缩机在深海应用中是高门槛,需要公关许多技术难题:1)高压密封与轴承革新;2)气液适应性局限;3)超长距离供电瓶颈;4)巨型模块安装障碍;5)深水可靠性风险;6)技术垄断与产业化滞后。 ⚫ 泛海洋经济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压缩机行业在深海科技中的天花板增厚。“十四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海洋生产总值占 GDP 比值测算出,海洋生产总值将从 2024 年的约 10.54 万亿元持续增长至 2030 年的 14.31 万亿元,复合增长率为 7.86%,显示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深海资源开发与海洋经济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压缩机作为关键基础装备,在深海科技领域的应用正持续扩展。压缩机可主要分为海底压缩机和船舶压缩机两类。经测算,从 2025 年到 2030 年,两类压缩机合计市场规模从194.80 亿元到 401.58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5.57%,整体市场空间广阔。 ⚫ 投资逻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国家从顶层政策设计到地方政策的不断落地将会推动可控核聚变产业与深海科技产业的工程化与商业化进程节奏加快,从而使得国内在这两个产业的招投标加速,因此我们坚定看好深冷设备与压缩机分别在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产业链崛起中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雪人股份与开山股份。 ⚫ 风险提示:1)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商业化进程延迟;2)深海科技产业链可能因政策落地不及时而造成招投标进程缓慢。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行业深度 请务必仔细阅读正文之后的各项信息披露与声明 第2页 共35页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分析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国家从顶层政策设计到地方政策的不断落地将会推动可控核聚变产业与深海科技产业的工程化与商业化进程节奏加快,从而使得国内在这两个产业的招投标加速,因此我们坚定看好深冷设备与压缩机分别在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产业链崛起中的投资机会。我们建议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雪人股份与开山股份。 原因与逻辑 1)可控核聚变方面进入技术突破阶段,并且有望进入工程应用阶段。随着 ITER装置建成和实验运行的日益临近,核聚变能正在从科学研究走向工程应用。国际上多个国家已经实现核聚变能量输出,包括中国、欧洲、美国与韩国,因此,未来更多国家会逐步将可控核聚变从实验室阶段步入工程应用阶段。 2)深海科技将依靠我国强大的泛海洋经济以及政策支持来实现应用端的突围。“十四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截至 2024 年,我国海洋经济产值首次突破 10 万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深海科技对于未来发展泛海洋经济就越为重要,在 2025 年 3 月 12 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包括推动深海科技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上海、广东以及福建等地区发布了在结合自身区位和产业链优势后所推出的发展深海科技政策。在政策的加持下,未来深海科技产业链将首先在应用端实现突破。 3)深冷设备与压缩机在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冷设备与压缩机在工作原理上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并且都可以应用于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中的不同领域。比如,深冷设备在可控核聚变中可以帮助其有效提升核聚变反应的效率与稳定性。而深冷设备于压缩机可以应用在深海科技中的海洋船舶工业、深海资源开发运用、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油气开采等领域。随着可控核聚变进入工程应用化拐点+政策支支的大力发展深海科技,其中关键零部件之一的深冷设备与压缩机的应用量将大幅提升。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1)市场普遍认为可控核聚变作为人类终极能源,其商业化将会很久远。但我
[申万宏源]: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行业系列报告之一: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产业启航,深冷设备与压缩机缺一不可,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4.17M,页数35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