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行业跟踪点评: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性文件发布,以精准计量驱动制造业创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7月17日优于大市1检测行业跟踪点评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性文件发布,以精准计量驱动制造业创新 行业研究·行业快评 机械设备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证券分析师:吴双0755-81981362wushuang2@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19120001证券分析师:王鼎0755-81981000wangding1@guosen.com.cn执证编码:S0980520110003事项:2025 年 6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旨在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计量能力,夯实计量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保障作用,加快制造业产业基础高级化。这是我国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2025 年 7 月 9 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旨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紧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信机械观点:(1)6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为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面向制造业链条提出量化指标,补短板、建体系、促升级,工信部单独发文,聚焦制造业主战场,明确制造业痛点与技术攻关清单,部署计量服务网络、数字化改造路径,2025年到 2027 年先突破关键器具、标准物质等,打造 10 家高水平计量机构,促进高端计量设备、本地校准服务、数字化计量软件等需求侧发展。(2)7 月 9 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 年)》,制定跨行业行动方案,把计量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基础设施,面向十大前沿产业建立项目库、年度重点项目,把制造业清单中可推广的技术及项目,连同其他产业需求,一并纳入项目库、年度重点、督导考核等机制,滚动推进,示范推广,形成跨行业协同,推进需求侧扩散。投资建议: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将加速计量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需求升级及供给优化。(1)需求侧,十大重点产业的研发、验证、量产环节将新增大量高端校准、系统级验证等需求;(2)供给侧,新质生产力高准入、高资本、高技术门槛,头部企业或显著受益,有望加速提升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建议重点关注【广电计量】【华测检测】等。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公信力受不利事件影响;业务增速不及预期。评论: 2025 年 6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总结:该文件设 2027 年和 2030 年两个验收节点,明确 100 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等量化目标,以构建高效计量供给体系,支撑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国战略,具体涵盖三大方向,(1)强化有效供给,列出 6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在新兴领域创新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等,(2)深化应用赋能,列出 4 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支持计量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3)推动创新升级,提出 4 项举措,主要包括健全先进的计量管理、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等。背景: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计量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工作进展,但同时存在计量有效供给不足、计量应用赋能不充分、计量创新升级较慢等短板弱项,制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 年)》部署,夯实计量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保障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印发《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旨在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推进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证券研究报告2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提出 14 项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制造业计量能力体系,保障产品“测得了”“测得准”“测得全”“测得快”,为加快制造业产业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主要目标:《意见》是制造业计量领域首个政策性文件,坚持创新引领、基础先行、系统推进、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以提升制造业计量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实现精密测量为目标,结合当前产业现状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到 2027 年,制造业计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突破 100 项以上关键计量校准技术,制修订 300 项以上行业计量校准规范,研制 100 台套以上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培育 50 家以上仪器仪表优质企业,推动建设 10 家以上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技术服务网络基本完善,服务能力基本覆盖重要产业领域。到 2030 年,制造业计量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网络更加完善,重要领域计量综合实力大幅增强,有力支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制造业计量有效供给:《意见》提出突破计量关键共性技术、加速高端计量器具研发、加强标准物质开发、完善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培育优质仪器仪表企业、打造计量专业人才队伍等 6 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在新兴领域创新量值溯源和量值传递方法,突破一批关键计量技术,加强与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先进计量技术互鉴互促;研发一批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的计量器具,加强计量器具的中试及应用验证,提高自主计量器具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适用性;加快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建立标准物质质量追溯制度,形成全寿命周期的监管能力;分类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推动计量技术规范与先进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协同发展;推动计量与仪器仪表产业互促共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培养既熟悉产业情况、又掌握较高计量技术水平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完善制造业计量人才的评价、保障和激励机制。深化制造业计量应用赋能:《意见》提出创新计量服务模式、强化计量检定服务、建设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健全先进计量服务体系等 4 项重点任务,主要包括支持计量机构开展“一站式”服务,强化采用校准的方式,保证产品全过程的量值准确;督促制造业领域落实好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依法进行检定;系统布局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加强服务效能评估;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计量校准技术服务机构、专业计量站和校准实验室共同构建高效服务网络,鼓励计量机构“随企出海”和多元化发展。推进制造业计量创新升级:《意见》提出健全先进的计量管理、推动计量高端化发展、促进计量智能化转型、推进计量绿色化升级等 4 项举措,主要包含引导企业将计量管理要求纳入企业管理体系,对计量管理存在短板弱项的企业加强指导并敦促完善;鼓励区域性、中小型计量机构做大做强,加强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计量器具、标准物质等产品高效供给,加快计量技术规范高质量迭代;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制造业计量领域的应用,加大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服务的数智化改造力度,研究建立制造业计量数据库,推进计量资源的网络化连接;全面推广低能耗、低排放的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广泛推行电子证书,研究碳计量技术,探索碳计量体系。 2025 年 7 月 9 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 年)》总结:该方案实

立即下载
综合
2025-07-18
国信证券
吴双,王鼎
6页
0.18M
收藏
分享

[国信证券]:检测行业跟踪点评:制造业计量首个政策性文件发布,以精准计量驱动制造业创新,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0.18M,页数6页,欢迎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本报告共6页,只提供前10页预览,清晰完整版报告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立即下载
水滴研报所有报告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相关图表
不同医药细分板块单季度研发费用趋势(单位:亿元)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和对外 BD 首付款及里程碑统计(单位:亿美元)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2018 年至 2024 年重磅交易数量及金额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A 股医药公司增发规模(单位:亿元) 图 9:H 股医药公司增发规模(单位:亿港币)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医药公司 H 股 IPO 募集资金(单位:亿元) 图 7:医药公司 A 股 IPO 募集资金(单位:亿元)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2019Q1-2025Q2 A 股上市企业数量(单位:家)
综合
2025-07-18
来源:医疗保健行业药品产业链周度系列(八):风起创新链,中国创新药研发景气度渐趋改善
查看原文
回顶部
报告群
公众号
小程序
在线客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