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银行业25年中报综述:银行反内卷,方向与希望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025 年 08 月 30 日 推荐(维持) A 股银行 25 年中报综述 总量研究/银行 截至 8 月 29 日,42 家 A 股银行 25 年半年报披露完毕, 25H1 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03%、1.13%、0.77%,较 25Q1 分别提升 2.75pct、3.28pct、1.97pct,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均有所回升。 ❑ 如果说一季报前后银行关注点是关税冲击,那么当前关注点在反内卷。对于银行业而言,反内卷政策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户所处行业的反内卷可能对未来相关行业信贷需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银行业自身是否会有反内卷政策落地,如何落地,如何影响行业。这两者之间又可能产生共振,例如,若投资需求端反内卷,但信贷债务供给不控制,只会导致银行业内卷更严重。 ❑ 二季度银行业利润好转除了债市压力缓解外,负债端存款利率下行也有贡献,且这一贡献还有一定惯性,给了银行业息差的信心。对银行业而言,存款利率自律下调属于负债端反内卷,这种反内卷对缓和银行息差压力有较大贡献,但如果银行资产端反内卷不同步推进,存款成本压降的红利可能会被信贷端继续内卷吞噬,这可能是未来银行业反内卷方向和希望的关键。落脚到具体银行来看,后工业和城镇化时代,信贷债务存量到期规模攀升是银行业规模净增长压力主要来源,宏观上这一压力的缓解短期靠财政、中期靠通胀、长期靠人口和新技术需求,也就是银行资产宏观扩张压力是无法通过微观竞争来解决,微观银行的规模和座次之争,最终是囚徒困境和负和博弈。可能有人认为,银行内卷能带来实体融资成本下行,产生正社会外部性,但我们观点有所不同。 ❑ 让资金流向需要的经营主体,是服务实体经济,而真正的经营主体更看重银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对利率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反倒是,如果资金利率过低,将资金逼向可要可不要,甚至不需要的经营主体,可能会形成过剩产能和不必要的债务负担,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错配浪费和银行不良坏债增加。而以合适利率发放的经营主体贷款,即使形成坏债,这也是鼓励社会创新创业的必要成本。所以银行业反内卷,可能首先需要政策引导银行业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银行关心信货真正需求主体,关注信贷真正的流向,严防道德风险。值得欣喜的是,从财报来看,更多银行开始强调非信贷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的意义,这与资本市场对银行内生资本增长能力关注不谋而合。 ❑ 如何让更多银行关注真正服务实体和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宏观政策层面制度设计和引导。宏观上经济下行期,通常内生信贷需求弱,但是社融增速要求信贷供给增长,可能会导致微观银行信贷内卷加重。如果要避免这一宏微观悖论,或需要社融中非信贷债务,主要是政府债务也就是财政扩张形成逆周期对冲,一方面提升经济预期带动信贷需求,另一方面降低银行体系社融增速负担。目前我们宏观政策层面已经建立起了社融货币增速与潜在合理名义 GDP 增速目标匹配的机制,未来我们可能要进一步期待社融增速内部结构与名义 GDP 缺口之间建立动态关联,也就是将社融增速目标动态分解到货币、信贷和财政三个系统,形成更加精细的货币财政配合的逆周期和跨周期机制,同时货币政策从同业负债端约束座次追逐型的规模扩张,银行业资产端的反复内卷将能够避免。 ❑ 比较积极的变化是,从央行购买国债、治理手工补息和空转、到专项债支持地方政府化债、再到财政补贴消费和生育,我们逐渐看到了决策部门相关政策的 行业规模 占比% 股票家数(只) 41 0.8 总市值(十亿元) 11057.3 10.8 流通市值(十亿元) 10374.3 11.1 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3.2 12.2 27.3 相对表现 -11.5 -3.4 -9.9 资料来源:公司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政金债融资上量—银行资负跟踪 20250824》2025-08-24 2、《如何理解 A 股农行超额表现?—银行研思录 15》2025-08-20 3、《关于存款和牛市的几点思考—银行研思录 14》2025-08-18 王先爽 S1090524100006 wangxianshuang@cmschina.com.cn 文雪阳 S1090524110001 wenxueyang@cmschina.com.cn -1001020304050Sep/24Dec/24Apr/25Aug/25(%)银行沪深300银行反内卷:方向与希望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 行业深度报告 持续完善,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银行资产端内卷压力逐步下降,增量规模潜力流向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幸福需求的银行,这也是银行业和实体经济同步高质量发展的希望。 ❑ 具体对 25 年半年报业绩驱动、净利息、净手续费、其他非息、资产质量、成本与所得税、资本与分红、股东情况、投资建议等部分的分析见正文。 ❑ 投资策略方面:我们维持前期观点,7 月中到 8 月中,市场交易量放大和指数新高,银行关注度有所收敛。我们预期随着宏观流动性进入顶部区域,市场热门板块高位盘整,银行板块超额收益窗口会再开启。保险非标到期压力尚未结束,银行中期行情没有结束。长期来看,财政支出结构在逐步优化,逐步向补贴三育(生育、教育、养育)等民生领域倾斜,短期利好需求,长期利好供给,有助于畅通经济内循环,利好银行中长期绝对收益。 ❑ 目前银行 PE 约 7 倍,全市场 PE 约 21 倍,银行估值是市场 1/3,但银行作为全社会最优质债权的拥有者,当前 ROE 和长期业绩增速其实高于市场(见报告《不疾而速—银行中期策略》),不低的稳定盈利能力,较低的估值,自然隐含着更好的年化回报。叠加银行作为债权人,相对业绩内嵌逆周期属性,所以长期夏普比率也会更高,会更加适合后基金评价改革时代的配置选择。 ❑ 标的选择上,我们建议坚持长期主义和均衡配置,可以参考我们银行研思录《如何计算银行自由现金流?》《如何评估银行资产质量?》中的逻辑,在国有行、股份行和区域行三个细分板块中,选择自由现金流和超额拨备视角下估值占优的银行,这本身也会实现红利、复苏和成长的均衡配置。 ❑ 风险提示:经济基本面改善偏慢,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存款竞争及定期化加剧等。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3 行业深度报告 正文目录 引言:反内卷的方向与希望 ................................................................................ 7 一、 业绩概况:增速回正,区域韧性................................................................ 9 1、 业绩增速:营收利润增速回正 ..................................................................... 9 2、 驱动拆解:非息贡献提升,拨备贡献略负 ................................................. 12 二、 净利
[招商证券]:A股银行业25年中报综述:银行反内卷,方向与希望,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2.66M,页数73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