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二:稳定币有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看好第三方支付公司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5 年 7 月 25 日 行业研究 稳定币有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看好第三方支付公司 ——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二 计算机行业 稳定币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力。2015 至 2024 年间,在央行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货币互换协议扩容等多维战略推动下,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突破:根据 SWIFT 监测数据,其全球支付份额从 2015 年 12 月约 2%升至 2024 年 12月约 4%,跨境收付规模由 12 万亿元增至 64 万亿元。然而,资本账户管制、离岸应用场景局限及地缘政治壁垒等结构性约束,导致后续增长动能边际趋缓。在此背景下,稳定币凭借其去中心化架构、离岸自由流通特性及技术代偿能力,通过数字人民币(e-CNY)、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简称 mBridge)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建“传统货币与数字货币双轨并行”的国际化战略体系,有望突破现有流动性瓶颈,驱动人民币国际使用活跃度的加速跃升。 2024 年全球跨境支付规模约 200 万亿美元,预计 24-32 年 CAGR 大于 6%,人民币全球支付规模不断提升。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持续稳定扩张,2024 年交易流量总额达 194.6 万亿美元,2019-2024 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9%。据 FXC Intelligence预测,至 2032 年市场规模将达 320 万亿美元,未来 8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维持在6.4%。当前人民币为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及英镑,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尚不匹配。结合跨境清算系统升级、离岸市场扩容及稳定币等创新工具的战略协同,人民币支付份额具备显著的提升潜力。 伴随人民币跨境支付规模提升,第三方支付机构迎来发展机遇。2024 年全球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 39.9 万亿美元,据 FXC Intelligence 预测,2032 该规模将增至 64.5 万亿美元,2024-2032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6.2%。从场景贡献结构看:B2B 支付占据主导地位,贡献 79%份额;电子商务支付占 5%;服务支付占 11%;C2C 支付占 5%。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币跨境清算、多币种结算等业务层级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嵌入支付全链路服务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预计稳定币将驱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全球扩展、以及应用场景多元化,则第三方支付公司营收增长空间可期。 投资建议:稳定币凭借其技术特性和跨境金融创新优势,正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重要工具,并带动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规模增长。建议关注 A 股:新国都、拉卡拉、新大陆;港股:连连数字、移卡。 1)新国都: “支付收单+硬件设备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收单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70%。跨境支付多区域布局,旗下跨境支付品牌 PayKKa 成功推出海外本地收单、B2B 外贸收款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已支持 10+全球主流币种的收款业务以及全球 150+币种的收单业务。 2)拉卡拉:境内外收单流水居行业领先,费率提升弹性大,收单业务收入占比约为 90%。公司已获得香港 MSO 及美国 MSB 牌照,能够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场景化、个性化、一体化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公司持续跟踪稳定币发行机遇。并积极推进赴港上市筹备工作。 3)新大陆:海外业务快速增长,“物联网设备+支付运营+数字人民币+数字身份”等多点开花,2024 年海外营收占比达 35%。2025 年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取得美国 MSB 牌照,助力公司开展跨境支付相关业务。预计公司将推进在其他地区的支付牌照申请和注册。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监管合规风险;技术替代风险。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施鑫展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5060001 021-52523866 shixinzhan@ebscn.com 分析师:白玥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17 021-52523683 baiyue@ebscn.com 分析师:李爱娅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5060002 010-58482067 liaiya@ebscn.com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10%14%38%62%86%07/2410/2401/2504/25计算机行业沪深300 资料来源:Wind 相关研报 意在重构全球支付体系,稳定币或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链上支点————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一(2025-06-27)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计算机行业 1、 稳定币有望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驱动 多维战略推动下, 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突破 依托跨境清算基建升级、离岸市场纵深发展及数字货币技术突破等多维战略协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根据 SWIFT 监测数据,其全球支付份额从 2015 年 12 月的 2.3%升至 2024 年 12 月的 3.8%,全年跨境收付规模由 2015 年的 12 万亿元增至 2024 年的 64 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覆盖范围显著扩展,支撑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跃升;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稳步提升,主权机构配置意愿持续增强;大宗商品计价取得突破性进展,关键资源领域人民币结算体系加速形成;离岸债券市场深度扩容,中长期投融资功能显著完善。这一进程标志着人民币由贸易结算货币向投资储备货币的国际化功能升级,其核心动能源于支付清算、资本开放与数字金融三大战略支柱的高效协同。 稳定币相关创新,有望驱动人民币国际使用活跃度进一步提升 稳定币通过三重结构性创新,突破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体系性瓶颈: 1、技术代偿:绕开美元霸权依赖,重建清算自主权 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稳定币具备重构全球跨境清算体系的潜力,其核心在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一个实时结算、高透明度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消解 SWIFT 的报文中转价值,将其降维为传统银行间的补充协议,而非不可替代的金融枢纽。 2、拓展使用场景:在高通胀经济体提供避险储值工具,在一带多边贸易中实现零摩擦结算,并为中小微企业搭载智能支付协议。 3、离岸流动性创造:隔离资本管制,如以离岸人民币(CNH)为锚定资产的稳定币,可在境外形成闭环资金池,其发行与流通均在境外(如香港),资金不回流内地。 2、 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中,人民币支付占比提升空间广阔 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持续稳定扩张。2024 年交易流量总额达 194.6 万亿美元,2019-2024 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9%。据 FXC Intelligence 预测,至 2032 年全球跨境支付规模将达 320 万亿美元,2024-2032 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6.4%。 图 1:全球跨境支付规模:2024 年约 200 万亿美元,24-32 年 CAGR 大于 6%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FXC Intelligence 预测,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
[光大证券]:计算机行业稳定币专题报告之二:稳定币有望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看好第三方支付公司,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1.54M,页数11页,欢迎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