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动态点评:商业航天,星链商业化有哪些启示?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1 证券研究报告 科技 商业航天:星链商业化有哪些启示? 华泰研究 通信 增持 (维持) 通信设备制造 增持 (维持) 王兴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70003 SFC No. BUC499 wangxing@htsc.com +(86) 21 3847 6737 高名垚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3080006 SFC No. BUP971 gaomingyao@htsc.com +(86) 21 2897 2228 王珂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80005 SFC No. BWA966 wangke020520@htsc.com +(86) 755 8249 2388 陈越兮 联系人 SAC No. S0570123070042 chenyuexi@htsc.com +(86) 21 2897 2228 唐攀尧 联系人 SAC No. S0570124040002 tangpanyao@htsc.com +(86) 755 8249 2388 行业走势图 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 2025 年 7 月 14 日│中国内地 动态点评 我们探讨了星链商业化成功的三个核心要素:1)从供给侧看,星链卫星发射和量产能力大幅领先,实现卫星互联网低成本和大规模建设目标;2)从需求侧看,星链消费者/行业/政府领域需求旺盛,全球用户数突破 600 万,主要替代传统 GEO 卫星服务,并开拓地面网络盲区用户,手机直连卫星和新兴国家有望支持远期需求扩张;3)从技术侧看,卫星制造、通信网络、终端集成的全面技术创新打造护城河,卫星 V3 版本单星带宽提升至约1Tbps,多种地面终端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巩固服务水平领先优势。建议关注全球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 供给侧:强大星座基建能力,助力 4.2 万颗规划落地 星链的规模化建设能力是其商业成功的基础。截至 2025 年 7 月 10 日,星链累计发射卫星超 9000 颗,在轨卫星超 7000 颗,形成 340~614km 轨道的全球覆盖网,带宽容量约 350Tbps,我们认为星链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优势体现在两方面:1)发射能力:依托自研火箭高频发射和可回收技术实现低成本快速建网,下一代“星舰”单次运力突破百颗卫星,远期 4.2 万颗卫星组网后有望支撑亿级用户规模;2)制造能力:卫星与用户终端量产能力全球领先,自研核心部件并引入行业领先元器件供应商,保障供应链强劲自主。 需求侧:卫星互联网应用和全球化市场拓展的先驱 星链消费者/行业/政府领域需求旺盛:1)To C:星链的第一大目标市场为农村、海岛等偏远地区固定接入市场,星链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模式,依托低轨网络的技术优势和富有竞争力的服务套餐,实现了市场快速开拓;2)To B:LEO 方案在航空、海事、陆地交通等领域备受欢迎,星链目前已在全球2000 架飞机和 7.5 万艘船只上应用;3)To G:在应急救灾、军事通信等场景,星链已验证其安全通信、ISR(情报、监视、侦察)等战略价值,政府合同持续增长。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星链北美和欧洲以外地区客户占比达41%,在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采取低带宽、低价格的策略获得用户基础。 技术侧分析:卫星侧与终端侧技术快速迭代,服务水平领先 星链的技术护城河源于卫星制造、通信网络、终端集成的全面技术创新:1)卫星技术:采用平板和轻量化设计提升发射效率,高容量卫星、激光星间链路、霍尔电推进等载荷技术领先;2)通信网络:低轨道和路由优化实现20-40ms 超低延迟,申请卫星星座构型专利,提升对地覆盖性能;3)终端突破:相控阵天线成本下降至数百美金,推动用户设备普及。 星链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关注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 我们认为 Starlink 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主要驱动来自于:1)FCC 针对剩余 2.2 万颗卫星审批;2)“星舰”与星链 V3.0 投入运营;3)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政府订单以及新兴国家用户增长。目前,其他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也步入建设或扩容阶段,如 Kuiper、AST Spacemobile、中国星网、千帆星座等,有望引发行业格局的新一轮改变,建议关注全球卫星互联网发展机遇。 风险提示:卫星需求不及预期,新技术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新技术渗透不及预期,技术发展存在非线性,技术商业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假设不足和测算风险。 (13)1152842Jul-24Nov-24Mar-25Jul-25(%)通信通信设备制造沪深300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 2 科技 正文目录 供给侧分析:强大基建能力,助力 4.2 万颗星座规划落地 ........................................................................................... 3 发射能力:现役火箭周转效率持续提升,“星舰”将促成发射拐点 .......................................................................... 5 制造能力:卫星与终端量产全球领先,供应链强劲自主 ....................................................................................... 8 需求侧分析:多元化应用和全球化运营共驱成长 ....................................................................................................... 10 To C 应用:发挥低轨优势,用户数快速增长 ...................................................................................................... 10 To B 应用:耕耘航空、海事、陆地交通行业应用,发展存量手机直连卫星 ....................................................... 11 To G 应用:推出军用星盾,低轨卫星网络赋能特种领域信息化 ......................................................................... 14 全球化运营:从欧美市场起步,向新兴市场进发 ................................................................................................ 15 我们预计 2030 年 Starlink 业务收入可达 275 亿美元,CAGR 为 2
[华泰证券]:科技行业动态点评:商业航天,星链商业化有哪些启示?,点击即可下载。报告格式为PDF,大小3.35M,页数32页,欢迎下载。
